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七天·旅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0:38 华夏时报

  故宫门票收入不敌欢乐谷

  天安门地区共发生了2348起游客走散事件

  

北京这七天·旅游

  本报记者 高和平报道 第20个黄金周平安过去,北京市过去7天里接待游客总量和旅游收入再创黄金周新高,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8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8.4%。

  据北京市假日办公布的数据,黄金周期间北京国内旅游总收入为41.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游客对今年“五一”在京旅游感到满意的占9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

  北京市旅游局的专家指出,今年“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继续表现出传统旅游产品魅力不减、创新产品彰显活力的特点。故宫、八达岭长城、天坛公园等世界文化遗产单位仍然是吸引外地游客的主打旅游产品,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有增无减,创下了黄金周接待量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故宫七天接待了44万人次,门票收入2300万元。

  而开业不到一年的北京欢乐谷因市场定位准确,满足了人们对现代休闲娱乐型旅游产品的需求,成为北京市民和游客体验时尚旅游的新宠,7天接待1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2600万元,成为北京旅游收入最高的景点。

  同时,北京市民在黄金周的旅游方式继续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今年“五一”出游人群中,超过六成是以自驾车方式到周边郊区县休闲度假,体验乡村民俗生活、踏青赏花和采摘等。

  “五一”期间北京各郊区县的乡村民俗旅游接待量增长35%,旅游收入增长40%,民俗旅游带动了农副产品的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

  另外,截至昨天上午,天安门地区公安分局透露,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天安门地区共发生了2348起(涉及2400人)游客走散事件。通过民警的找寻,大部分失散游客都与亲友会合。

  今年的走散情况比去年减少1220起。据民警分析,这与今年毛主席纪念堂因修缮取消参观有关。

  据统计,截至昨天上午,“五一”期间到天安门地区的游客约73万人,平均每天有12万多人来此游览。其中游览故宫的高达45万多人,占总数的62%。

  第 1天

  景观修缮取消参观

  千名游客天安门走散

  

北京这七天·旅游

  5月1日,市假日办发布消息称,黄金周第一天北京各旅游景点中,只有故宫和雍和宫超过最大接待容量。统计显示,故宫和雍和宫5月1日的接待量分别达到7.37万人次和1.55万人次,超过最大接待量。此外,北海公园、动物园、北京海洋馆、龙庆峡和欢乐谷超过最佳接待容量。其中,动物园接待6.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8.1%。

  另据天安门警方透露,5月1日约有16万人游览天安门广场,天安门警方共接到群众帮助查找走散亲属的求助共1075起(涉及1661人)。在民警的帮助下,最后所有走失者都已团聚。

  1日5时多,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刚结束,天安门警方执勤民警发现一名9岁女孩在广场上抹眼泪,旁边没有大人陪伴。这名小女孩说自己是贵州人,早晨与父母一起来看升旗,但升旗仪式结束后,她就找不到自己的父母了。民警将这个小女孩带到广场服务车上,按照她提供的电话号码,很快帮她找到了父母,使一家三口得以团聚。

  经天安门警方工作,90%电话求助的失散游客已与亲友会合,大部分广播求助的失散游客也都与亲友会合。

  据天安门警方介绍,往年“五一”期间,天安门地区每天平均有50余人走散。走散高峰时段为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天安门广场中心区、金水桥沿线和故宫成为走散的多发区。

  第 2天

  11.48万人次游故宫

  是最大容量2.3倍

  5月2日,市假日办发布消息称,“五一”黄金周第二天,故宫游客接待量达11.48万人次,是最大容量的2.3倍。这一数字为最近几年来的最高,仅次于2000年的“五一”。

  5月2日,本市超过最大接待容量的景点有两个,分别是故宫和龙庆峡。达到和超过最佳接待容量的景点包括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北海公园、北京动物园、天安门城楼、北京海洋馆、石景山游乐园和北京欢乐谷。其中,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的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增幅较高。

  第3 天

  游客爬野长城坠亡

  百花山一林场起火

  

北京这七天·旅游

  5月3日,“五一”黄金周进入第三天, 市假日办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天,北京游客流量保持高峰状态,故宫等12个景点超过了最佳接待容量。

  除故宫外,超过最佳接待容量的还有八达岭长城、颐和园、世界公园、北海公园、北京动物园、天安门城楼、北京海洋馆、石景山游乐园、龙庆峡、雁栖湖和北京欢乐谷。

  另外,5月3日下午4点15分,怀柔响水湖景区第二个烽火台处,一男性游客爬野长城时不慎摔下,经抢救无效死亡。

  120急救中心称,接到该报警后立即调派了怀柔的急救车前往救援,急救人员施救1小时后,该男子终因伤势严重不治身亡。据了解,该男子30多岁,是一名游客,出事时正在攀爬野长城。

  另据报道,3日下午3点多,门头沟区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的马栏林场突起山火。林场一工作人员说,当时,一名护林员正在巡山,发现林场东部起火后报警。该林场总面积约7000亩,主要为松树。

  下午4点多,门头沟消防中队赶来灭火。当地的斋堂镇镇政府也组织了数百名群众上山扑火。

  晚8点多,首批200多名扑救人员下撤。其中一人说,他们是当地群众,在消防员的指导下用灭火弹、风力灭火机参与灭火。下撤时,林场东部的火势已被控制,但西部山顶有蔓延势头,总过火面积有100多亩。

  第4 天

  9位老人野山遇险

  1人突发疾病猝死

  5月4日,9位老年登山爱好者为观山顶夜景,爬上了香山公园西北一座野山。途中,一位64岁老汉突发疾病身亡,其同伴因体力不支被困在山中3个小时,直到凌晨6点多才获救出山。

  9位老人中有5男4女,都是60岁左右的北京退休职工,家住崇文、西城两区,均爱好登山。

  5月3日晚9点多,他们为了在山顶看北京的夜景组队登山。两小时后,他们到达门头沟三家店,决定由此上山,攀登门头沟、海淀和石景山交界的一座山峰。

  5月4日凌晨3点多,一行人爬到香山公园西北方大约15公里(直线距离)处。此处名为香峪大梁,是还没有开放的野山。在一个上坡处,一位64岁的老人感到特别累,便把塑料布垫在地上,躺下休息。很快,同伴发现他没了呼吸,立即拨打120。由于疲劳过度,其余8位老人被困在原地无法前行。不久,4辆120急救车先后赶往事发地,但找不到具体地点,遂联系香山派出所。

  5月4日凌晨4点30分,警方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寻找。5点10分,警方联系上一位山友,得知确切位置后开车前往。在距离事发地大约两公里处,由于山路崎岖,民警和医生抬着担架徒步前行。6点半,这些老人被找到。

  经检查,64岁的老人已经死亡,死因可能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此人是北京第一机床厂的退休职工,上衣兜里有一张公园年票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的药方。其他8名老人疲劳缺水,补水进食后无碍。5月4日中午,8位老人坐急救车下山。

  

北京这七天·旅游

  “五一”期间,北京不少市民走进博物馆,学习和感受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图为市民在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拍摄古钟。

  第 5 天

  山火燃到游客住处

  游客、村民1小时内扑灭

  5月5日凌晨,怀柔石湖峪村后山突起山火,火势蔓延到离民房不足20米时才被游客发现。之后,游客和该村村民齐上阵,在1小时内将火扑灭。

  游客邵先生说,他和几个朋友去怀柔石湖峪村农家游,晚上住在村民家。5月5日凌晨两点多,他突然听到有人踹门:“赶紧起来,后山着火了!”

  邵先生等人急忙穿好衣服出门,发现住处旁的树枝堆正在燃烧,已和后山林火连成一片,蔓延了400多米,火苗蹿起三四米高,“山都被映红了”。火是被还没入睡的游客发现的。当时,火距离游客住处不到20米。

  此时,村内响起广播声,村委会动员大家帮忙灭火。随后,20多个护林员进山林灭火,其他村民和游客见状也拿着铁锨在外围铲土掩埋火星。3点20分,火被扑灭。

  石湖峪村的大队书记说,山林过火面积大约两三亩,除了烧毁部分树木外并无其他损失。

  

北京这七天·旅游

  地坛书市自5日开幕以来,吸引着众多的市民。书市集中了各种类型的新书、畅销书、工具书等20余万种,秉承一贯的“面向工薪、惠及百姓”的宗旨。书市以“健康书市阅读健康”为主旨,围绕健康书市、健康家园、健康家庭、健康生活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0余项。

  ■本报记者 李映/摄影报道

  第 6 天

  市民返城流量大涨

  部分景点秩序井然

  5月6日,北京迎来“五一”黄金周最后一个出行高峰,流量在各进、出京高速公路及联络线聚集。

  据市交管局统计,5月6日,北京全市各景点到车超过3.6万辆,香山地区、颐和园地区、市区公园等旅游景点,以及京石高速、京承高速、八达岭高速、京顺路等高速路,仍是车流汇集的焦点。1日至6日,圆明园、颐和园、大钟寺等旅游景点,日执勤警力超过80人,工作量达平日的3倍。

  另外,据北京市假日办数据显示,5月6日,本市总体客流量继续减少,但民俗村、垂钓园、小型度假村和部分景点游人仍络绎不绝,秩序井然。北京主要旅游景点中,超过最佳接待容量的只有故宫和龙庆峡。

  第 7 天

  返京车辆收费分流

  时间不超5分钟

  由于返京客流高峰的到来,5月7日上午,京石高速杜家坎收费站采取复式收费的措施,来应对排成长龙的车流。

  7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京石高速杜家坎收费站,此时在收费站西侧已经有数十辆车排成长队等着通过收费站,不时有司机摁动喇叭。不过记者注意到,一辆车通过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整个收费站的通行情况还是可以的。“本来以为会堵车,没想到这么顺畅!”一名司机说。(本报综合消息)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