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05:4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者 何晓蓉 王嘉 赵斌 摄影 王熙维 张全能 朱大勇 )成都再次为全球瞩目并被载入史册。昨日,国际社会首个以推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宗旨的大型文化节会活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在此隆重揭幕,为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掀开了崭新一页。

  国务委员陈至立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宣读贺信。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文化助理总干事李薇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分别致辞。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李仁臣,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教育部副部长、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章新胜,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省委常委、副省长柯尊平,省委常委、秘书长钟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钮小明,省政协副主席何志尧、谢明道,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隆森,市政协主席黄忠莹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主持。

  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重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参加本届“非遗节”的除了来自中国近50个代表团以外,还有来自15个国家的团组,50余个国家的代表,5个国际非政府组织代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共计10000多人。

  陈至立在贺信中代表中国政府对“非遗节”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她说,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和体系初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局面正在形成。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但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她相信,“非遗节”的举办,对于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以及促进各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交流经验、广泛合作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黄孟复说,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作为一项惠及百姓生活、惠及子孙后代的重大工程。首届“非遗节”的举办,就是中国政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务实举措,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相信在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举行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通过持续开展和不断打造,必将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国际平台,成为成都、四川和中国的知名国际文化品牌。

  杜青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和8700万四川各族人民对出席开幕式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非遗节”的举办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给四川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相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化部及有关部委的指导下,在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积极参与下,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必将获得丰硕成果。

  李薇丽在致辞中说,过去10年中,中国在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一直站在世界前沿,制定了众多国家级措施,大力支持联合国该领域的工作,这些都表明了中国人民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庄严承诺和决心。本届“非遗节”的开幕,标志着我们在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上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李春城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国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国家文化部、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成都将更加重视文化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认真学习借鉴世界范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办法和机制,为守护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随着开幕礼炮的响起,本届“非遗节”的开幕大戏“天府大巡游”盛装登场,鼓震华夏、风情五洲、舞动蓉城和龙腾盛世4个方阵循序前行,精彩的民俗和非物质文化原生态表演,霎时间引爆了蓉城市民的热情。

  市领导郝康理、邓全忠、敖锡贵、何华章、章恩筹出席了开幕式。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