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三年未果国有资产依然姓“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3日10:00 法制日报

  如果有人告诉你:在国有企业改制中,侵吞千余万元国有资产,被中央和地方10家新闻媒体多次公开揭露,省级联合调查组经过复查核实,确认“媒体的报道基本属实”之后,那个侵吞国有资产的“当家人”却至今毫发未损,仍然占据着巨额国有资产,你会相信吗?

  原宁夏中卫县(现为中卫市)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是一家只有30多名职工,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地方国有小企业。2001年,该公司提出改制要求,并委托资产评估公司对本公司资产进行了评估,其资产总额仅为-14.7万元。

  2003年6月,原中卫县政府“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资产评估报告书》已失效8个月后,下文批准了该公司的改制方案。不久,民营性质的“恒嘉”房地产公司在办理了各种注册登记手续后,开始运营。

  这时,公司前任经理发现《资产评估报告书》与公司的资产状况出入太大,企业经理采取编造假账、隐瞒资产、高值低评等弄虚作假手法,“自卖自买”,侵吞了大量国有资产或实物。于是,仗义执言,向新闻媒体大胆举报。

   舆论监督三年未果 国有资产依然姓“私”

  举报人的举报,引起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一场旷日持久的舆论监督战在宁夏和全国拉开了序幕。

  2003年8月,《经济日报》记者最先着手调查,并以《企业非法改制,千万国资流失———宁夏中卫县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改制疑点重重》为题向有关部门作出第一反映。

  自治区党委领导作出批示后,自治区国资委派出“四人调查组”,调查结论却与真相差距甚远。

  2004年2月,中央驻宁和地方8家媒体记者组成联合采访团,赴中卫走访了近二十个当事人,证据明显的国有资产流失实例开始公开披露于报端。

  2004年2月23日,《法制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在同一天分别刊发了题为《令人困惑的资产评估》和《巨额国资是如何在改制中流失的》报道,一时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

  人们至今还记得,两家媒体在报道中提到的“一栋几千平方米的住宅楼评估了150元”这句话。

  2004年8月9日,《人民日报》以《大量国有资产在“零资产”改制中流失———原宁夏中卫城建公司:一幢在建商品楼仅估150元》为题,再次作了报道。

  2004年8月13日,《宁夏日报》全文转载了《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

  其后,《网易》、《新浪》、《法制网》、《中青在线》、《中国经济网》、《中国普法网》、《评估专家网》等互联网,都在各自的新闻专栏里转载了各家报纸的相关报道。

  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后,宁夏成立了由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国资委、财政厅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一年内三次到中卫实地调查。

  2005年4月,联合调查组向参与报道的媒体记者提供了对该案件的《调查报告》,确认媒体的报道基本属实,认定原中卫城建公司在企业改制中,造成千万元国有资产流失。

  依据调查结果,自治区监察厅给中卫市政府下发了《监察建议书》,宣布原中卫城建公司的“资产评估无效”,并建议在“重新评估”后进行“重新改制”。

  令人遗憾的是,中卫国有资产流失大案迟迟不见结果。

  2006年二三月间,一些中央和地方媒体再次展开舆论监督攻势,对中卫国有资产流失大案久拖不决进行了披露。

  2007年4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长达45分钟的《中卫国资流失之迷》,在全国再次产生轰动。

   重新审计遮遮掩掩 三份报告各不相同

  对于自治区监察厅的《监察建议书》,中卫市政府形成会议纪要,先行安排市审计局对原中卫城建公司2005年5月前的资产进行审计。

  直到2006年6月,《审计报告》出炉。新闻媒体依照《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向中卫索要《审计报告》,审计局却坚决不予提供。

  中卫市审计局局长对媒体记者说:“我只是棋盘中的一个棋子、河边的卒子,人家让我退我就退、让我冲我就冲。”“不是我不想给你们,而是市领导不让给。只要市长说给你们,我拉一车都行。”

  几家媒体记者还是通过特殊关系拿到了这份《审计报告》。《报告》认定,到2005年5月末,原中卫城建公司净资产额为1728.17万元。

  《审计报告》对原中卫城建公司开发商城的几百万元摊位费、租赁费没有交代;

  《审计报告》对该公司下属公司在银行账户上的270.9万元存款含糊其词;

  《审计报告》对明显的“违法”行为,定性为“违规”。如,施工企业利息213.92万元的假应付款;160多万元的偷漏税款等等。

  其后,中卫市审计局向中央电视台记者提供了另一份《审计报告》,同样截止到2005年5月末,原中卫城建公司净资产却变成了1269万元,两个数字反映的是同一个时间段,但净资产却比第一份《审计报告》少了459万元。

  2006年12月,中卫市审计局又发出一份对原中卫城建公司2005年6月至12月账目进行补充审计的《审计报告》。其中说,截至2005年底,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201.08万元。这样,2005年6月至12月,该公司的“净资产”又比2005年5月少了68万元。

  三份《审计报告》如同变戏法一样,所列的“净资产总额”各不相同。

  中卫市的老百姓不禁要问:在房地产业如此红火的年头,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资产不增反减,简直是天大的怪事!更何况,该公司仅改制时流失的国有资产就有千万元!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