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可“强令鼓掌”却强求不来民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00:08 红网
据报载,安徽和县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单位观众在本县蔬菜博览会明星“大腕”们演出时,要始终保持“旺盛热情”,每个节目的上下场都要热烈鼓掌。此举令人哭笑不得。 掌,由“尚”“手”构成,乃高尚之手也。因此,掌不是随便乱鼓的,鼓掌应是内心喜悦、激动、赞叹之情的一种外在的自然流露,更不需要他人提醒。不管是会议讲话还是演出活动,如果真正内容精彩、鼓舞士气、振奋人心,自发的掌声自然是很热烈的。譬如,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场的热烈掌声共有35次之多。这些掌声都是代表们发自肺腑的心声,因为透过掌声,我们感受到了一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到了我们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感受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勇于探索、不回避矛盾、敢于攻克难关的意志和决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方开会时经常出现主持人领掌现象:“下面由XX领导讲话,大家欢迎!”某市一所小学为参加市里举办的大型活动,校领导竟然要求学生们练习鼓掌,有的小朋友练得手臂都酸了。如果说口头上提醒大家鼓掌、组织不谙世事的小朋友练习鼓掌已见多不怪,也可以理解,而白纸黑字写进政府公文强令观众鼓掌的,恐怕安徽和县是一个“创举”。 安徽和县以公文形式要求观众鼓掌,我们可想象得出有关“创意”者的良苦用心:因为演出现场还有上级领导,如果观众们都只顾着看演出而“忘记”了鼓掌,或是观众们普遍没有见过世面而不懂鼓掌,那就会冷了场子,使领导失了面子。以公文形式、作为一项纪律要求鼓掌,观众必定格外注意,否则一旦忘了鼓掌,便有受到纪律处分的可能,后果一定很严重。 用行政命令要求鼓掌,观众鼓掌便沦落为机械地完成“任务”,如此做法,等于变相地强制要求观众“说好话”,也是弄虚作假的表现。 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或单位类似弄虚作假现象并不少。譬如,某乡镇获悉上级领导将要到某村考察,于是派干部事先通知一些农户:与上级领导说话时要面带笑容,不能提困难,要说现在富裕了、日子好过了。有的干部为了避免出错,干脆给农户写好稿子,要求其背下来。某地曾经就闹过这样的笑话:一农民与上级来考察的领导握手后,由于怯场而语无伦次,最后忘了“台词”,索性拿出“稿子”照念。 如果农民真正富裕了,幸福感真正增强了,我想,不要他人提醒,自然脸上掩饰不住喜悦之情,心里怎么想的就会怎么说,因此谁都不会“说错话”的。 政府下发通知要求“热烈鼓掌”,作为来自乡镇或各单位的观众,自然谁都不敢不执行;上面要求在与领导说话时不能“说错话”,作为基层群众,自然犯不着不按要求说话而得罪当地干部。其实,如果明星“大腕”们的演出实在不敢恭维,观众即使“热烈鼓掌”了,观众内心也是不情愿的;如果与上级领导“说话”的农民本来很穷,即使按照要求说自己富裕了,说了违心的话心里也不会好受。 真正要让观众热烈鼓掌,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求明星“大腕”们演出时多卖点力;真正要让群众乐意说“生活富裕了、幸福感增强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当地的干部们平时多深入基层,多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多解决一些群众的实际困难,多给群众想一些致富的点子,多给群众一些致富的政策和门路,让群众实打实地富裕起来、幸福起来。 一些地方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强令鼓掌”,可以通过干部“做工作”让贫困群众说“富裕”,而民心却是强求不来的。 稿源:红网 作者:钟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