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岗位助学”收获更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4:17 厦门网-厦门晚报

  去年“岗位助学”时,有的学生对工厂提供的免费午餐并不珍惜,常抱怨它们“难吃”,随意将“不好吃的”弃之;今年该厂取消对学生的这一照顾,但学生自带午餐中不乏十分丰盛者。(见7月14日厦门晚报)

  看到这个消息,作为一位退休教师,我总觉得这些学生吃苦性太差。想想以前,从高一到大学毕业,我们每年都得下乡几周。其时,我们自带铺盖到郊区,或数十人一间农舍,或直接入住农家。从小长在大上海的我们,在“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要求下,如此一年年地吃苦锻炼,不仅逐渐不觉得农村生活难熬,甚至在离开大学前,还主动去农村“夏收夏种”了两周!

  回首当年的下乡生活,我觉得“值”——它既让自己多少明白了“20个农民的辛劳才能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深刻含义,也帮助我确立了“认真工作,服务多数人”的人生信条。

  今昔的各方面显然不可相提并论,但想到这些应届高中生几年后就得走上社会,独自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压力;想到我国各项经济指标的人均值都相当低,提升国力的重任将由这代学生来承担,我不由担心:如此娇嫩的他们,将如何在几年里变得能吃苦耐劳,并能坦然面对人生的挑战?

  应该肯定,相比那些弃岗者,正进行“岗位助学”的学生是出色的——他们至少在酷暑中用双手积攒自己的学费。但是,工厂、家长和学生们为何不一起思考:如何提高这段宝贵时间的“效益”,使学生通过与工人师傅的尽量“三同”,既多吃点“苦”,又至少能从同龄工人师傅身上感受到自己的幸福,从年长工人师傅身上体会父母的艰辛,进而加深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多少明白“今后一切要为多数人着想”的大道理?须知,这种精神层面的收获远不是他们一两千元的劳动所得可比拟的。

  如果认同“三同”的必要性,实践起来也不难。至少,参加“岗位助学”的学生可以从用餐标准靠近工人师傅做起,家长们则不必在盛夏中为孩子操劳“特殊的晚餐”,而工厂更应把学生当成员工,在培养他们的吃苦能力方面多花些功夫。

  庸子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