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发出20多张环保举报传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16:54 深圳晚报

      看过《无间道》系列的人,都会真切体会到“线人”那种危机四伏的生活状态和充满不安的内心世界,然而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除了电影所描述的那种线人以外,在我们身边,一种新的线人—环保线人也正在形成。当一家企业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深夜偷排工业废水污染环境时,这些环保线人便悄悄拨通了举报电话。

      在环保执法与环境违法的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中,环保线人正在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了解,在2006年我市环保部门查处的环境违法案件中,就有四成左右案件的成功查处得益于环保线人的举报。一位环保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违法排污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并且地处偏僻地段,同时为了规避环保执法,他们违法排污的手段也非常隐秘。如果没有举报者提供的线索,许多违法排污行为查处非常困难。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环保部门通过向市民征集“义务环保监督员”的方式,不断地培育着我市的环保线人群体,尤其是今年5月13日由市环保局正式启动的“千名环保义务监督员征集活动”,更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1 每天举报3宗尾气超标案

      在2006年一年中,市民黄先生共举报了1100多辆排放黑尾气的车辆,平均每天举报3宗车辆尾气超标案件,最多的时候,一天之中他向环保部门连续发送了20多张举报表格传真。他一个人的举报量就占了当年100名义务监督员举报总量的一半左右。

      每当黄先生在路上看到拖着黑尾巴的车辆时,为了及时记录违法车辆的信息,他索性买了一只采访机,看到路上有车冒黑烟,就马上打开采访机,用录音的方式记录下违法排污车辆的车牌、时间和路段。由于使用太过频繁,黄先生的采访机磨损得特别快,3年中他用坏了两个采访机。

      樊小姐也是一个热心的举报者。从2003年开始至今,她连续当了4年的环保义务监督员。与许多举报者不同的是,樊小姐举报时从来不打电话,而是将违法排污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一丝不苟地纪录下来,以传真的方式发送到环保部门。

      据了解,2006年,我市环保部门共接到了600多宗环保举报,其中有500多宗是有着真凭实据的有效投诉。而今年1月至5月,随着市环保部门对环保线人的,市民举报量比去年同期又有了大幅度增加,5个月中共接到市民举报1000多宗。在今年查处到的7家违法情节严重、被吊销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中,有一半左右是因线人有效举报而查获的。

      2 举报人担心遭打击报复

      虽然黄先生,至少不用担心被举报的车主打击报复。但是环保线人并不都像黄先生和樊小姐一样,能够轻松地拿起电话或者发送传真进行举报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举报前总是犹豫再三,又在举报后不断担心“是否会泄露身份而遭到打击报复”。

      李先生的噩梦正是从他拿起举报电话开始的。2006年,他与所在企业的负责人发生了一次激烈争执,在争执过程中,李先生由于情绪激动,向那名负责人脱口喊道:“我要举报你”。时过不久,环保执法人员突然出现在这家企业门口。经过现场调查和取证,这家企业确有违法排污行为。企业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并被吊销了排污许可证,损失惨重。这家企业负责人联想起与李先生的争执,怀恨在心,派了数名保安打手围堵“追杀”李先生。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李先生失去了厂里的工作,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为了躲避凶神恶煞般的打手,他如过街老鼠般四处躲藏,最终还是不得不逃离深圳,回了老家。

      李先生的情形虽属个案,但却是环保线人们共同的“最怕”。环保线人在举报之后往往会陷入这种“时刻担心自己身份泄露、遭遇危险”的恐惧之中。据了解,这些环保线人中有一部分就是被举报的违法排污企业的员工。

      3 举报目的不是金钱奖励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环保线人举报的目的绝大多数并不是金钱奖励。

      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人黎晓涛告诉记者,与市民举报数量日益增加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领取举报奖励的人数寥寥无几。2006年市环保110共接到了600多宗市民举报,然而最终却只有10个左右的线人领取了应得的举报奖励,剩下的98%举报者中,有的明确表示自己举报不是为了钱,不需要任何物质奖励;有的则索性在举报时就隐去了日后领取奖励时必须作为依据的举报者姓名及相关信息。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选择这种终日不宁的沉重生活?不久前刚刚举报了一家违法排污企业的向先生(化名)告诉记者,他来深圳很多年了,亲眼看见深圳的环境每况愈下,每当他看见工厂附近的那条河时,心里总是非常难受,“那条河已经没有鱼了。那么多工业废水排到了河里,连河边的植物都已经发黄了!”描述这条河时,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他说自己就是在这种情绪下反复权衡,在最终认定市环保部门会保护他的身份信息后,才决定举报的。

      而举报所带来的成就感也支撑着环保线人们。黄先生还记得,3年前他第一次站在路边记录冒着黑尾气的车辆时,短短30分钟记录了20多辆车的车牌号码,而3年后的今天,再花30分钟他往往只能记录5辆尾气超标车辆了。正是这种可喜的变化支撑着他把这个记录黑尾车的单调动作坚持下去。黄先生说,他是一名看着深圳一天天“长大”的老深圳人,非常喜爱这座城市,只要一闭眼睛,25年前深圳的蓝天白云就会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可是如今他的孩子却一脸天真地问他:“天为什么老是灰蒙蒙的,让人看不远?”使他心中酸楚。他觉得作为深圳人的一员,现在是他必须为这个城市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4 举报人要掌握环保知识

      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人黎晓涛认为,环保线人的生存之道,一是要学会保护自己,二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让举报的线索更有价值。

      黎晓涛告诉记者,对举报者的身份信息,市环保部门有严格的保密制度,举报受理人员一旦泄密将会受到严厉处罚。其次,在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突击检查时,执法人员绝对不会透露是否接到过举报。不过尽管如此,环保线人仍然可能因为缺乏经验而导致身份泄露。

      黎晓涛认为,环保线人应当学会保护自己,除了自己也要严格保密外,还应多了解企业动态。比如有的企业往往选择厂里员工数量很少的时候偷排。由于只有个别人在场或者知情,怀疑的目标就非常明显。遇到这种情况,一方面执法人员会有意拖延一些时日再进行突击检查,另一方面线人也应有意挑选时机,避开可能出现的危险。

      怎样让自己的举报更有效呢?黎晓涛告诉记者,在市民举报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无效举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一些环保线人由于缺乏相应的环保知识而误报的情形不在少数,比如一些市民看见一家工厂排出大量白色烟雾,就误以为工厂废气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而实际上这些白色烟雾是废气经湿法处理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汽。他建议环保线人在举报前先掌握必要的环保知识,比如举报企业偷排工业废水时,应了解污水处理环节的基本知识,举报企业直排废气时,应大致了解工业废气处理的几种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