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不流血的工伤”也该究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08:17 法制日报

  在世界最大锡产地云南个旧市,随处可见直入大山深处的锡矿。34岁的周强要在矿井里工作十来个小时,将矿石铲进背篓,再装入数十米开外的矿车,然后推着矿车在阴暗的坑道中走上几公里,卸到露天选矿场。天天如此。来自云南镇雄的他,已经在锡矿井下度过15个年头。他并不清楚,自己正置身于肺癌高发的危险境地。

  70岁的云南锡业公司(简称云锡)退休矿工黄崇侯躺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的病床上,他刚刚被检查出肺癌。“云锡工人中死于肺癌的已经有三千多人。”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原云锡劳动保护研究所所长姚树祥说,“这是不流血的工伤。”

  云锡曾于1973年分析近两万份职工病案,结果查出肺癌患者50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为矿工。1975年3月,云锡组建了劳动保护研究所和云锡总医院(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前身)肿瘤科。全国各地的一流专家纷纷奔赴个旧,云锡矿工肺癌防治也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经过多年研究,锡矿工人肺癌高发的肇事者被锁定:矿井中高浓度的放射性气体氡、氡的衰变分解产物氡子体,以及含砷矿尘等。云锡也先后投入数以千万计的费用,采取机械通风等措施,改善井下作业环境。这些努力产生了积极效果。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常润生说,云锡每年仍有数十名矿工被查出患有肺癌,“总体发病水平没有明显降低,但发病年龄在往后推迟,以前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0岁,现在大概是65岁以上”。

  不过,云锡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渐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的领导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肺癌防治出现了滑坡。”个旧市防癌办公室主任姚明鉴说,“比如,以前从省上到各个厂矿,有一个三级防疫网络,现在这个网络已经名存实亡。”他所在的防癌办公室,以前“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如今每年手头只有数千元工作经费,其中一半还得用来订购摊派的报纸。

  云锡劳动保护研究所的大院已经变成洗车场。几年前,这家研究所的骨干们大多各奔东西,队伍基本垮掉,剩下的二三十人已经无力再开展研究工作。

  像黄崇侯这样的正式工,在锡矿坑道或冶炼第一线工作累计超过10年,如果被发现患有肺癌,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全额报销医疗费用。随着这一代老矿工的逝去,这段他们享有工伤待遇的历史将因云锡新实施的每名矿工下井不超10年的轮换制度而消失。在此,记者要问:在各地矿难事故越来越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的今天,个旧锡矿有如此之多矿工因职业病防治不力患上肺癌绝症而毫无保障,其严重性本不亚于几场矿难,有关责任就不应有人来承担吗?

  本报昆明5月20日电

  相关链接

   周总理曾关心锡矿工人健康

  据历史资料记载,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个旧矿区已有恶性肿瘤病例出现。七十年代初期,云南锡业公司卫生机构发现矿工中肺癌发病较多。1975年2月5日,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获悉后,指示有关卫生部门负责人到云南个旧解决矿工肺癌防治问题。

  遵照总理的指示,冶金部、卫生部和云南省政府,派出专家到云锡开展矿工肺癌防治。个旧市、云锡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也都相继成立防癌办公室,组织开展肺癌病因调查和制订防治措施。个旧市人民医院、云锡总医院分别成立肿瘤科,在医科院肿瘤医院帮助下,开展肺癌综合治疗。云锡也成立了矿工肺癌防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劳动防护研究所,在有关科研单位协作下,广泛开展了矿工肺癌的防治工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