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解难题为民办实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05:20 杭州日报

  本报讯(富阳报道组 夏叶锋 富阳记者站 严琦)“老罗,听说你最近又扩大杨梅种植面积了,今天特地来看看你。”5月4日下午,富阳市高桥镇党委书记申屠裕仁带着镇里的农技员,大步走进洪庄村村民罗成富的生态农业基地,了解他发展壮大“绿色养老”产业的进展情况,帮助落实解决有关问题。近日,富阳市360多名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带着课题下村,开展了为期3至5天的蹲点调研,倾听群众心声,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谋思路、解难题、办实事。

  一个多月前,富阳市委书记徐文光在高桥镇洪庄村蹲点时,针对该村实际,确定了需要帮助村里重点研究解决的6大课题,罗成富“绿色养老”特色做法的总结推广就是其中一项。在徐文光书记的关心和支持下,罗成富种植经济林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在自己承包的山林又种下了800多棵杨梅树苗,还带动村民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低丘荒坡搞种植。市农办、市林业局和高桥镇政府也分别编制了全市和高桥镇发展壮大经济林种植的规划,并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扶持政策。

  为进一步巩固“区、县书记蹲点调研解难题”活动的成果,深化“树新风,创新业,争当阳光官员,争做阳光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富阳市着手建立了一套领导干部蹲点联村长效机制,(下转第2版)

  (紧接第1版)做到全市每名领导干部都有联系村,全市每个村都有联系领导,实行蹲点联村“全参与”、“全覆盖”,要求每年至少集中时间进村蹲点调研一次,参加一次村干部例会、一次党员大会、一次村民会议,写出一篇蹲点调研报告,联系村一定5年不变,并通过蹲点联系,努力建强一套村级领导班子,培养一支党员干部队伍、完善一套规范管理机制、理清一条科学发展思路,每年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力争使全市50%以上的一般村和所有中心村成为基层组织建设“五好”村。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打响农产品品牌让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社怎样发挥带动作用?寻求这些答案,是很多领导干部这次蹲点调研的首要目的。富春街道拔山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有茶园面积850多亩。由于近年来重视品种更新、新技术应用和品牌建设,该村的“拔山高峰茶”日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但随着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拔山村也面临着产业优势提升难、茶叶特色不够强等一系列问题,茶农们迫切希望有专家领导来帮助破题。刚好,富春街道党工委书记董毓民来到村里蹲点调研。经过一番“望闻问切”,董书记在村里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帮助村干部、茶农总结问题,分析原因,并确定了茶叶产销、品牌培育和茶文化开发三个课题,由街道农技服务中心牵头,组成三个课题组,逐步予以落实解决。

  道路交通、村民饮用水工程、空心村整治……这些事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也都通过这次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而被提上议事日程,并逐步加以落实解决。市委办主任喻中汉蹲点的湘主村是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由于各种原因,村里的市重点水利工程甘坎水库修修停停,进展非常缓慢,如果五六月份主汛期时仍蓄不了水,将严重影响湘主片的安全度汛,旱季将影响到数千亩农田的灌溉和村民饮用水问题,并极有可能由此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喻中汉了解情况后,主动与该市水利水电局和新登镇主要负责人商量,共同研究制定了水库建设进程日程表,并落实专人加强对工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在主汛期来临前完成水库内坝和隧道工程建设,在旱季能为村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

  蹲点调研中,农村困难群众面临的生产生活难题,也时时牵动着各级领导干部的心。常绿镇党委书记蒋庆元在五联村蹲点期间,特意走访了17户特困家庭。在一户村民家中,蒋庆元看到他家除了锅盆之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已经读书的孩子们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时,他惭愧地进行了自责:“山区的孩子生活这样艰苦,我做党委书记是有责任的。”为此,他特地联系了一位在外创业的朋友到五联村出资承包一大片被荒弃的果园,并委托村委会落实专人管理,所有收入全部用于资助该村的贫困学生家庭,村民们获悉后,亲切地将这片果园称之为“爱心果园”。在此基础上,他还倡议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与贫困学生“一对一”的结对助学活动,并在全体镇干部中发动了为贫困学生捐款活动,建立起了贫困学生助学长效机制。

  据了解,该市自领导干部蹲点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共上门走访农户6235户,召开有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各层面1.2万余人次参加的座谈会833个,为农民群众及时解决各类难题454个,办理实事649件,得到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