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年8月1日,贺龙为何率部起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15:00 新民晚报

  

192年8月1日,贺龙为何率部起义
192年8月1日,贺龙为何率部起义
192年8月1日,贺龙为何率部起义
192年8月1日,贺龙为何率部起义
192年8月1日,贺龙为何率部起义

  本报特派记者张黎明金孜华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阵枪声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中国共产党选择用武装斗争抗击反革命暴行。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在这一神圣时刻作出了他人生最重要的抉择——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终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事业。

  2007年4月的一个午后,记者走进北京一处宽敞的院落。两扇灰色大铁门内,绿草油油,鲜花盛开,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色,前方是一幢2层小楼。推门进到第一间屋,一尊近一米高的贺龙元帅半身铜像赫然入目,贺龙元帅夫人、91岁高龄的薛明同志和女儿贺晓明坐在沙发上,正对着我们微笑。

  1贺氏家族百余人为中国革命献身

  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薛明同志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她说,选在这间屋子接受记者采访,有着特殊意义,因为在这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随处可见贺老总的身影:“铜像前放着贺龙元帅的骨灰盒,上面覆盖着党旗;两旁是他生前喜爱的龙井茶和湖南老家的烟草;桌下存放着晋绥的土、洪湖的水,这都是贺龙战斗过的地方。”薛明又指了指窗台上的一个小木罐,说:“这里面是贺龙在长征路上常吃的青稞。”

  除了贺龙元帅,这里还祭奠着另外两位贺氏英烈。门梁上挂着民政部颁发的贺龙姐姐贺英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写“贺英烈士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右墙边的橱柜上摆放着贺龙与薛明唯一的儿子、2001年因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海军中将贺鹏飞的照片。贺晓明说:“我们贺氏家族为中国革命先后有100多人牺牲,我父亲是第108位,我哥哥是第109位。”如今,薛明每天都会到这间小屋坐一坐,陪着自己的亲人们说说话,告诉他们,自己和2个女儿住在一块,“非常满足,日子过得很安逸”。

  亲人们为了革命事业一一离去,更经历了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的悲痛,缅怀之余,薛明始终为贺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紧密联系深感自豪,她骄傲地告诉我们:“我现在还是一名属总参管的现役军人,我这辈子都不会退役。”

  “在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中,贺龙的身份最特殊。当时他还不是共产党员,而是国民政府的高官、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但他坚定地选择跟随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率部参加起义……”

  面对贺龙元帅的半身铜像和覆盖在贺龙骨灰盒上的鲜红党旗,听贺老夫人叙述往事,一个活生生的贺龙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

  2传承家风“长大了一定要打保长”

  “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到他出生的地方看一看,这是迅速了解一个人最基本的方法。”薛明首先从贺龙的家乡谈起——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城北12.5公里洪家关的一户贫穷农民之家。位于湘鄂边界的桑植,地处武陵山区的群山峻岭中,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极为落后,劳动人民苦难深重,民风强悍,有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传统。

  贺龙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

  洪家关群山环抱,傍倚着注入澧水的玉泉河,河水湍急,乡民出入很不方便。贺龙的曾祖父贺廷宰乐善好施,带动乡亲们一起修建了一座便民桥。为此,贺家并不富裕的家产耗去不少,但桥屡修屡塌,直到他去世仍未修成。贺龙的祖父贺良仕是武秀才,他继承父志,不断变卖家产继续修建洪家关大桥,以致家产耗尽,到了贺龙父亲贺士道出生的时候,贺家的财产只剩下4亩薄田,难以养家。为此,贺士道在种田的同时还兼做裁缝,以维持全家的生活。

  在一旁倾听母亲讲述家史的贺晓明插话道:“我爸爸跟我讲过,他小时候给爷爷当小工,也会锁纽扣和缲边。”

  祖辈们“济人之急,拯人之困”的家风留传给了贺龙,而父亲“不畏强暴”的言行对贺龙的成长更有着深远的影响。

  贺龙9岁那年,桑植县洪水成灾,家里又陷入了揭不开锅的困境。一天,贺士道带着贺龙进县城去买“义仓”的平粜米。平粜米带有赈济性质,价格较低,但并不好买,它由县衙监卖,官差衙役常常手提皮鞭,在一旁耀武扬威,对买米的穷苦乡民稍不顺眼,举鞭就打。这一天,义仓前挤满了买米的人,县衙门的狗官用鞭子抽打拥挤的饥民。贺士道看不过,站出来替大家讲了几句公道话,狗腿子一鞭子抽过来打在贺龙手上。愤怒的贺士道抱起儿子挤出人群,把年幼的贺龙放在一个土坡上,说:“别管我,自己回家去!”转身冲进人群和狗腿子打了起来。贺龙在土坡上看着父亲痛打狗官、狗腿子,最后势单力薄,被他们抓了起来……

  贺龙的立志篇可能就在那个小小的土坡上写了第一笔:“将来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打保长的人。”1916年3月,20岁的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印证了他传承的惩恶扬善的家风,后来他参加南昌起义,也可谓必由之路。

  3夜闯盐局两把菜刀开始闹革命

  “贺龙参加南昌起义不是偶然的,这是他多年的理想追求。”薛明回忆贺老总的革命历程时说,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初期到逐步成熟的进程中,它的目标、纲领、行动等让很多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志士仁人看到了希望,作出了选择,贺龙就是其中之一。

  1916年,蔡锷组织反袁护国军,声势浩大,影响遍及全国。20岁的贺龙在家乡组织了20多位农民,拉起队伍,但手里没有武器。当他听说芭茅溪盐局的税警刚刚装备了十多支洋枪时,立即高兴起来,他在贩盐时深知盐局剥削坑害百姓,罪大恶极,而税警更是为虎作伥。他和叔叔向别人借了两把菜刀,带着组织起来的20来个农民乘夜色闯入盐局。贺龙亲手砍死税警队长,缴获15支步枪,2支手枪和9000斤盐。他下令把盐统统分给穷人,释放了俘虏,用这十几支枪武装起他的队伍。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从此传扬开来。

  随后,贺龙走出桑植加入了护国军,被任命为湘西护国军营长。1918年,贺龙改任湖南靖国军营长、团长,1922年奉命入川作战,升任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贺龙这时加入的国民革命军虽比旧军阀进步些,可本质仍是剥削阶级的部队。但贺龙对部下管理甚严,绝不准自己的部队侵扰百姓。

  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派出以共产党员周逸群为队长、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宣传队,来到贺龙的部队,宣传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贺龙第一次见到周逸群,也是他第一次与共产党员见面。

  其实,贺龙很早就听说过共产主义这个词,也接受了这种先进的思想。就在宣传队来到的第三天,贺龙约周逸群密谈。他开门见山地向周逸群提出:“我要参加共产党!”当时,中共中央规定,在友军内部不准吸收高级军官入党,所以周逸群只好说:“共产党是不关门的,只要够条件,时机一到,一定会有人找你。”北伐战争开始后,贺龙奉命加入北伐军,先后任第15师师长和第9军第1师长。因作战勇敢,屡战屡胜,贺龙被提拔为第20军军长。此时他虽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已经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欢迎共产党派干部到自己的军中任职。

  从两把菜刀闹革命,到轰轰烈烈的北伐军事行动中的军长,贺龙在十年征战中不断求索,他被共产主义思想深深吸引,先后十多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4南昌起义“无论胜利与否,我都干”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并决定抓枪杆子搞武装斗争。

  在这一时刻,国民革命军中的每个人都在选择,贺龙也不例外。“其实,贺龙的倾向和立场早就有了,但他毕竟是一支拥有2万人队伍的首领,他必须选择大家的出路。”薛明说,贺老总参加南昌起义,并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对共产主义的忠诚,对革命的坚定,公开与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决裂。“在南昌起义前,贺龙曾对徐特立说过:‘我不怕失败。南昌暴动无论胜利与否,我都干。’”

  1927年7月28日,周恩来找到贺龙,向他介绍了蒋介石的反共和国民党已走向反动的事实。此时,还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贺龙向初次谋面的周恩来表示:“共产党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周恩来向贺龙下达了率领20军参加起义的决定,并任命他为起义军总指挥。

  贺龙担任起义军总指挥之后,立即在刘伯承的帮助下,拟订起义的具体行动计划。30日下午4时,贺龙召集团以上军官会议,亲自作了动员。贺龙说:“国民党已经叛变了革命,国民党已经死了,我们今天要重新树起革命的旗帜,武装对抗反动政府,打倒蒋介石!我们大家都是共事很久的兄弟,根据共产党的命令,我今天起义了。愿跟我走的,我们一块革命;不愿跟我走的,可以离开部队。”最后,贺龙说:我们今后要听从共产党的领导,绝对服从党的指挥。贺龙的讲话,句句激荡着军官们的心,大家都表示愿意跟共产党走,闹革命。8月1日凌晨,起义枪声打响,贺龙和刘伯承、周逸群一起,亲临火线指挥。经过激战,消灭了国民党南昌守军,攻占了南昌城。

  8月5日,起义军撤离南昌,开始“南征”。就在艰苦的南进途中,贺龙再次提出了入党要求。9月初,起义军到达瑞金,贺龙终于实现了生平最大的愿望。他在这里经周逸群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参加了贺龙的入党仪式并讲了话。入党宣誓仪式在瑞金的一所临河的学校里举行。贺龙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向党庄严宣誓:“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而奋斗终生!”

  5同雨同舟与8月1日有特殊情缘

  在记者看来,8月1日和贺龙元帅有着特殊的缘分——

  1927年8月1日,贺龙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革命处于最低潮的时候,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8月1日,贺龙选择薛明作为相伴终身的伴侣,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直到生命的尽头。

  回忆这段往事,薛明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1942年,贺龙42岁,是西北军区赫赫有名的司令员;薛明22岁,是从天津投奔延安的漂亮女学生。第一次见面在春天,贺龙向薛明发出邀请:“我有个厨师,会做天津包子,你可以来尝尝,看像不像。以后有空到我那儿去玩。”说完,也不管薛明怎样回答,甩开大步走了。这次见面,彼此间印象都不错,从此,两人开始了交往。

  8月1日,贺龙住的窑洞里高朋满座,任弼时、彭真、高岗等人都在。吃饭的时候,任弼时认真地问贺龙:“你们俩的事谈得怎么样了?”贺龙回答:“差不多了。”任弼时马上接话:“差不多就是没什么大问题,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这个我是可以强迫的……”

  这一天,贺龙与薛明结婚,在场的彭真、高岗等人就做了他们的结婚见证人。

  战场上的贺龙,口衔烟斗,指挥若定,是一位“百战沙场驱虎豹”的民族英雄;生活中的贺龙质朴平实,把自己当作普通老百姓。他生前说过:“我贺龙,由一个贫农、一个旧军官,到一个光荣的革命者,完全是党和群众教育培养出来的。”

  上世纪50年代末,贺龙在北戴河看到一个小女孩背着个竹筐,边走边割草。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马腹寨割草的往事,当时,乡亲们都开玩笑说,“这座山上的草都让常伢(贺龙的乳名)割完了。”于是,贺龙让警卫员将疲惫的小女孩送回家去。走在街上,贺龙时常喜欢逗弄孩子。他经常抱起一个小孩,夹在腋下走半条街,然后把他放走,用一个铜板或一块糖哄得他高兴。

  “在‘文革’以前,我这个女儿不知道父亲的官当得多大。”贺晓明说,“爸爸对我们的教育是,你们要和普通老百姓都一样。他就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他穿的吃的用的都和大家一样。在我眼里,他最多是有秘书、有汽车,他说什么事,有人去办,其他与别人没什么两样。”贺晓明小时候在家常听贺老总这样评说“官道”:“当官是为民办事,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烤白薯。”

  6最后人生越是迫害越有贺龙样子

  在“文化大革命”中,贺龙遭受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的迫害,最终于1969年6月9日含冤死去。“但他心里始终没有怨恨,他知道这是反革命分子制造的阴谋,党、国家、人民正处于危难中,他把监狱当成战场,他要与敌人斗争到底。”陪伴贺龙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途的薛明,对于那段往事不愿多提,只透露了两个细节,她说:贺老总在那段日子里,一直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以革命军人的乐观主义态度,走完自己最后的人生。

  1967年1月20日凌晨4时,贺龙和薛明被送到北京西山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这是一处建在半山腰的平房院落,三面是山,只有一条山路可以出入,除了贺龙、薛明以及看守人员,什么人也看不到。

  贺龙的头发、胡子长了,薛明用做衣服的剪刀为他理发、修胡子。每次剪理完了,贺龙都幽默地摸摸头发和胡子说:“很好,完全可以去参加宴会。”他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说:“他们越是迫害我,我贺龙越应该是贺龙的样子。”

  西山的伙食本来就不好,到了1968年后就更差了。两层的圆形饭盒里,一层是盛不满的饭,一层经常是清水煮白菜、萝卜,或是老得像甘蔗皮似的豆角。贺龙经常感到饿。薛明只好到允许他们走动的山脚边去挖些野菜给贺龙充饥。贺龙笑称“我又回到长征了”。

  贺龙久患糖尿病。由于政治上的迫害,精神上的折磨,生活上的虐待,医疗上的限制、拖延,他的病情很快恶化了。1969年5月上旬,贺龙连续摔倒了7次。这样连续的摔倒,对一个糖尿病人来说,无疑是病情恶化的征兆。薛明多次要求检查血糖和尿糖,始终没有得到同意。可是,让贺龙写交待材料的“任务”却有增无减。

  6月9日凌晨,林彪一伙派来的“医生”在确诊贺龙为糖尿病酸中毒后,仍然用了对糖尿病人不宜随便使用的高渗葡萄糖,贺龙的病情因此急剧恶化。

  上午7时许,贺龙被林彪反党集团以送医院就诊的名义带走。他一直伸着手,眼睛望着妻子问:“我去住院,那你呢?”薛明回答说:“我跟着你。”可她能做的是看着自己的亲人上了救护车,车子沿着山路渐渐远去……她的眼泪夺眶而出。这对携手走过27年的革命伴侣就这样诀别了。

  15时04分,贺龙,这位曾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开国元勋,含恨离开了人间。

  据目击者事后回忆,贺龙在临终前仍然坚定地相信:“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最公正的裁判。谁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谁在人民面前犯了罪,人民也绝不会饶恕。”

  薛明同志和女儿贺晓明近影

  毛泽东和贺龙在一起

  贺龙早年闹革命时用过的菜刀(仿制品)

  一九二七年,任南昌起义军总指挥时的总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馆

  贺龙一家在重庆北碚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