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后号》:中美贸易的传奇开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2日06:11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国皇后号》:中美贸易的传奇开端
《中国皇后号》:中美贸易的传奇开端
《中国皇后号》:中美贸易的传奇开端
首场“万宝经济论坛”热论《中国皇后号》中文版

  本报讯 4月28日,由万宝经济论坛、广州出版社、共鸣杂志社、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的“万宝经济论坛:中美贸易传奇——暨《中国皇后号》中文版首发式”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汤应武、广州出版社副社长徐卫、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石、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郑明、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张磊等来自北京和广州的近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和首发仪式。首发式由本报副总编辑顾涧清主持,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副书记梁正彦致辞。

  万宝经济论坛由广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和本报理论评论部联合主办。它的前身是蜚声全国理论宣传界的“华光理论讲坛”,曾被誉为羊城的思想库,是联系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一个重要平台。今年,办好“万宝经济论坛”已经被列入全市的宣传工作计划。本次论坛是万宝经济论坛更名后的首场学术活动。

  《中国皇后号》中文版由《广州日报》策划翻译、出版,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史书。陈建华同志为该书作序。与会专家学者对该书中文版的出版表示庆贺,并就有关问题热情发言,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本版特辑选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闻琦)

  向海而兴 背海而衰

  郑 明

  美国“中国皇后号”的首航中国广州是在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之后很短时间内做出的决策。当时新生的合众国仍受英国作为宗主国的制约,海上又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企图霸占东西方贸易的垄断与排挤。美国商界自身为国际贸易投入资本的财源还比较窘迫,直接远航东方的海洋知识、技术更没有充分认知与把握。

  “中国皇后号”的这些投资者们的共同点就是勇于抓住开放机遇,不畏风险、艰辛开拓,把西洋参选为美国出口中国主要商品,采取压价广泛收购,精选分级调整售价,抢先上市快销等争取最大利润;还携带了大量银币,用以直接采购中国商品供进口返销。不断探求法国商界给予保险,直到船已航行于大洋之中,才落实签约,终于把美中首航从一开始就融入国际贸易。这一系列经营活动体现了当时美国商界已非常善于按资本主义市场规律运作。

  “中国皇后号”的首航成功,迅速传递给美国商人们中美直接贸易是有利可图的。于是,在优厚利润的吸引下,加上美国政府给对华贸易的商人以税则上的保护和优惠的津贴,几十吨、几百吨的木制商船,纷纷扬帆远航,在通往广州的航线上络绎于途。以此为开端,18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对华贸易已赶上荷兰、丹麦、法国、葡萄牙等老牌开发东方贸易国家而跃居第2位,仅次于对华贸易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国。

  众所周知,中国在海外贸易航运方面的史料文献是很不完整的,因此,《中国皇后号》中译本的出版就更显得必要和难得了。我感到,它的出版意义可归纳为四:

  一、回顾美中在18世纪的一段海上丝绸之路友好贸易历史,当时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国家和一个古老的富强国家,双方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实现的开创性合作,值得当代两个世界大国人民永远记取,并在21世纪加以继承发扬,增强彼此理解、保持互相尊重、实现共同繁荣。

  二、见证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世界各个方向都发挥着合作交流共同繁荣的作用。并作为中国的光辉和活跃的窗口,向全世界显示出中国与中华民族一贯的和平友好和谐形象。

  三、以史为鉴对比美国人民的开拓探险创新精神,反思我国从封建王朝闭关锁国到当代面向世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领会以科学发展观提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创新理论的重大意义。大力挖掘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资源,深入推动中外海上交往学术研究。让世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认识中国的强大和复兴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是大有益的。

  四、要教育人民认识“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的历史教训,在21世纪更要提高海洋意识,致力海洋科技,推进航运事业,发展海洋经济;以便与世界各国在海洋上并驾齐驱,共同构建当代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是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

  印证广州黄埔古港昔日辉煌

  梁碧莹

  1784年2月22日,正好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52岁生日。那天清晨,停泊在纽约港口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挂上鲜艳的美国国旗,将要扬帆开始它的广州之旅。码头上,人声鼎沸,船东和亲友们都来送别。船拉起篷帆,缓缓地离开码头,水手们对送行者挥泪告别,沸腾的人们三次欢呼致敬。经过6个月的航行,“中国皇后号”于8月28日到达广州黄埔港口,从此,中国和美国的水路接通了。这一历史性事件,无论在中美关系史,中国对外贸易史以及广州口岸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皇后号》一书为我们展示了222年前广州对外贸易的辉煌。“中国皇后号”来到广州后,与中国商人洽谈生意的是该船的大班(即船货管理员)山茂召。山茂召通过中国行商把该船带来大批的西洋参、棉花、皮货等商品售出,又购入大批茶叶、瓷器和丝绸等中国商品。山茂召在日记中称赞中国商人“富有才智,计算精确,交易守时”,并有“良好的品德”,对于中国商人的“宽厚”、礼待充满感激之情。同年12月28日,“中国皇后号”启程回国,1785年5月11日回到了纽约,“中国皇后号”以13响礼炮结束了这次航程。这一创举历时15个月,总投资额为12万美元,获纯利3万多美元,约为投资额的1/4。

  “中国皇后号”返回美国后,立即在纽约、费城等地销售中国货,美国人争相购买,中国货成为美国市场的紧销品,总统华盛顿也是中国货的一个热心买家。至今在美国各地博物馆里还珍藏着从广州运去的,印有“中国皇后号”标记的瓷盘、广州十三行风光的瓷碗,以及中国人的画像等。

  《中国皇后号》一书也为我们佐证了黄埔古港的历史地位。黄埔港是外国商船对广州贸易的必经之地,清政府明文规定:凡载洋货入口的外国商船,不得沿江湾泊,必须下锚于黄埔。《中国皇后号》一书记载了“中国皇后号”在1784年8月28日早上驶入黄埔港,在那里下锚泊船。这里说的黄埔,不是今天广州市黄埔区的黄埔港,而是今天广州市海珠区的黄埔村,当年粤海关黄埔挂号口便设在这里,那里有税馆、夷务馆和买办馆。美国商人称黄埔“是一个住有好几千人的市镇,他们差不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外国船运有关,充当买办、装卸工、铁匠等。”据《粤海关志》记载,黄埔港“在广州府番禺县距大关三十里”,《中国皇后号》一书的记载也加以证实。

  温故知新,200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的广州比昔日更辉煌。现今广州每年两次广交会召开,正是广州传统对外贸易的延续。在《中国皇后号》中文版问世的今天,又迎来了第101届广交会。忆过去,看现在,我们由衷地感到,生活在具有如此深厚文化内涵的广州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作者是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好的国际形象要靠制度规范

  何 慧

  两百多年过去了,中美两国的情况都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皇后号”的价值仍弥足珍贵,并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皇后号》中文版此刻面世正逢其时。

  《中国皇后号》有三大特色:

  其一,《中国皇后号》展开了一幅中美关系肇始时期的立体式全景画卷。它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皇后号”的最为详尽的著作,对该船起航的历史背景、筹划过程、航行情况、到达中国后的商业活动、该船返航后在美国销售中国商品及引起的轰动等情况都做了详细的描绘,向读者提供了关于“中国皇后号”的全面知识。另外,它对两个世纪前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制度都有生动的记述。

  其二,《中国皇后号》体现了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本书有着十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材料包括了当事人的书信、手稿,相关的文件、公文等。如格林船长的航海日志记录了“中国皇后号”搏击风浪的海上航行经历,山茂召的日志则不仅形象地描述了他随船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而且还饱含激情地表达了他的所思所想。书中还有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呈现出了200多年前的实情实景。

  其三,《中国皇后号》为中国认识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参照。“中国皇后号”是独立不久的美国第一次与中国发生直接贸易关系。美国在冲破大英帝国设置的樊篱追求经济发展时,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中国皇后号”为美国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的中国市场和了解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大门,美国人也把无限的商机握在了手中。而中国人当时以天朝大国的孤傲看待世界,尽管不乏慷慨与友善,却不能勇立潮头,领时代风骚。不同的态度就是不同的路标。

  从“中国皇后号”折射出的两百多年前世界贸易轮廓看,无论在欧洲人主宰东西方贸易的年代,列强角逐世界大国的岁月,还是在经济全球化风起云涌的今天,中国市场都是不可忽视的。其巨大的潜力只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重要。而广州作为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唯一的开放口岸、曾经的改革开放的窗口,如今更是中外客商云集,各国贸易集散的重要地区。它有着历史的传统,地理的优势,还要有开风气之先,把时代之脉的远见和气魄。

  “中国皇后号”是中美第一次民间交往,在美国人向广州的中国人解释他们是来自一个新国家之后,中国人予以了礼貌、友好的对待。当时的中国商人以自己的负责任、守信用赢得了赞誉,但当时盛行的贪污腐败也暴露出中国制度上的落后,最终招致列强入侵。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树立好的形象不仅需要个人的表现,更要靠制度的规范。

  (作者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