评论:听证代表神秘化意欲何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00:09 红网

  近日,合肥市将举行污水处理费调价听证会。听证代表包括人大代表、专家及8名消费者代表等,这些听证代表究竟都是谁?记者就此多方采访都遭遇了“拒绝透露”。合肥市物价局网站上公告上仅仅只有8个名字,关于消费者代表的具体身份及联系方式没有公布。合肥市物价局国家机关公益事业管理处孙处长告诉记者,在听证会召开之前不便对外公开他们的联系方式。(4月26日《新安晚报》)

  听证代表难道是“神秘代表”?听证代表的具体身份、联系方式需要“保密”?“在听证会召开之前不便对外公开他们的联系方式”?在很多官员、人大代表都竞相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向社会公开的背景下,这些个问号,真是让人一头雾水,又让人惴惴不安。

  建立听证制度,其本意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一个途经。听证代表作为民意的代言人,其先决前提,就是要在会前千方百计、广泛地听取百姓的呼声,汲取百姓的智慧,使自己的发言更全面、更有代表性,更符合实际,使听证会高质量地举行。

  可是,现在林林总总的听证会,听证代表神秘化趋向,大有一会更比一会“保密”的势头,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有人对调价方案有建议和意见,想和听证代表说说,是不是还要先雇个私家侦探去“侦探”一番,才能挂上钩啊?

  举行听证会是一大进步,但如今,听证会成了“涨价会”已屡遭诟责。这其中,原因固然众多,但听证会全程不公开化和透明度不高,无疑是使听证会公信力大减的因素之一。北京市发改委曾组织过一次调整世界遗产景点门票价格听证会,由于指定的消费者代表缺乏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发表的“赞成涨价”意见与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对声背道而驰,遭到了广泛的批评与责难。

  新华社记者曾在一篇述评中指出:“实际操作中,行政听证的组织者,往往与听证申请人关系密切;参加听证会的代表,也往往由组织听证的政府机关来指定,这种做法使一些听证会缺乏真正的民意基础”。而我们更应该高度警惕的是,在为数不少的听证会上,很多指定的听证代表与听证申请人有着明显的“近亲化”趋势,在这种利益关联下,听证代表成了“神秘代表”,很多涨价方案被听证代表“理解”和“支持”,人们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对听证代表的具体身份、联系方式进行“保密”,是不是在人为地给百姓与听证代表的沟通和联系设置障碍?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这样的听证会,还不如不搞!要我说啊,有关部门应该明确规定,听证会听证代表应像领导干部任前公示那样,在确定初步名单后,公诸于众,打破神秘,让人们知道你的身份、联系方式等等,让人们想说说话,也能找得到你啊。如果想找你都找不到,我还奢望你为民众代言吗?!

稿源:红网 作者:吴杭民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