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生关注:让“留守儿童”进城才是最大的关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15:49 金羊网-羊城晚报
□邬凤英 日前,由全国妇联等13部门联合开展的“共享蓝天”全国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大行动在北京启动(5月25日新华网)。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近2000万人。 应该说,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很多地方采取了诸如招募“代理家长”、组织“亲情结对”、筹建“托管之家”等方式来关爱留守儿童。不过,笔者以为,这些“关爱”都是治标不治本,让儿童进城与父母团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任何其他的个人或者组织对儿童的关爱,都无法代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 现代化的过程,无一例外地都是一个农民不断转化为市民的过程。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正处于同样的历史进程之中,只是这一进程被种种不合时宜的制度和政策(如户籍制度)人为地增加了许多“附加的痛苦”。但不管怎样,这一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留守儿童的大多数,也都是“候补市民”。 既然留守儿童进城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那么与其让他们成年以后再进城,不如让他们现在就进城———越早进城,他们和城市的磨合期就越短,就越容易融入城市文明。我怀疑,那些不让留守儿童进城的种种借口,不过是一些城里人既想使用农村的廉价劳动力,又不愿意承担他们的教育和抚养成本这样一种自私心理的曲折反映罢了。 对政府来说,让留守儿童进城,目前可以立刻采取三点措施:第一,不要再人为压低农民工的工资,而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的工资,让他们可以负担起孩子在城市生活的费用;第二,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提供廉租房;第三,开放城市的义务教育资源,使进城的留守儿童也可以享用(实际上,由于计划生育的结果,许多城市的义务教育资源已经开始出现过剩的情况)。至于对阻碍农民进城的法律、法规渐次予以清理,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只要政策得当,留守儿童必将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届时则不仅围绕留守儿童而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将会消失,而且这些在城市里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还将成为中国崛起不可或缺的优质的人力资源。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将迎来自1840年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即不仅在经济结构上实现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也将在人口构成上完成这一转变。 (日京/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