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择校大战重新洗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01:4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樊未晨 实习生 白雪

  

北京“小升初”择校大战重新洗牌

  下午两点半刚过,手机响了。直到那时,柳明还没意识到,北京“小升初”择校风的风向真的变了。

  电话里杂音挺大,一个男人大声嚷嚷:“是柳×的家长吗?我是××中学……”

  难道真是传说中的录取通知?

  北京市教委今年规定,学校只能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册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任何学校都不能要求学生提供各种竞赛证书、荣誉证书,也不能以这些证书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

  5月12日下午,初夏的北京,阳光还有些晃眼。柳明记得那一天,“裸考”参加“小升初”择校的儿子,被北京市某名校“相中”。

  一张证书没有竟然择校成功

  5月12日上午,柳明带儿子去参加北京市某名校的“小升初”招生,当时招生人员只接收那一本薄薄的《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手册》,对于家长递过来一摞摞证书,不停地说抱歉。

  和其他捧着几十本证书的孩子相比,柳明戏称自家孩子“小升初”算是“裸考”。长期以来,他坚信素质教育才能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

  “我不赞成学那么多课外班,人的能力有限,哪能这样提前开发?孩子会未老先衰的。”几年来,柳明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要把学校里教的知识学好,一切可以自由发展。“奥数和英语我也让他学了。”他说,“但前提是孩子不讨厌这两门课程。”

  在众多的北京小学生家长里,他算是特立独行的,几乎没人有胆量给孩子搞这一套,所以就连家里人也不太支持他。

  尽管儿子各门课程成绩优异,在市里、区里也得过不少奖状,不过看到别家孩子的证书比课本还厚,柳明的心情很复杂。

  就在去参加“小升初”招生之前,孩子妈还是给儿子塞了张PETS(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证书。“那张PETS证书才一级,还是个70分。”柳明说,“带着其实也就是壮壮胆”。

  后来,好几个拿着PETS三级证书的家长告诉他,这些证书根本没用。这让他们很失望。

  当天去参加那所名校招生的小学生很多都带着PETS证书。这两年北京中学招生的门槛越来越高。2003年,有PETS一级B(一级附属级)算特长生,后来PETS一级成了区重点的基本线,不少学校要求一级成绩必须超过85分。到去年,许多学校都放出风来,拿着PETS二级证书,才有资格参加选拔考试——小学生要拿到PETS二级证书意味着必须达到优秀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

  “说实话,周围的孩子都在考证,这让我心里特没底。”今年4月,“小升初”时证书不管用的消息传开,柳明特地到报考学校求证了此事,但这未能让他底气十足。

  就在北京市“小升初”统一报名考试的前一天,5月11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指出,近几年,一些地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参加PETS的人数有所增加,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不符合英语等级考试的目标要求。

  通知规定,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不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各地考点不得受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集体或个人报名参加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很多家长不把这当回事,因为这话年年都说,暗地里搞的又是另一套。”柳明坦言,他做好了花钱给孩子上学的准备,实在不行,初中三年把老师请回家辅导,算是给孩子补偿。

  尽管儿子的综合评价手册上成绩几乎是全优,老师给孩子的评语也都是好听的:学习认真,兴趣广泛,乐于助人,可直到接到录取通知时,柳明还没完全相信,就凭一张综合评价手册表能让孩子进入北京市的那所名校?

  柳明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感慨说儿子今年赶上好时候了。他的一位好友跟他抱有相同的教育理念,但不同的是,这个朋友的儿子去年参加“小升初”,整整一个夏天朋友都在为儿子上学的事情着急,不知道求了多少人,才找到了一个交钱上学的机会。

  父母职业背景也成了家长认定的砝码

  今年北京市的“小升初”,证书真的不太管用了,但很多家长带的东西反而更多了。

  5月20日早晨7点,东城区171中学门口没有一个孩子,但已经有七八个家长自觉排成一队,边等边聊,等待8点开始的“小升初”特色班考试。

  “这事怎么想也不定心,在家睡不着,不如早点来排队。”排在第一位的家长手里提着厚厚的材料:“听说八十中的表格上可以填自我特长陈述,都带着,保险!”

  没多久,其他家长也带着孩子陆续赶来。

  孩子手上的资料都很薄,但家长可都不是空手而来。一位姓吕的家长表示,虽然目前教育部门已经规定了学校不能以考试证书作为标准筛选学生,但很多学校招生中的综合评价标准还是会让家长们不敢有丝毫放松。“‘证书’仍是家长心目中最有效的一块‘敲门砖’”。

  不少家长担心,现在虽然PETS成绩不再管用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出现新的证书来取代现有的PETS证书。“不考这个证会考其他证。”蔡女士说。

  据悉,现在已有许多家长将孩子“转投”到“伦敦三一口语”、英语水平考试等课程的培训中。

  同时,学校尽管不收证书,毕竟缺不了面试。“考的还是那些知识,也就是换了个形式罢了。”有些家长相信,考官一定具有专业水准,几个问题一问,水平立见高下。

  为了和别的孩子有所区分,有些家长还尽量提供更多的额外信息。

  一位家长在向北京二中分校提交的孩子简历中特意注明父母的职业:父亲是“数学教授”,母亲是“英语翻译”。家长表示,这样做既能让学校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也希望这些信息能加重孩子进入好学校的“砝码”。

  家长们普遍认为,既然“小升初”还存在特长班就存在择校,有择校就有选拔,有选拔就必然会有个标准。

  择校成功的还是那些尖子生

  虽然小柳已经被“名校”看中了,可柳明还是“没看出儿子的手册上评语有什么特别,他同学的手册上差不多也是那些话”。

  “至少我现在看到被录取的孩子,都是成绩优秀、有能力获得证书的。”柳明认为,一门心思考各种证书当敲门砖不可取,但另一方面,获得证书实际上也证明了有相应的水平。

  尽管坚持不考证,但6年来,小提琴,英语,奥数……同龄孩子参加的特长培训小柳也没落下,“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在学校想保持成绩优异,不抓紧是不可能的。”柳明说,只是他把这些当作孩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和大家一样,为了择校,柳明从不敢放弃任何一个给孩子创造升学机会的可能,从幼儿园开始他就鼓励孩子争取各种“砖头”。小柳在市里、区里获得的一沓奖状“其实也是一种敲门砖”。

  柳明反复强调他就是心疼孩子,才没去考“外面的”各种证书。但对于“小升初”择校,“几年来所有的弦都绷得很紧,你也不知道哪天什么东西就有用了。”

  与往年相比,今年“小升初”的战争很特别,往年神通广大的证书不再灵光,几乎没被真正重视的质量评价手册一下子成了宝。“今年是一次重新洗牌”,柳明说。

  但是,对于正在“小升初”战场上打拼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谁也不敢就此放下延续了多年的考证“大业”,谁也不知道现在的政策能持续多久,正如柳明所说,“我们一刻也不敢放松,未来是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照片:在北京市“小升初”特长测试现场,一位母亲神情凝重地盯着候考的孩子。当天,北京市“小升初”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开始进行特长测试及综合考察。

  今年,北京市教育部门对小升初做了更严格的规定,如禁止学校通过自行组织的考试或测试录取学生,不得要求学生提供各种荣誉证书和等级证书,大型招生咨询活动一律停办等,但今年的小升初大战并不比往年平静。许多家长凌晨就赶往学校门口排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多个学校之间往返奔波,学生们手里拿着大量获奖证书等候学校遴选。张学军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