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以什么名义重拍《红楼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06:16 长江商报

  一边是陈晓旭离世引发的绵延不绝的悼念,一边是“红楼梦中人”在喧嚣争议中进入决战阶段,这道奇异的风景让无数网友唏嘘。“陈晓旭版的林黛玉是无人可取代的!”陈版林妹妹的拥护者们近日在多个网站发起了“反对重拍,支持晓旭”的签名活动,引起不小反响,网友还写下“致《新红楼梦》剧组的信”,表达了希望不要再重拍红楼的愿望。(5月23日《新快报》)

  反对或倡议重拍《红楼梦》不是不可以,但关键要看以什么名义。如果仅仅是认定“陈晓旭版的林黛玉是无可取代的”,就反对重拍《红楼梦》,这理由未免有失理性和过于牵强。试问,都还没重拍,反对者怎么知道重拍的《红楼梦》就不可替代陈晓旭版的呢?

  我始终以为,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是创作者、演员、导演才华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汗水与心灵的结合。一次又一次地拍摄,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实乃极其珍贵的品质,显示了他们对自己、对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责任感。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美中不足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反对者们不能因为自己偏好陈晓旭版《红楼梦》,就去阻止或干扰他人欣赏新版《红楼梦》之诉求和行为。“唐皇爱丰满,楚王爱细腰”,到底什么好,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以及对《红楼梦》原著包括诞生该原著的时代、社会背景的深入研究,过去演员倾注在《红楼梦》中的感情,可能跟原著中真正应有的面貌并不一定吻合。比如,有专家指出,陈晓旭版《红楼梦》跟现在红楼梦的研究成果之差异、差距是很大的。事实上,即便陈晓旭本人,上世纪80年代和处于本世纪初的她,想必对林黛玉所产生的认识和投入的感情是存有差异的。在陈晓旭版之后若有《红楼梦》面世,同样会有人发现其瑕疵甚至“硬伤”,并呼吁重拍《红楼梦》,进而弥补名著影视版在艺术表达上的种种缺陷和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红楼梦》有“重拍”的必要性和市场需求。

  在古代,人们根本无法想象什么是影视作品。那时,人们拿着诗人的诗来吟唱,其消遣方式就差不多相当于今人欣赏影视作品。为了使诗作更有艺术感,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贾岛因为“推”、“敲”撞上韩愈的马车。另据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结尾修改次数达20次之多,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经过了重大的增删,果戈理更因为不满意,把《死魂灵》第二部无情地付之一炬。我以为,这些都是作家们对自己作品的一次“重拍”。

  影视作品跟文学作品一样,都是一种创作者灵魂的塑造,思想与情感艺术性的绽放。既然作家们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重拍”,导演们为何不可以对以往的名著剧进行“重拍”呢?“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该改的则改,该重拍的就重拍,该艺术的还得艺术解决。

  大丫山(四川成都 编辑)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