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东北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8:15 法制日报

  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

  实行“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进军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根据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东北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如果国民党占领这一地区,那就能够利用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同华东、华中相配合,南北夹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根据地。反之,如果中国共产党控制东北,就可以依靠那里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建立巩固的战略基地。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讲话中多次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东北没有一兵一卒;抗战胜利时,其精锐主力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相反,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武装在东北坚持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有着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党领导的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与东北相连、相望。这些都是我们进军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有利条件。

  1945年8月11日,朱德总司令在第二号命令中,指示在华北的八路军中的原东北军将领万毅、吕正操、张学思等部和冀热辽军区李运昌部进军东北,准备接受日、伪军投降。8月22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致晋察冀和山东分局的电报,指示:为迅速争取东北,应即抽调大批干部由一部武装掩护到苏军占领地区,建立党的组织,建立地方政权,发动与组织群众,建立地方武装。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后,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于8月29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迅速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的指示》,要求晋察冀和山东解放区,必须迅速派大批干部和部队到东北一切重要地区去工作,海陆并进,越快越好,不要声张,控制广大乡村和苏军未曾驻扎的中小城市,建立地方政权与地方部队,放手发展。

  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我八路军、新四军迅速调整部署,抽调大批干部和部队,日夜兼程,海陆并进,由华北、华中、山东等解放区挺进东北。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首先率部分三路挺进热河和辽宁,8月30日从日、伪军手中解放山海关,控制了锦州和辽西地区。9月6日进驻沈阳,随即分兵赴辽南、辽东等地,迫使日、伪军投降,初步打开了局面。

  9月14日,刘少奇主持召开政治局临时会议,决定成立东北局,以彭真、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彭真为书记,统一领导党在东北的工作。第二天,彭真、陈云等即乘苏军飞机奔赴东北。

  9月17日,刘少奇致电在重庆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就调整战略布局等问题进行磋商,并提出:全国战略应当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9月19日,刘少奇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复电,讨论战略方针和战略部署。会后,刘少奇代表党中央起草了给各中央局的指示电《目前的任务和战略部署》,正式提出了“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实施这一战略方针的核心是控制东北。为此,中共中央从延安总部,以及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山东、华中等军区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派出2万多名干部和11万余人的部队迅速开往东北。干部中包括中央委员10人(其中政治局委员4人),候补中央委员10人。部队包括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所率山东主力部队6万余人,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所部3.5万人等。人民军队进入东北后,获得了很大发展,对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