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抬高硬件门槛 强化软件指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04:43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下午4点,走进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的校门,校园里的热闹景象俨然就是一场全校运动会:塑胶跑道上传递的接力棒、草坪操场上舞动的跳绳、运动馆里飞扬的乒乓球、篮球……其实,这些只是梁丰高中的学生们每天的课外活动内容,这一幕每天下午都会“准时上演”。 在江苏省其他中小学校园,不同的运动场地里,有着同样活泼的运动场面。“十五”以来,该省将中小学体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积极宣传“健康第一”的理念,从制度、资金和管理上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顺利进行,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培养锻炼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建章立制,监督体育教学 针对中小学体育课常常“缩水”的情况,江苏省不断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制度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 2006年,江苏省制定的《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中,明确提出要开足开齐体育课,认真落实两课、两操、两活动(每周2节体育课,每天做好广播及眼保健操,每周上好2节课外活动)、保证体育活动一小时。 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省坚持“建、管、用”并重,制定了《中小学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对场馆、设施和器材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体育设施设备配齐的基础条件上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扩大了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范围。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还将学校体育作为经常性督导和学校综合办学水平考核的重要内容,督查情况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考评体系,全面加大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力度。在近期的一次全省中学评比中,有近十所中学由于操场面积不达标、塑胶跑道长度不够而被取消三星级中学晋升四星级中学的资格。 扶持农村,力促体育均衡 江苏省在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把体育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纳入评估标准、投入资金和注入师资等方式,力促全省体育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地区每所学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均等的体育健康锻炼资源。 2004年初,该省对全省5226所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有近半数的学校体育场地多为煤渣、泥土场地,普遍缺少室内场馆,大部分学校达不到中小学生体育器材配备标准。这种“量少质差”的状况,直接导致学校体育课无法开足开齐上好。 江苏省有关部门在这些数字中看到了落差和不均衡。近年来,该省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六有”、“四配套”等工程,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使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建设、器材的配备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据最近一项全省调查数据显示,8059所中小学共有体育场馆619座,不同规格田径场7077片,其中建有塑胶跑道939片,总面积达4112多平方米;有85.9%的高中、69%的初中和52.7%的小学在体育器材配件上已满足或基本满足日常体育教学需要。 在体育师资的培养上,该省在“十一五”期间为苏北农村每一所中小学免费培训1名音体美学科教师,2006年已培训了11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2006年9月,在首批选派的赴苏北农村中小学任教的3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中,不折不扣地安排了一定比例的体育专业学生。 培养兴趣,锻炼成为习惯 在苏州市,各小学3:20、初中每天下午4点以后结束所有课堂教学,学校利用最后一节课后的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为把这项规定落到实处,苏州市百名特级教师、教授在市教育局宣誓并承诺:向45分钟要效率,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 从事体育教学20余年的程老师说,以前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是因为体育课程过于形式、单一化。现在学校努力了解每个学生擅长的运动项目,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励他们爱好体育的原动力。 在张家港高级中学,记者看到几名高三班主任在和学生们一起跳绳、踢毽球。他们告诉记者,以前的高三学生每天的内容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现在要告诉学生,身体第一、健康第一,应把锻炼当成人生每个阶段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刚跳完健身操的高二学生小林说:“运动过后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学习效率也提高了,锻炼已经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标题书法:沙英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