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论:“打的难”声声急 政府呼应意迟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10:12 南方报业网
广州近期风急雨骤,想不到竟推动固有的“打的难”问题“浮出”水面,陡然成长为媒体的重点议程。其实,即便没有风雨“推波助澜”,关系日常生活的出行难问题也始终是民间的焦点话题。水浸街也好,广交会也罢,特殊的气候以及新近的城市事务只不过加重了“打的难”的焦虑感而已。而借助于舆论强大的传播能力,此种焦虑已弥漫成对城市公共管理效率的追问,以及对政府解决公共难题的态度的质询。然而,显见的事实是,无论“打的难”的舆情有多么急切,与之相应的公共行政架构始终沉默。 虽然我们庆幸没有生活在的士费昂贵的深圳,但若说到“打的难”,想必许多生活在广州的人都有着比新闻报道更生动的经历。惮于“打的难”的生活经验,民众已被迫修改出行的时间,被迫调整生活的节奏。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出现了光;但市民不可能说要有出租车,就能随时随地拦到的士。伴随着“打的难”的困境逐渐深重,城市中人们对时间的掌控能力已取决于出租车在街头现身的概率。从某种程度上讲,“打的难”已直接影响到市民对幸福感的自我认定,它甚至完全有资格超越治安困扰,发展成为广州城里的新型难题。 在新一轮的“打的难”热议中,最初的讨论聚焦在民众的切身体会上,于是才有了广州城不如改作“白鹤潭”的笑话,此新闻意在形容众白领翘首以盼出租车、望眼欲穿而不得的街头景观。媒体议程设置自动转向理性探讨之后,经验之谈让位于对“打的难”成因的分析。有必要说明的是,除了兀自坚持“七成实载率才能增加的士”的国际惯例外,广州市有关职能部门全程置身于民意之外。至少到目前为止,“打的难”的城市公共话题依旧是在媒体和坊间流传,看不到政府部门意欲将其纳入议程的任何举动。 没人能否认,舆情在追究广州“打的难”的缘由方面几乎抵近了问题的本源。在民间智慧的分析下,羊城出租车市场的积弊被一一揭开:比如它对报废车程序相对冗长的设置,再比如城里几乎看不到根除希望的拥堵痼疾。新闻的覆盖范围呈现出理智的游移状态,从打破出租车市场的垄断格局到促使的士牌照的自由流动,从增加的士数量的可行性分析到为整治交通秩序献计献策,从对“打的难”的愤懑到解决“打的难”前景的悲观情绪……凡此种种,舆情在没有受到政府部门应有呼应的情况下宣泄着,可多少也称得上是孤立无援、自说自话。 简言之,在“打的难”的舆情尽情铺陈的这些日子里,政府有关部门习惯于沉默而不是对话或交流。虽没有任何理由表明,只要是媒体谈论的公共话题就必须被政府部门接收、讨论甚至逐一制定对策,但在“打的难”这一民怨沸腾的公共事件中,政府很遗憾地缺席,隐身了。广州交委说这个问题需要研究,但没有扩容的士的计划——于是,所谓的士七成实载率被当作盾牌,试图用来抵抗舆论压力和民意质询。至于更多必须的、清晰的政策调查则始终没有被有关职能部门提及。它们对的士牌照的自由流动,对拆除的士垄断市场等议论不予置评;它们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却用惯用的沉默大法张扬着傲慢。 说到底,有关部门固守的那个国际惯例只是一个微小结论而已,对于有效评估当下的出租车市场不具有任何参考价值。谁都知道解决“打的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根除市场垄断并造成其间资源的自由、有序配置尚需艰苦的努力。可是,到目前为止仍然看不到有关部门承担起自身职责,实事求是地对现行的出租车政策进行评估。尤其是,广州有关部门没有向公众公开涉及的士运营的主要数据,对于牌照管理等既有政策的实际效果以及“打的难”背后的市场运行质量也无法给出令舆论信服的意见,甚至不准备这样做。这不禁让人怀疑:是不能,还是不为? 总之,在“打的难”的舆情风暴中,有关部门现处于尴尬境地:它既想以国际惯例为凭依不予理会,却又因缺乏说服力的表现“坐”于火炉之上。一边是声声急,一边是意迟迟,而相关公共政策的真实面貌却被有意无意地模糊、遮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