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今夏英国政局不平静 进剧烈动荡时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13:5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8日电5月10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辞去工党领袖职务,并将于6月27日辞去首相职务。《瞭望》载文指出,此举意味着英国政坛“布莱尔时代的终结”。英国政局今夏也将失去往年的平静气息,进入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

  10年前的5月2日,43岁的布莱尔领导工党以压倒优势赢得大选胜利,成为自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并且在唐宁街10号一住就是10年,连续3次赢得大选。这10年中,英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2.8%,超过了战后2.5%的平均水平;创造了2500多万个就业机会,就业形势处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好状态;英国经济状况在西欧国家中“独领风骚”。

  布莱尔在10年执政期间有不少“失策”,也给工党留下负面遗产。因应对全球化挑战不力,民众有“今不如昔”之感:社区安全不如从前,犯罪增多,人身安全无保障;看病更加不便,交通更加拥挤;学校教育质量下降,而大学学费却在不断上涨,有1/4的中产阶层将子女送往私立学校学习。凡此种种,百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人心思变”的情绪。

  工党政府不顾民众反对,坚持追随美国攻打伊拉克,深陷伊战泥潭,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消耗在伊拉克,还造成英国成为国际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引起民众甚至执政党内部的强烈不满。工党内部丑闻不断,以致布莱尔本人也因“贷款换爵位”丑闻而遭警方询问。

  布莱尔辞职后,工党随即进入7周时间的竞选领袖程序,财政大臣布朗被认为有望接班。工党内部现在实际上已无重量级对手同其竞争领袖地位。虽然布莱尔的支持者此前曾极力怂恿环境大臣米利班德和内政大臣里德出来同布朗竞争首相职务,但这两人皆知难而退。布莱尔本人此后也明确表示支持布朗接班。所有这些都为布朗7周后问鼎首相宝座铺平了道路。

  但布朗接班所剩时间不多,仅有两年时间,面临《卫报》评论所说的一次“大规模的救党任务”,布朗必须“重振工党”,做出令选民信服的政绩,才有望在下次大选中继续执政。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布朗要想在下次大选中领导工党获胜,实属不易。

  刚刚在5月初举行的苏格兰和威尔士地区议会选举,以及英格兰举行的地方市政选举,执政的工党均遭受严重挫折。在苏格兰地区议会129个席位中,苏格兰民族党获47席,净增20席,一跃成为第一大党,而工党仅获46席。威尔士地区议会60个席位中工党失去绝对多数仅得26席,勉强保住第一大党地位。而在英格兰312个地方市政选举中,工党失掉了8个市政的控制权,仅在34个市政中占据多数,与之相比保守党却收获颇丰,新获得对38个市政的控制权,总共在162个市政中占据多数。

  人们普遍预料,英国今年夏季将是一个高温、炎热的季节,英国的政局也将随气温的升高而更加不平静。

  首先是保守党将不失时机地加紧抨击工党,积极为下次大选获胜做准备。保守党领袖卡梅伦选后表示,选举结果“令人惊喜”,预示着保守党将在下次全国大选中获胜。他在获悉布莱尔辞去工党领袖职务后,又尖刻地称今后7周工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将“不死不活”。

  但保守党本身过去10年在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挤压下,其许多执政理念实际上已为工党所占用,保守党政策主张的回旋余地已经很小。保守党在这次地方选举中获利,与其说是其政策主张受到选民欢迎,不如说是它抨击工党治国理政失误所获,更多的还是“人心思变”所致。它所打出的“更蓝、更绿”的环保竞选口号,还不足以赢得下次大选。保守党还须制定出新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更能吸引选民的执政纲领和竞选口号。

  其次是苏格兰有与英国分离的危险。苏格兰民族党在这次地区选举中一举成为第一大党,它有可能联合自民党和绿党组建联合政府。该党领袖萨尔蒙德称,该党获胜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宣告工党在苏格兰长达半个世纪统治的结束。而该党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它执政后是否会积极从事谋求苏格兰独立的“全民表决”,将成为英国政坛密切关注的焦点。如果它朝这一方向动作,那无疑给英国本已够剧烈动荡的政局“火上浇油”。(何大隆)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