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捐助清单是"官德教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09:23 东方网

  媒体报道一份记载着老一辈革命家陈云于1993年为贫穷山区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的清单原件及受捐孩子照片等物品,日前随同其生前在北京的遗物从北京运抵上海时,被意外发现。陈云的女儿陈伟华告诉人们,记得父亲当时向希望工程捐款的事,但这些资料后来被安放在何处,多年来一直是一个谜。没想到,陈云将这个捐赠清单与党费一起放在了他当年专用的书橱里。(5月20日东方网)

  陈云生前捐助清单告诉人们,5000元捐赠给河南省卢氏县汤河乡15个小学生今已经有20多岁,这些孩子怎么成材有待媒体追踪报道,另当别论。人们感慨的是,晚年退出领导岗位的陈云不但惦记着希望工程,也身体力行支持希望工程;更重要的是,他为希望工程捐助是静悄悄进行,连亲属都“秘而不宣”的。

  笔者读过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有1846页的《陈云传》,做好事不留名不声张恐怕也是陈云一向鲜明的风格。比如,在1989年夏天,陈云听说电视台正在放映一部反映1935年5月中央沪定会议决定派陈云前往上海重建白区党组织史实的《陈云出川》,专门要来剧本读了一遍,然后他给中央写了封信,说这部片子的编剧是没有经过我同意的,我的这一段经历很平常的,不值得作这样的宣传,今后不再放映《陈云出川》这部片子了。(见《陈云传》第1809页)可见,陈云捐助清单多年“深藏不露”是源于他一贯的务实作风。

  那么,陈云为何做好事“深藏不露”呢?记得,在党的七大会议发言中,陈云谈到党员个人“功劳”问题时有着精辟的论述,“对这个功劳怎么看法,我看有三个因素,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个才想到自己。我们是党员,在党的领导下,适合老百姓的要求,做了一点事,如此而已”。(见《陈云传》第398页)应该说,这既是陈云做好事从不声张,低调处理作风的有力注解,更是共产党人忠诚于人民事业的思想闪光。

  共产党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政党,从天生下来就与人民大众血肉相连,与人民利益为自己的最高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干部、广大党员身体力行为人民群众做好事既是党章的要求,也是本分。因此,为人民办好事无需“声张”。

  而今,在某些地方基层,为人民办一些好事却“声张”得很。比如,基层领导慰问贫困户,总得需电视现场采访,生怕群众不知情;领导下乡调研,总得前呼后拥,生怕群众不知道;每年年终总结,总得通过媒体列出官员的几大政绩反复宣传,生怕下级及群众忘记等等。公众对这类“声张”之所以反感,乃在于地方基层官把本分吹成本事,把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吹成显著政绩。无疑,在“声张”的背后,折射的是片面政绩观的浮躁。而片面政绩观是与人民群众要求愿望格格不入的“官本位”陈旧思维,也是官德缺失的问题。

  在2006年纪念中共成立85周年大会上,胡总书记谈到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时概括“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四句话。这既是对党员干部官德养成的具体要求,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而今,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捐助希望工程清单“揭秘”,又为官德教育提供一份难得的教材。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