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内的“民工大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02:14 中国青年报

  井冬梅 本报记者 董碧水

  在大学里负责打扫教室和楼道的清洁工范素芝很高兴,这个月她终于会自己签名领工资了;来自千岛湖的食堂洗碗工汪佩英40多岁了,平生第一次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接到信的儿子激动万分。

  在浙江财经学院,有一个专门为后勤服务人员开办的“文化补习班”。来这里打工的清洁工、寝室管理员等,不仅可以凭自己的劳动赚钱,而且可以享受免费读书的特殊福利。

  这个文化补习班,被财院师生们称之为大学校园里的“民工大学”。从去年开办到现在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学员都是清一色的学校后勤服务人员,有负责教室卫生工作的阿姨、有食堂打菜的年轻小伙,也有负责寝室楼管理的大伯。教师的阵容也绝对不一般,他们都是该校的研究生,有学经济史的、有学会计、有学金融的,也有“对口”的汉语言硕士。

  之前,已经有80多名后勤的民工学员拿到了“民工大学”的结业证书。

  这些研究生老师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实施分类教学,确定了“人文知识补习”的基本教学方向。还制作幻灯片,向一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学员教授一些常用汉字的读、写、识的技能和日常计算的方法;对一些有一定文化水平积累的学员,则介绍浙江和我国各省区的一些风土人情,开阔大家的视野。

  57岁的贾顺喜,来自浙江金华,是这所“民工大学”中最年长的一位。在做了18年的瓦窑工后,来到浙江财经学院,现在学院负责校区的绿化园艺。“‘文化人’讲话就是不一样。”贾顺喜说,别看就这区区的几堂课,现在再听学校里老师、学生们的讲话,感觉听得清楚多了,以前听的很多词啊、语啊,都不懂,现在也明白那个意思啦。

  从贵州大山深处出来的陈贵花,是一个苗族姑娘,今年28岁,尽管很年轻,可却是连一天学都没有上过。“因为不识字,以前就是发个工资啥的,都是请会写字的人帮忙代写。”经过文化补习班,陈贵花早已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而更让她最开心的是,现在还能看懂教室、食堂里贴的通知了,“空的时候还可以看看报纸。”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