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GDP应在公开和讨论中推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09:20 国际在线

   作者:童大焕

  任何制度体系都不可能一出生就十全十美,绿色GDP同样如此。公开实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试错、讨论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凝聚共识、取得合力的过程。这样的公开,是我们改革的基本动力。

  原定于春节后公布的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数据终于等来了最终命运———主要参与机构之一的国家统计局正式表态,“基于技术因素,目前尚不能够公布这些数据”。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同时强调,国家统计局还要继续积极开展研究,努力地探索可行的核算办法,把这项工作往前推进。(据《21世纪经济报道》)而在17日由经合组织(OECD)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总局副局长周建表示,环保总局和统计局都认为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绿色GDP评价体系,只是“在具体的方法和进程上还需要磨合”。

  从两个部门的表态可以看出,至少有一个共识:中国迫切需要一个绿色GDP核算标准,来准确衡量经济发展与环境损耗之间的关系。

  但是,这项工作如何推进,是公开进行,还是不公开进行?国家统计局似乎倾向于前者。该局于3月份曾以正式文件形式通报国家环保总局,建议“有关环境核算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分地区核算数据只……作为决策参考,不对外发布”。

  其实,可以想象,公开绿色GDP报告,必然会涉及地方的利益。有消息说,可能是报告后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污染损失和扣减数据,容易引起各地方和利益集团的不满,使报告拖延。(7月18日《新京报》)按照规划,在已经搁浅的2005年度数据中,的确包括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42个部门的环境污染实物量、虚拟治理成本、环境退化成本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任何一项改革都充满了利益博弈,这很正常。而促使这种博弈在公平公正规则下进行的几乎惟一办法,就是让有关各方参与到绿色GDP各项规则和指标的制定中来。这样,才不至于因为“不满”而导致停滞。

  迄今为止,国际上的确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绿色GDP核算方式,没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但是,没有什么规则说国际上没有的,我们就不可以做。科学、审慎的态度,不等于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况且,30多年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都在资源环境核算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已经于2003年出版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SEEA)2003》,成为当今国际上进行综合经济与环境核算的指导性文件,其基本思路可以为我们所用。

  鉴于中国在环境问题上的特殊严峻性,绿色GDP核算体系可以明确在经济发展环节中的环境代价,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如果长期将这种代价排除在国民收入账户之外,则势必扭曲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成本与收益关系,难以遏制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趋势。

  任何制度体系都不可能一出生就十全十美。作为一项崭新的制度探索,绿色GDP同样如此。公开实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试错、讨论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凝聚共识、取得合力的过程。这样的公开,是我们改革的基本动力。环境逼得我们已没有退路,只有戮力前行。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