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依赖源于安全感缺失陪伴帮助给予适度性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02:46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郭韶明

  显然,林红和于阳都深深地为好友的依赖和纠缠所困扰,她们或许没有想到,以前善意的初衷却落得无法收场。当作为“帮助者”的她们逐渐变成“受害者”时,不断被好友这株“菟丝花”所缠绕,即使是参天大树也开始丢失养分,乃至最后枯竭。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杨渝川博士这样比喻文中纠缠难解的朋友关系。她说:“如同舞蹈中的双方,这种关系也是相互配合而产生的,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接对方的招儿的。在最初阶段,双方都在这种关系里获得过满足。”

  依恋理论认为,在婴儿时期人就有依恋的需要,到了成年会慢慢减少。但有一部分人,即使到了成年也对他人有强烈的依恋,希望和对方黏在一起,继而生出强烈的需要和期待。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内在的不安全感,心理上仍然停留在儿童阶段,把与好友的关系认同为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朋友中的一方出于美好善良的愿望,看到弱小的另一方,可能很容易把担子扛在自己肩上。因为当对方以孩子的心态依赖你时,你内心深处的母性会自然地焕发出来。但在这种关系中待久了,又会很难受,因为最终会发现:“他不是我的孩子,我也不是他的父母。”“把过多的责任和担子放在自己肩上,真的很累。”

  “于是,被缠绕一方想逃离,想要划清边界,但是对方却不能忍受这种分离,担子在朋友肩上时她觉得是被爱的、安全的、有价值的,当亲密朋友突然想要疏离,她的不安全感就开始作祟了。”

  杨渝川分析,被拒绝的一方可能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虽然答应断绝,但是内心还有期待,不时地想要“勾搭”一下;一种是死缠烂打,软磨硬泡,一会儿敌意、威胁、指责、伤害,一会儿又讨好、示弱、歉疚、弥补,用很多种方式想要维系这种感情。最终,让对方内疚难受、迫不得已,绕在里面不得不妥协。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依赖的一方感到被拒绝而受到伤害,进而对友情产生怀疑,俩人从此不再往来。

  如同文中的两位,很多人在这样的处境中,都会感到很沮丧,恨不得马上抽离。边界理论也强调划界,分清哪些是可以承担的,哪些是需要朋友自己去体验的。在别人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而不剥夺他承受的权利。

  杨渝川强调,当然这十分必要,但是当双方已经发展为纠缠不清的关系时,突然划清一切界限,甚至否定自己的初衷,其实没有必要。“毕竟动机是很好的,不能因为纠缠的结果而否认善良美好的动机。”其实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黏人的朋友并不是故意要压迫别人,只是处于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这也是他求生存的一种方式。他只是受到问题的困扰,需要朋友的陪伴去化解。”

  如果更多看到积极正向的一面,可以再考虑一下加入什么因素能够使自己的好意更智慧而温暖。

  首先,可以不急于划清界限,而去听他的故事:从小到大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的模式?为什么要通过依靠别人获得生存的养分,而没有使自身成长为一棵树?大部分人在这种关系里首先体会到的是疲惫难受,那就是只看到了问题本身,会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大,从而更讨厌这个人;而当你跳到一个更远的角度,把这个人和他遇到的问题分开,就会慢慢发现,问题是从哪里来的,可以用什么方式帮他去面对,而不是把他作为一个问题去面对。

  第二,分清什么样的担子适合他自己承担,什么样的担子需要别人去帮忙承担?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可以放还给他?自己是不是也在满足“救世主”的心理需求?更多时候,可以在他身边做一个陪伴者,而不是直接的帮助者。当你自己处于“救世主”的角色,对方的心理感受就是无助、无能,感觉自己本身就是问题,自我能量很低,而当你是陪伴者时,生命本身就会迸发出许多能量——虽然你可能并没有做什么。

  第三,想想自己为什么最初想要去陪伴?这个想法从哪里来?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经历过遇到弱小需要帮助的时刻?不要消灭自己心中的善良。从不同的角度看那个人,就不会觉得他本身的问题有多严重。他所面临的仅仅是一个困扰而已。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都有能力应对自己的问题,没有你,他已经生活了这么多年,所以放心地给他机会去磨炼。当然有你的陪伴在身边,他可能更温暖一些。漫画/安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