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家参与横渡独腿也能过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9:35 南方都市报

  举家参与横渡独腿也能过江

  3700多人组成73个方队,佛山首次组队参加

  2007横渡珠江

  昨日参加横渡的3700多人总共组成了73个方队,包括省市机关、社会团体等,同饮一江水的兄弟城市佛山也首次组队参加。这些方队各具特色,每个方队都藏龙卧虎。年龄最长者74岁,身患胃癌何惧?依旧举家横渡。年龄最小的6岁,泳龄已有3年,不怕珠江风浪;身在海外的,不忘故乡之水,专程回来一游;更有身残志坚者,亦不置身事外,笑言独腿也能过江。所有的热情都冲着一个目标——我们的副市长说:珠江水,绿如蓝!我们的小朋友说:希望珠江水不是灰色,而是淡蓝色的,里边还有游来游去的小鱼!

  【亚组委方阵】期待明年方阵成双

  昨天队列,亚组委编队为第一方阵。广州海军基地转业干部、现任广州亚组委社会宣传处干部熊伟,是本次横渡珠江活动亚组委第一个报名参加的游泳者。

  “我是在广州当的海军,对珠江有很深的感情。能以这样的形式亲身参与环保宣传,很有意义。”熊伟说。自小在长江边长大的熊伟,游惯了大江大浪,加入海军部队后,每天的集训都起码要3万米,对于这800米游程,熊伟笑着说“湿湿碎”。

  亚组委外联部部长陈建,30年前横渡长江,今日再战珠江,他信心百倍。“去年没赶上很遗憾,今年赶紧报名。”陈建说,举办此类大型群众运动会,能大大增强广州办好亚运的信心。

  “明年还来!明年希望能上两个方阵。”同样来自亚组委宣传部的姚远兴奋地说。

  【荔湾方阵】泳乡巾帼比例较高

  “荔湾荔湾,游泳之乡,支持亚运,保护珠江!”昨日下午3时15分,荔湾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詹宇扬率领由200名荔湾群众组成的方阵,经过出席台。在烈日下等候近两个小时的泳手们,喊起口号来依然精神抖擞。

  细数了一下,荔湾泳手当中,女性占了25%,属于比例较高的队伍。不少队员一边向前迈步,还一边向记者展示因游泳而锻炼出来的黝黑而结实的肌肉。

  荔湾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吴志翔也是此次横渡珠江荔湾方阵的成员。爱好游泳的他,在1977年曾经参加过“畅游珠江”的活动。“那一辈的荔湾人谁没游过珠江?一转眼已是30载,真是非常怀念”,吴志翔表示,多年以来,他的游泳范围都只局限在水泥泳池内,如今再次体验“江上游”,所以兴奋非常。

  【天河方阵】娃娃军团部队护航

  天河区方阵的“娃娃军团”尤其令人瞩目。18位小泳手在教练的陪同下,早早在岸边做起了热身运动。年仅7岁的杨瑾煜告诉记者,她是沙河小学的学生,现在在天河区少儿体校游泳队,每天练习游泳两、三个小时,在体校学习一年了,对于横渡珠江,她觉得“没问题”。

  小瑾煜横渡珠江的信心不仅来自于对自身技术的自信,还有天河区对这群娃娃的特殊照顾呢。今年,天河区方阵增加了50人,一共有200人参加横渡珠江,新增的人员多来自部队,有水警和军体院的人员参加,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娃娃军团”的安全。

  【黄埔方阵】父子上阵同游珠江

  昨日,黄埔区方阵不乏“上阵父子兵”,陆先生带他的两个儿子一起来游珠江。据陆先生介绍,他的两个儿子从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游泳了,如今10岁的老大和8岁的老二水性都很好。“以前都是在水库游,今天让他们来体验一下真正的大江大河。”据黄埔区工作人员介绍,像陆先生这样的还有一个家庭,也是爸爸带着两个儿子同游珠江。

  【佛山方阵】去年搭台今年组阵

  今年参与横渡珠江的佛山泳友是唯一的外地代表队,150名选手中,以40岁左右的中年人为主,佛山市体育局局长杨振富带队。59岁的佛山市民罗德观是第二次参加横渡珠江游活动,罗先生说,佛山、广州分别处于珠江的上下游,保护好珠江水,佛山责无旁贷。“去年我们佛山队只有50人,是‘搭’在荔湾方阵。今年不一样了,我们有了自己的佛山方队,感觉腰杆子直了很多!”

  佛山市冬游协会的李智灵告诉记者,这次参加渡江的选手有一半参加过去年横渡珠江活动,都是游泳好手。“上次游珠江我花了15分钟到达对岸,感觉难度不大。”

  佛山市体育局副局长任结勤透露,按计划,同样是昨日,佛山体育局拟在佛山市举办横渡江河活动,但因各种因素,活动未能如期举行,相关部门从原定参加佛山活动的300名选手中挑选出150人参加广州珠江游活动。

  【社会方阵】老年选手活跃队中

  在社会各界方阵,记者发现有很多上了年纪的选手,其中年龄最长的陈先生已经69岁了。和陈先生一起来的张先生今年65岁,作为广州冬泳协会的会员,陈先生几乎每天都坐40分钟的车到流花公园去游泳。

  回忆起早年畅游珠江的情景,张先生颇有感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和朋友经常在珠江游泳,有时抓住驶过的船只,随船逆流而上的感觉很好。”张先生记得之前最后一次游珠江是1985年,后来水质变差了就再也没下去游过。时隔22年,再次横渡珠江让张先生感到很兴奋,“现在珠江正在改善,但还是不如以前,那天试游的时候偶尔能闻到汽油味。”

  ■市民意见

  应为市民预留观众席

  尽管烈日炎炎,很多热心市民还是赶到珠江沿岸观看游泳,有的则是为了给亲友加油鼓劲。可是不许他们靠近观看,很多人都表达了自己的遗憾或不满。

  陈同学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他认为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为体现全民参与,应该多预留一些观众席。

  现场排队如厕不方便

  尽管现场设置了流动厕所,可是在高温蒸烤下,里面的温度和味道都让如厕者望而却步,于是一旁的固定厕所前便排起了长队。

  昨日,主办方在中大北门广场的方队集结区域共设置了10间流动卫生间,大约每隔50米放置两间。记者发现,靠近主席台的两间卫生间十分“抢手”,大批渡江选手在卫生间门前排起长队,最多的时候有近百人在等候,平均等候时间15-20分钟。而远离主席台的许多卫生间都空在那里没人用,有选手认为,应该把远处使用率低的卫生间调到人多的地方。

  横渡老手“走后门”获渡江资格

  ■渡江牛人

  “在游泳池和在江河里游泳,那感觉简直是天渊之别,去年,我游过一次,今年我还要争取游,游珠江会上瘾。”在天河区方阵,现年68岁的刘辉刚悄悄告诉记者,由于横渡珠江有年龄限制,不能超过65周岁,自己去年和今年的横渡珠江,都是“走后门”争取回来的。“刚开始,我告诉工作人员是62岁,后来检查证件时露馅了,我去领导那好说歹说的,才拿到了一个名额。”刘先生说,去年在横渡珠江资格报名测试时,规定80分钟游完2000米,他用了46分钟,而今年他只用了45分钟。他是四川人,上世纪70年代就横渡过长江。“横渡珠江与横渡长江相比,困难小多了,去年我游珠江,感觉很爽,而且越到江心,水质越好。”

  最小泳手希望江里有小鱼

  越秀区的方阵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年纪最小的黄学涛。才1.23米的个子,6岁半。刚开始报名时,妈妈一方面担心他的能力,一方面也担心珠江的水质不好,会对小孩子有不良的影响。但小学涛始终坚持,“我从来没有游过大河,所以很想体验,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游!”

  昨天,黄妈妈也到场为他打气,下水前还鼓励他:“对自己有信心,好好游!”黄妈妈告诉记者,学涛现在不间歇地游两个钟头的50米水道都不喊累。而班上同学得知他游珠江时,全班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纷纷为他打气。

  下水前,学涛表示有点怕,担心珠江的水里会有死老鼠,当记者问他希望珠江水有什么改变时,他笑了起来:“我也希望珠江水不是灰色,而是淡蓝色的,里边还有游来游去的小鱼。”

  最大泳手拿过16枚全国金牌

  在昨日记者采访到的泳将中,76岁的邓照老先生是其中年龄最大的,长期参加游泳让邓老先生的皮肤比普通人都要黑,但是“老当益壮”,邓老先生体质一点不比年轻人差,据了解,邓老先生是位游泳高手,很早以前就到过海参葳和哈尔滨参加过冬泳,而且还参加过九届全国成年人游泳锦标赛,一共拿过16枚金牌!

  虽然邓老先生已经超过了年龄限制,但是他还是参加了。据他解释,一些正式队员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参加,而选拔的人都知道他的实力,所以他这个候补选手就顶上了,“我几乎天天都游泳,最拿手的是仰泳。游珠江湿湿碎啦,如果不是要按照路线游,我20分钟就行了。”

  抗癌泳手明年还想再来游

  在昨天大队伍中,74岁冬游协会会员朱庆圻尤为引人注目。头发花白、一条长长的手术缝线从背后伸到胃边清晰可见,但老人志气昂扬。朱老先生是广东省气象局一名退休工程师,13年前被告知罹患胃癌晚期。经历了几场手术后,胃被割除了3/4,食道也只剩下1/4,但最后医生还是告诉家属,老人家最多只有半年的生存期。

  “是游泳救了我!”朱老先生激动地说。药物救不了我,我就只能自救。每天坚持游1000米,现在药也不用吃了,血压正常,身体健健康康!”朱老先生乐呵呵地说。

  昨天,朱老先生携带妻子和女儿一起来参加横渡珠江活动,矫健地畅游在大队伍中。抵达终点时,和队友们手拉着手一起上岸,成为本次活动最后一名上岸者。老人家上岸后连连称“畅游珠江是每个广州人的梦想,珠江水很清澈,没什么味道,明年再来过!”老人家爽朗地说。

  才子泳手渡江赋诗湿湿碎

  “漓江25无所惧,珠江800湿湿碎;年年激浪珠江水,岁岁赢得凯旋回。”随最后一个方队“东泳队”上岸的老人梁定开今年已经70岁,一上岸就摆出胜利的姿势与笑容,渡江之余也在腹中作诗。

  成功横渡,梁定开自豪地说起自己的游泳威水史,曾经在桂林游漓江,从桂林大桥游到大开,一共游了25公里,“过珠江这800米,相比起25公里,仲唔系‘湿湿碎’?”梁定开兴奋地表示,游珠江毫不费劲,他甚至一边游一边腹中有诗,自创诗歌感叹“珠江800湿湿碎”。上岸后,梁定开迫不及待将自己创作的“珠江之诗”拿出来与人分享,当场赢得同队泳手赞赏为“才子泳手”。

  最猛泳手一条腿也能过江

  黄埔区泳手周伟龙成功横渡珠江,上岸后在人群中走动显得有些吃力,脸上却挂着轻松的笑容。他左手按着完全无力的左腿,一瘸一拐地走到淋浴区,沿路上人们都以为他扭到脚或者抽筋,没料到向前询问时,他却拍拍自己的左腿,大方地向众人表示:“我是小儿麻痹,是残疾人。”

  “我是一条腿游过来的!”周伟龙难掩自豪与激动的神情,他说自己从小便患了小儿麻痹,一直都是一条腿游泳,游泳几十年,这是第一次参加横渡珠江,上岸的那一刻非常兴奋。周伟龙说,一路上游得很顺畅,游江过程没有呛到一口江水,但也许此前没有游过珠江,与泳池水比较,便觉得江水很浊。

  A04-A07版

  统筹:本报记者 王海军

  采写:本报记者 郭楚淳 梁艳燕 朱丰俊李雅琼谭希莹李晓瑛王卫国 方夷敏 王海军 实习生 郭高萍 周妙宜 黄丹静 王刚

  摄影:本报记者 方谦华 谭伟山 张志韬 见习记者 马强 实习生 钟锐钧 杨森林 游上上

  图:

  海珠方阵队员将区名写在脸上。

  3700多名群众组成73个方阵横渡珠江。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