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三本 我不后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10:41 中国青年报

  李高歌(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大四)

  前些天去了趟高招咨询会。在北京某专科院校的咨询台前,听到有位家长问:“三本和本科的区别大不大?”被咨询的老师信誓旦旦地说,三本一般都是社会办学,师资力量不是太好,学费又高。言下之意,高考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三本可不是条好出路。作为一名三本的学生,对这位老师的话我实在是不敢苟同。

  作为近些年的新兴事物,不管是三本的院校,还是三本的学生都面临着社会的广泛质疑和不理解。随意在网上搜索,常常看到各种各样在我这个三本生看来都十分可笑的问题。

  “本科三批学校所发的文凭,是否能够得到社会认可?”

  “从‘三本’学校毕业,对孩子今后的选择,例如考研、出国是否有限制?”

  甚至还有网友回帖,建议一般家庭不要让孩子报三本。经济负担重不说,还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其实三本院校就是本科的第三批。第一批是重点本科,第二批是一般本科,第三批是独立学院本科、民办本科和应用技术类本科。在统招范围内的本科三批院校,其学历都是国家承认的,与一本、二本院校并无区别。只要在择校时选对了学校,一个具有先进硬件条件、优良师资条件的三本院校,其宽松的教学氛围,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然了,三本院校中确实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不过作为三本一所独立学院的学生,就我所知,独立学院是由国家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的普通高校申请和举办,其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由公办高校负责并保证教学质量,应该是很有保障的。

  在我们学校,本部吸收的是一本学生,而比他们学费多了近一倍的我们则被安排在了新校区。虽然高考时我们的成绩比他们少了好几十分,然而生活在校园里,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新区一点都不比本部差。

  我们的师资完全是由一本的优秀教师构成,一些已经退休的在学术上有建树的老教授被学院返聘给我们授课,惹得我在本部的同学都很羡慕,还有一些优秀的研究生、博士生也被及时地吸收到教师行列中。这样一来,既拥有资深老教师的学术传播,又有了年轻一代学者的先进思想,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吸收。

  我的老师们常说,本部学生和新区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本部的学生更刻苦,而新区的同学则更聪明。

  老实说,英语四级通过率我们的确比不上本部。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校园活动永远搞得有声有色,我的同学有在全国青少年相声大赛中获奖的,有本科期间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不少学术论文的,有在学校就做网站赚大钱的……三本院校成立时间短,可能文化底蕴比不上那些年代久远的学校,但校园文化要相对活跃,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紧密贴近社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也许正是意识到独立学院的先天不足,独立学院更加注重开拓就业生的就业半径。当本部一本的同学还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去老区慰问的时候,我们学院的老师已经带领我们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开阔眼界了。

  我的一位学长,就在毕业时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mp3只身南下,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的确,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现在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不再是“惟成绩论”了,更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拿文凭找工作的时代正在过去,能否成功取决于自身的努力。

  常常听到高中时的同学向我抱怨,贫困补助分配不均、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学为了一点点钱剑拔弩张等等,可在我身边,这样的事儿真的很少发生。不是因为上三本的学生家里都有钱,真的不是。

  我身边就有好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我的一位好朋友,只在大一刚上学时从家里拿过1000元钱的生活费,之后大学4年没有再跟家里要过一分钱,所有的开销都来自奖学金、贫困补助和自己打工。你能想象生活在一个中等城市里,每学期生活费只花800元钱吗?我们班每年一等奖学金的获得者家里也不富裕,可每次发贫困补助的时候,她从来都不写申请。

  也许是因为我们在高中时都不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自己受到的关注少就更加知道关怀的可贵,我总觉得我们身边的人情味儿更浓。

  与隔壁班举行足球比赛,突然下起了雨,比赛没有中断,所有啦啦队员也没有离开,没有一个人打伞,所有人站在风雨里,踢球的踢球,加油的加油,虽然那场球我们班输了,但那风雨里的画面,相信不管走多远,我们都记得。在会场里举办联欢晚会,突然线路故障停电了,所有观看演出的同学没有离开,也没有喧闹,反而自发地举起自己手中的手机,借着手机的微弱亮光,默默等待来电。一想起这些,我真的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学校、有这样的校友而骄傲。对了,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节目中,连续九期擂主尉迟琳嘉就是我们三本的师兄呢。

  真的感谢我的父母,高考结束后在选择是复读还是上三本院校的时候,他们完全尊重了我的意见。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