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水成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05:4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人民日报记者 李智勇 成都山水,何处最好? 要说好山水,那就太多了。不过若排第一,当然首推都江堰——如同西湖之于杭州,长城之于北京。余秋雨甚至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而联合国也已把“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戴在了都江堰头上。 同获殊荣的,还有一座山——青城山。此山也是非同寻常,中国道教始祖张陵(民间称做张天师的),就曾在此处传道修炼。山以道名,道以山居,这是常理,然而,青城还独具“天下幽”的美誉,这是同盟会元老吴稚晖的考语,世人也就认了,可有道是“无山不幽”,青城山有什么特别,能把这共性的特点独自标榜在身呢? 成都山水,还有很多,且让我们先从同获联合国殊荣的这一山一水着笔吧! 山水的秘密 ■都江堰巧打“太极拳” 站在都江堰的渠首工程“鱼嘴”上,看着滚滚岷江水,记者脑中问号油然而生。 一江大水,奔腾而来。这可是刚刚冲出雪山怀抱、急急如同脱缰野马般的岷江水呀!一道没有堤坝的古堰,如何抵挡奔流的巨力? 欲知眼前事,须问当地人。 一位在都江堰景区工作的小伙子名石磊,他打小在此长大,听了记者的疑惑,石磊只有一句答语: “都江堰会打太极拳呀!” 记者一头雾水,更加不得要领:抵挡洪水跟太极拳,有啥子关系? 石磊笑了:“你说挡洪水?我倒要问你,又何必挡呢?” 愿闻其详! “会打太极拳的都知道:一股大力袭来,得分散力量、须以柔克刚——都江堰使的就是这两招。” “怎么分散力量?趁江水刚转过弯,在江心修一道鱼嘴堤不为挡水,而为分水。好比一把剑,把江水一分为二,分隔成内外两江,外江是原始河床,内江则引流灌溉;在通往灌区的宝瓶口处,用同样方法,再分成两条。如此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直分下去。力分则弱,江变为渠,洪水哪里还张狂得起来!” “如何以柔克刚呢?江水下雪山,其势惊地天。鱼嘴即便是‘剑尖’,硬扛也要完!那就用柔劲儿:做堰的物件是竹编的篮子再盛上鹅卵石,竹子坚韧有弹性,卵石光滑而有棱,既能分力,又不受力,这就叫‘四两拨千斤’!” “此外,飞沙堰的设计更巧:就比内江河床高过2米多点,如果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多余的水就会溢出飞沙堰,流到外江去。如遇到洪水,它还会自行崩溃,引大量江水顺外江而下。” 如此精密计算,记者慨叹:果然巧夺天工! 石磊又笑了:“所以,同时代的灵渠作用已非、郑国渠早成遗址,可都江堰依然‘青春永驻’。我敢肯定,都江堰就是再过两千年,也不会老!” ■青城山独擅“道”与“幽” 站在都江堰宝瓶口看水,果然另副模样,其威势荡然无存,沿预定轨道前行,听话得很。听话的水则让记者突然想起《道德经》里的语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印证了成都市旅游局局长杨小英的建议:想知道道教为什么发祥于青城山吗?先到宝瓶口看水去,水会告诉你的! 道教的发祥,跟治水有什么联系呢?有学者认为,对水心怀敬畏,顺其势引导之,而非逆其势抗堵之,是关于“道”较早的思考。还有人说,“道”原初的含义就是“导”,即疏导,由此又慢慢延伸至形而上的哲学层面之“道”。 道教的法则,日夜流淌在都江堰里。顺水势而寻觅驾驭之法,因山势而开凿入水口,这是“道法自然”;不筑坝挡水,使自然听话,这是“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与之争”。由此可见,道教在身处巴蜀、濒临都江堰的青城山发祥并发扬光大,并非偶然。 “道”字已晓,“幽”尚不知——青城山以“天下幽”作为自己的招牌,又有什么讲究呢?有道是“无山不幽”,青城山特别在哪里? 记者探访,寻得几条理由: 其一,幽清。据说,青城山上,因满山青色高低成城,故得名“青城”。物种繁茂,加上气候条件好,无雨而自湿,无风而自凉,实在清幽。 其二,幽玄。深幽青碧的自然环境,与清净无为的道教宗旨相合,满山道观,风动木叶,唯余天籁之音,让人怎不生出尘之想! 其三,幽深。青城山不高,山势不险峻,只是邛崃山脉的余脉,但它深邃盘旋,别有洞天。 其四,幽香。满山竹叶兰和不知名的杂花竞相开放,暗香袭人! 难怪老舍先生在《青蓉略记》中对它如此推崇——“它‘青’,青得出奇……当这个青色在你周围,你便觉出一种恬静,一种说不出,也无须说出的舒适……你自然的只会找到一个字——幽。” 一字遂为定评。 山水的魅力 山水谜团,渐次揭开。然而,这一山一水,对于游人而言,究竟有些什么独特魅力呢? 山水的魅力,首先在其影响力。 关于都江堰影响力的记载,可谓车载斗量。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华阳国志》中的文字。 ——“水利带来富足。长期的富足,则塑造了成都人崇尚安逸、休闲的集体性格。”这是成都市旅游局局长的评价。 ——“远有秦统一六国,近有抗日战争,都是在都江堰保障下,四川才能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没有这条堰,中国的面貌恐怕大不一样哩!”这是学者略带夸张的考评。 ——“高超的技术和科学精神,是世界水文治理和水利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是外国专家中肯的评价。 至于青城山,其影响力则主要在于道。发源于此的道教,曾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在精神气质。不仅如此,道教还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联合国将它们双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山水的魅力,还在于它独特的精神气质。 一是顺应自然、谋求物我和谐的精神。 先说一次过桥经历。 都江堰上,有座索桥,名叫安澜桥。桥头有警示牌:行人尽量不要使桥身摇晃,以免发生危险!记者上去后,站立不稳、迈不开步。景区工作人员授以过桥之法:桥右摆,你迈右脚向右;桥左摆,你顺势迈左脚向左。我照方抓药,果然安稳! 再说一幅天然画图。 从鱼嘴望去,岷江一撇一捺被分开,恰好是个大写的“人”字。“人”在自然中,自然与“人”奇妙而雄浑地和谐在堰口。 这有意味的过桥方法、象征性的天然画图,不由引发了记者的思考—— 自然之力,至伟至大。我们最好先顺应它,然后再顺势驾驭它。顺应与驾驭并存,人与自然才能相看两不厌…… 二是放下物欲,体味散淡洒脱境界。 记者问天师洞的当家道人唐诚青:一般老百姓不可能天天面山而居,而是处在纷杂的事务中,那么,如何保持一种清凉之心呢? 道长沉吟了一下说:一是要有不争心,二是顺其自然。 那,不争、无为、顺其自然,是否会造成不思进取呢? 道长笑了:“出家人也不能跟社会隔离,更何况你们俗家人呢?”道长使用手机,观中有数码相机,他除了任中国道教协会的副会长外,还是一名参政议政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每日除了修道的功课,还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做。修道和回报社会并不矛盾。” 看来,我们红尘中人在进取拼搏的同时,多少也应该有些道的精神呢。 山水的滋养 来了成都才知道,山水之外,还有很多值得寻访的! 比如,传说中的神仙。当然,真正的神仙是没有的。但是,带有某种神仙气味的人,此地却不少。 咱们先说“神”,如何? 都江堰边的二王庙,供奉着治水造堰的秦郡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在此,治水英雄早就成了川人心目中的神。在此,科学和神灵奇特地交汇。 说完“神”,再说“仙”。 人们形容一种潇洒的生命状态,常用一句古文:宛然神仙中人。严格说,这词里“仙”的意味更浓些。山中的道士,应该最接近这种“神仙中人”罢。 别的不说,单说一段深夜奇遇吧! 记者夜宿青城,山间似乎有二胡声隐隐传来。寻声走到一处偏殿,见操琴者身着道袍,30岁上下,名叫王崇文。问他为何深夜鸣琴,他说,白天怕扰人,而鸣琴为修道。于是,或在深夜清宵,或于白云深处,每每能听到琴音箫韵。 告别王崇文出来,殿后果然隐隐有古筝声音……这种自然风雅,不是神仙风度么? 1977年,青城道士张孔山传谱的古琴曲《流水》就被美国录入镀金唱片,由“旅行者二号”太空飞船带入太空,在茫茫宇宙中寻觅人类知音。——此曲已经天上有,非仙乐而何? 山上山下,还有一些从你我身边走出的“一日神仙”呢! 有一位58岁的游客,名叫戢祖建,是四川某皮业公司的董事长,与记者一道,也寄宿观中。他说话风趣:“问我为何来?来做一日仙!” 他解释说:我这个人埋头只知赚钱,意义究竟何在呢?到观中喝杯茶,住一晚,沉淀沉淀,好放下些尘心。“了却世间凡心事,欲学老君驾白云”!这是他在山路上有所感悟而吟成的诗句。 神仙虽不曾有,然而,有个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心,也就是陆地神仙了。 都江堰、青城山,离成都不过一小时车程,真真是陶渊明笔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地界。站在此处,往上看,黄龙、九寨沟、四姑娘山;往下看,川西平原,稻菽千顷,高楼万幢,红尘滚滚。正好是既清净,又不孤绝,既能给自己营造一个桃花源,又不至于太远离现代都市。 山水成都,成都山水。走遍中国,大概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清闲安逸的地方了。 成都山水,不仅仅是都江堰、青城山。以山而言,市西大邑县境内,有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西岭雪山,集林海雪原、险峰怪石、奇花异树、珍禽稀兽、激流飞瀑于一体。而市东则有横卧逶迤的龙泉山,果木繁多,春天满眼桃花梨花,自然是农家乐的必选场所。再说川西坝子,绿意幽幽竹林深处,不时传来咿呀人声,冒起缕缕炊烟。这就是中华大地独一无二的农居景致——“川西林盘”。成都全市,有9万个林盘,恰似9万颗珍珠,镶嵌在巨大的绿地毯上,煞是惹人喜爱…… 人说,好山好水是滋养人的。又说,成都妹子好漂亮哟——这,大概都与成都山水有关吧。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7-05-17 第04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