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马英九积极备战2008 挑战不容小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10:06 中国台湾网

  5月2日,国民党中常会正式提名马英九为国民党2008年“总统”候选人,此候选人资格将在6月24日国民党全体党代表大会上得到最终确认。

  马英九在获提名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提出一系列施政愿景与主张,国民党执政将以“壮大台湾、结合亚太、布局全球”作为重振台湾经济的策略,强调将让台湾每年经济成长超过6%,到2011年人均所得达到2万美元,失业率逐步降至3%以下。马英九具体指出,若执政则成立“地方政府财政重建基金”,强化地方建设,同时重申“双黄金航圈”策略,利用台湾地理优势,推动北亚与南亚双航圈,配合既有的跨越太平洋航线,可以促使并达成台商在台湾设立全球营运中心,外商在台湾设立亚太营运中心的“双营运中心”目标。马英九还主张应全面开放台商回台上市,吸引更多外资;积极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每天开放3000人,每年100万人,四年内增加到每年300万人。马英九在记者会后,以“总统”提名人身份与党主席吴伯雄连袂拜会荣誉主席连战,敦请连战出面协调促成“马王配”。

  明确论述 积极备战2008

  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秉持务实、开放原则。在台湾政治

光谱中,统“独”各占据部分市场,而蓝绿选民手中的选票正如市场中的货币一样期望买到自己中意的商品(政策),也左右着政治人物的政策选择。不可否认,两岸关系是岛内政治选举的重要影响因素。自从政以来,马英九一直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反对民进党当局推行的“正名”、“制宪”等“台独”行径。马英九称“台独”非
国民党
选项,主张依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共识,逐步推动有利于两岸双赢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明确指出国民党若能赢得明年“大选”,将尝试恢复两岸间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的政治对话,并不排除以两岸终极统一作为选项。对于任何有意于进军2008的政治人物,两岸议题始终不可回避,马英九已做出较为清楚的论述。

  突出台湾利益优先。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国民党在岛内一直背负着“黑金”、“外来政权”等“原罪”。如何尽快、尽好地让台湾民众真正认同国民党的“本土化”成为马思考的重要方向之一。2005年刚任党主席不久的马英九开始着手塑造国民党的“本土化”形象,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要建构国民党与台湾的历史关系”,推翻“国民党是外来政权”的不实论述。马英九多次提到国民党是根植于台湾的政党,有清楚的“台湾认同”,主张以台湾优先为原则处理各种事务:“应从台湾的全球定位来看两岸关系,抱持务实、开放态度,一切以台湾为主、人民为主,将台湾打造成为全球的营运中心、外商的亚太营运中心。” 对于任何一个有意于进军2008的政治人物,台湾利益不可不顾,马英九已摆出鲜明的态度。

  马英九着重塑造“重振台湾经济论述”。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两岸间商品、资本、人员等要素的流通已日益深化。然而,陈水扁2000年执政后,以意识形态统领两岸经贸政策,极力宣扬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以及开放两岸交流有碍台湾安全的论调,阻止两岸直航及大陆游客赴台,限制台湾高新技术企业扩大在大陆投资的规模。这种两岸经贸政策,不仅严重违背两岸经济融合的客观规律,而且阻碍了台湾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此,马英九提出了“拼经济”的执政愿景。马指出2008年该是“换‘政府’、拼经济”的时候,并提出了一系列未来规划,采取开放与自由的态度加入区域经济,藉由两岸直航,建立台湾与东北亚、东南亚的交通网络,“壮大台湾、结合东亚、布局全球”。对于任何一个有意于进军2008的政治人物,描绘台湾经济愿景不可忽略,马英九已有明确的思路。

  变数仍存 挑战不容小视

  当然,马英九也面临不少挑战。

  其中,最为紧迫、严重的就是“市长特别费案”。马英九涉入“市长特别费案”完全是“制度陷阱”所致,此案虽对马的清廉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其“清白身份”获得绝大多数泛蓝和中间选民的肯定,这也是“市长特别费案”爆发后马声望并未下挫的根本原因,也是马喊出“一审有罪也要参选”的重要前提。据悉,国民党中央已计划在6月的“全代会”上推动修改党章,将参选公职“排黑”门坎放宽为三审定罪,彻底替马英九“参选”的正当性“解套”。然而,根据台湾“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一旦马英九被最终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将丧失候选人资格。由于民进党当局在“特别费案”上采取明显的“双重标准”,且一手操纵司法,不能排除马英九一审被判有罪的可能。在一审被判有罪的情势下,马势必提出上诉,但整个司法程序繁杂冗长,从一审到三审定罪可能拖延很久,届时马很有可能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投入选战,而这必将成为民进党攻击的重点之一。

  能否凝聚党内团结也不可忽视。从2000年以来的历次选举经验来看,泛蓝团结是胜选的前提之一。马英九获提名当天,国民党籍15名县、市长以及党高层均到场力挺,营造团结气氛。其实从宣布参选始,马英九就一直努力维护党内团结,遵守“马王会”达成的“优先征询对方为副手”的承诺,多次诚心邀请“立法院长”王金平担任“副手”。王金平则态度低调,其未来走向值得关注。

  民进党的“省籍牌”、“统独牌”不得不防。陈水扁在其执政七年中大肆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岛内民众“台湾主体意识”已有所上升。马英九的“外省籍”背景一直遭受民进党攻击,可以想象,在攸关执政权力存亡的“总统”选举中,民进党一定尽其所能炒作省籍因素,竭力将马英九打成“中共同路人”。如何破解“省籍牌”、“统独牌”是马英九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亲能否有效整合存变数。年底“立委”选举席次减半,但国民党与亲民党中有意参选者众多,党内协调本已不易,党际协调更加困难。国亲两党已组政党联盟,并承诺共推最有胜选希望的候选人,但由于“立委”选举不仅涉及个人政治生命,更关乎整个政党存亡,未来若不能很好解决,恐将对两党整合产生不利影响。日前亲民党以在“立法院”配合民进党的“排马条款”向国民党施压,就是一例。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