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经典,多一份文化担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4日08:58 解放日报

  

敬重经典,多一份文化担当
眼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遭到了另类的“诠释”。不说《水浒》早已成为“讲述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好好一部《红楼梦》则成了《王熙凤执掌红楼的36招》,什么《八戒是个好男人》、《水煮三国》、《三国痣》、《戏游记》等,也是纷纷出笼。如此“解构”经典,“调侃”经典,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这股改编名著、颠覆经典的潮流,不仅侵袭了中国四大名著,还步步逼近近现代文学,令《孔乙己》、《背影》、《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都难以幸免。

  有人说,改编名著、颠覆经典,符合当代人喜欢轻松、崇尚娱乐的心理需求。但实际上,在笑过之后、在迎合部分人娱乐至上的需求之后,它并不能给人们带来一点“营养”。相反,随之而来的却是大众审美观念的扭曲,以及对经典名著的错误理解,它更容易误导青少年,使他们的是非观念产生混乱。这种在游戏心态下对古典名著“恶搞”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商家赤裸裸的利益驱动。某些出版商就由此赚得钵盈盆满,财源广进。这就令人感觉更加可恶了。

  “经典”两字历来都是神圣的字眼。经典中蕴含的是体现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思维、情感与行为的文化和道德力量。经典名著更是我国文化财富的重要载体。现在,有些人正以前所未有的决绝态度,对待与他们有血脉之亲的文化传统。这反映出,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正在一些人头脑中作祟。而虚无主义思潮的背后,也折射出我们教育工作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历史教育、文化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苍白和缺失。如果这种状况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长此以往,种种游戏人生、篡改历史、荼毒经典、糟蹋文化的行径,将导致历史观和文学观的混乱和国民文化素质的下降。

  传统文化绵延着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从《诗经》到《楚辞》,从孔子到孟子,都体现出对国家社稷的深沉热爱;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白居易的《卖炭翁》和《重赋》,都表达了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锥,在汉苏武节”的历史名句,反映了古人对庄严使命的强烈责任感和忠贞不二的优良品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书写了“生,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更是彰显出舍生取义、立志报国的爱国精神。以此为鉴,潜移默化中,人们自然会养成大义凛然、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事实上,核心价值正是靠一系列公认的世代相承的经典推荐的。对于造就具有完善人格的优秀人才,它更是一座丰富而巨大的矿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如此厚重丰富、灿烂动人。这些经典都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仰望的,而不能粗暴地加以调侃甚至解构颠覆。

  传统文化犹如母乳。母乳哺育孩子,孩子才会健康成长,才会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深沉和伟大,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祖国是具体的,不仅包括家园、亲人,更包括历史、语言、文化等。当人们读到法兰西作家都德的《最后的一课》,都会被这样一个细节所感动:一个顽皮的小学生,看到异族入侵、自己再也不能学习祖国语言时,悲怆之情油然而生。刻骨铭心地让人记住:语言就是祖国。经典名著、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从人类文化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理想的结晶,它们饱含着高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理想的光芒,是引导人们正确前行的烛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陈列在博物馆或历史遗址中,更不能只沉没在故纸堆中、尘封于学者教授的案头。它的价值在于传承和弘扬,要从青年抓起,普及传统文化,通过对经典名著的准确有效的传播,真正走进大众心里。大众真正的要求,是通俗而不是庸俗,是有兴味而非低级趣味。真正理解大众的需求,真正领悟到经典的内涵和分量,才会在倡导敬重经典、慎守文化财富中,多一份历史责任感,多一份文化担当!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