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可持续,生活才能可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2:06 新京报

  ■ 观察家

  当国民的腰围和国民生产总值一样粗了起来,当“拜物教”像传染病一样通过阶层及邻里感染并流行,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我们占有东西,还是东西占有我们?是我们在消费商品,还是商品在消费我们?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普通中国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消费欲望也随之开始膨胀。有限的资源能被这种无限膨胀的欲望支撑多久?从《中国青年报》8月20日发布《中国青年可持续消费调查报告》可以一窥。

  这份涉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有关青年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尽管绝大部分被访者认为汽车尾气是城市主要的污染源,但被问及“如果有足够积蓄,你会购买汽车吗”时,表示“肯定会”和“有可能会”的比例约占2/3。与此同时,调查表明,尽管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但是,超前消费被越来越多的人当成时尚的生活方式。

  那么,如何做到“可持续消费”?显然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方面解决,需要来自政府、商业组织以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这既包括管理模式与生产方式的改进,同样牵涉消费观念的更新。

  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可持续生产,又包括可持续消费。它们都是以代际与代内公正为基本准则,都是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为己任。在这方面,政府有必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影响企业,力图改变生产模式继而影响浪费型的消费模式,实现可持续消费。

  与此同时,对消费者群体来说,消费观念的改变同样重要。不得不承认,人类已经深陷“过度消费”的陷阱。“过度消费”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它意味着我们从“我们需要”变成了“我们要”。工业社会“奢侈型”的消费方式与农业社会“生存型”的消费方式相比,明显差别就在于前者不是建立在满足基本需要基础上的消费,而是具有明显的奢侈性、浪费性。转型期的中国,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同样出现了由“生存型”向“奢侈型”变化的趋势。

  当国民的腰围和国民生产总值一样粗了起来,当“拜物教”像传染病一样通过阶层及邻里感染并流行,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我们占有东西,还是东西占有我们?是我们在消费商品,还是商品在消费我们?

  浅显的道理是,如果没有对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小污染,当生态环境承载力被突破,我们的消费与生活就不可能有“可持续性”。如有统计表明,假使所有人都像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为了得到必需的原材料和排放有害物质,人类至少还需要20个地球。

  不可否认,对物质生活的追逐使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原来的精神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日本文化发展出剑道、柔道、茶道等精致文化,然而,物质丰裕的今天,日本已经变成充满了“过劳死”的国家;当

麦当劳的“M”在全球119个国家竖起,成为21世纪的“日不落帝国”,细心的英国人发现,大不列颠式下午茶已经销声匿迹;同样,今天的中国,又有几人能静下心来下一盘围棋?

  然而,生活里最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是有形的东西,财富的意义也并不止于金钱。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年代,每个人都需要停下心来想想了。显然,对美好生活而言,速度不是第一位的。一切正如甘地所说,“如果方向错了,速度快又有什么用呢?”

  □秦关(北京 学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