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文:道德模范 彰显风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03:45 荆楚网-湖北日报
图为:刘丰收在会议上做记录。(通讯员 陈本学 摄) 图为:桂希恩在诊病。(通讯员 李跃军 摄) 图为:赵传宇看望张多平奶奶。(记者 龙华 摄) 图为:刘芳艳在校园里陪妈妈赏花。(记者 张 磊 摄) 图为:刘继平带珍珍到北京某大学报名。(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刘胜斌 摄) 图为:黄来女憧憬未来。(记者 龙华 摄) 编者按:走近模范,走近高尚。道德模范推选活动开展以来,模范们的高风亮节在荆楚大地广为传颂。今日,本报集中介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注:吴天祥、陈刚毅、徐本禹等3位模范光荣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他们的事迹在本报推出的“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系列中刊发),以飨读者。 从今天开始,我省推荐的10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将在中央各大媒体和网站上公示,并开始公众投票。请广大读者积极关注,热情参与,通过填写报纸刊登的“全国道德模范”选票或在相关网站上投票评选自己心中的道德模范。 郑琦 播撒爱的阳光雨露 盛夏,郑琦创办的当阳市桐树垭村青少年教育辅导站里,孩子们正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快开学了,我要进城给孩子们买些新书了。”看着孩子们如饥似渴的样子,郑琦思忖着。 郑琦是一名退休教师,为了孩子,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守在乡下,倾心关爱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他的身上,寄托着人民教师正直、善良、宽厚和仁爱。 2000年秋天,郑琦退休了,看到节假日无所事事的孩子们漫山遍野地疯跑,他感到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久,他卖掉老家的房子,说服老伴和3个儿女,在桐树垭村的水牛山下买了一栋农舍,为附近的孩子们建起了一个校外 活动中心——“桐树垭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心有花园、果园、菜地,有乒乓球台、花坛,还有藏书3000多册的图书室。从此,那些把课外时间用在游戏室、网吧的孩子们,都慢慢被吸引来了。为丰富辅导站活动内容和形式,郑琦还利用假日,组织孩子们开展爬山、参观、访问等室外活动。7年多来,到活动中心参加活动的未成年人达2万多人次,最多时一天达到300人。 当阳市是全国接收三峡移民最多的县级市之一,有近8000人。庙前镇又是当阳市安置三峡移民最多的乡镇,多达1552人。郑琦说:“移民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他们的子女成长。”近年来,他走访和帮扶移民子女就有30多人。 在郑琦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幼苗,作为老师,就要像园丁那样,用爱心滋润每一片绿叶。残疾少年,留守学生,困难孩子,都是郑琦的牵挂。师爱让他一次又一次地伸出双手,拥抱那些无力无助的天使。 刘丰收 危急时刻显英雄本色 刘丰收,是武汉市汉阳区国税局稽查局主任科员。 2006年3月13日下午5时许,武汉市汉阳区江汉二桥下,某厂女职工胡秀英正下班回家途中,突然冲出一名身穿黑夹克的男子,猛力夺走她的挎包后迅即逃窜,胡秀英边喊边追。路过此地的刘丰收听见呼喊声,立即意识到迎面跑来的“黑夹克”就是劫匪。他迎面截住“黑夹克”,大声喝道:“把包放下!”歹徒见状,调头加速逃跑。刘丰收一个箭步冲上去,伸手抓住歹徒抢来的包。歹徒突然从身上掏出一把20多厘米长的尖刀向刘丰收刺来,刘丰收躲闪不及被刺中臀部。当兵出身的刘丰收忍住剧痛,怒喝一声,几招就将歹徒重重地摔在地上,一脚踩住“黑夹克”握刀的左手。鲜血从刘丰收的裤子里渗出,洒在劫匪的脸上。路人纷纷上前相助,将劫匪擒住。 几分钟后,民警赶到将劫匪带走。此时,刘丰收悄然拦了一辆出租车去医院治伤。第二天,他强忍着伤痛赶到单位上班。同事们见他一瘸一拐的走路,关切地问他怎么回事,他笑着说是痔疮病发了。后来,警方为了调查取证,通过电视台、报纸才找到这名见义勇为不留名的“平民英雄”。 桂希恩 直面艾滋的勇士 桂希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艾滋病专家组成员。他曾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工作了16年,后调回湖北工作。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桂希恩发现了中国第一个艾滋病村,从此便与艾滋病防治紧紧联系在一起。5年多时间里,他数十次到艾滋病流行区作调查、救治那些孤立无助的艾滋病人,为他们送医送药,接济他们的生活,他还亲自动手为上千名艾滋病人抽血。凭着一个医生的良知和执著,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揭开了中原地区艾滋病流行的实情。2001年,在众人怀疑和恐惧的目光中,他将5位艾滋病人接到自己家中与他们共同生活了5天,用自己的行动为艾滋病人争取生存的权利和做人的尊严。 他的奔走呼吁,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艾滋病的高度重视;他的宣传,让广大的老百姓认识了艾滋病。2004年2月,欧洲银行家马丁·哥顿来到武汉市,将2003年度艾滋病预防的国际最高奖“贝利·马丁”奖颁给了桂希恩。桂希恩当场宣布,将5000美元的奖金捐献给艾滋病防治工作。 桂希恩认为,消除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2004年开始,他将较多的精力投入到艾滋病防治培训工作中,先后开设了湖北省基层骨干医务人员培训班、卫生部艾滋病临床医生进修班,将自己的研究所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2004年8月,全省艾滋病防治骨干培训班开学典礼上,桂希恩给来自全省的学员以及到场的领导上了生动的第一课:请大家吃艾滋病人种的大西瓜。他诚恳地说:“这西瓜很甜,我带头吃,请你们也尝一尝。”他用这种亲善的行为寓教于乐,消除了学员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到目前为止,桂希恩已举办各类艾滋病防治培训班37期,1131名来自各地医院的医生接受了培训,成为当地防治艾滋病的骨干力量。 赵传宇 纵身一跃缘自胸中爱 今年1月22日下午,76岁的张多平老奶奶在长江荆江段江边洗衣服不慎滑入江中。听到呼救后,正在江边散步的长江大学学生赵传宇纵身跃入冰冷的江中。这里江水水深湍急,漩涡极多,连本地人都不敢轻易下水。赵传宇在刺骨的江水中急速游向老人,一只手托起老人头部,另一只手奋力朝岸边划去。两人的棉衣因浸水越来越沉,赵传宇全力游向岸边,并用尽浑身力气把老人推上岸。老人得救了,他也在众人帮助下上了岸。面对别人追问自己的身份,他笑而不答,从人群中悄然离去,裹着湿透的棉衣,步行5公里回到学校。 经过多方打听,张多平老人一家才了解到赵传宇是长江大学的学生。3月12日,张多平家人送给赵传宇2000元感谢金,实在推辞不下,赵传宇将钱捐给了希望工程。他说,“我马上就要毕业了,能够自食其力,这钱应该送给比我更需要的人。” 瞬间的光辉离不开平时的积累。赵传宇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靠打工和奖学金完成学业。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做过家教,干过推销员,当过超市收银员,担任过代课老师。同时,他从来没有放松学习。今年报考研究生,他以优异成绩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 刘芳艳 携母求学感天地 刚刚来到世上,母亲就失明了;刚满14岁,父亲就撒手人寰。宁夏女孩刘芳艳和哥哥担负起了养活自己和母亲的重任。 2003年,刘芳艳考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她带着暑期打工挣得的600元钱走进大学。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学校减免了她的全部学费。她也在学校食堂打扫卫生,为自己赚些生活费。周末闲暇,当同学们都在休息的时候,她一个人跑到大街上做推销。2003年11月,刘芳艳的哥哥为母亲准备了粮食和柴火之后,便外出打工去了。从此,两年多没了音讯。 2005年初,母亲在摸索着上山砍柴时,摔下了山崖!得到消息后,刘芳艳立即向学校请假,含泪奔回家中。看到母亲可怜的样子,刘芳艳发誓:再也不离开母亲。为了照顾母亲,她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母亲病情好转后,她又带着母亲到天津打工,准备赚钱照顾母亲,完成学业。没有一技之长,她只能打零工,干粗活。8个月时间里,她做过推销员、服务员。后来在一家火锅店干了5个月,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过度劳累使她患上了腱鞘炎,右手腕上隆起了几个大包。 2006年春节刚过,刘芳艳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母亲回学校,边打工求学,边照顾母亲。学校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给刘芳艳母女俩提供了免费住宿。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陪母亲,刘芳艳养成了做事麻利的习惯。她说,每次上课的时候,她都提醒自己:“你一定要听懂,下课了就没时间再来学习了。” 同学们把刘芳艳当成亲姐妹,挤出时间帮她照顾母亲。有的老师牺牲了休息的时间,为她补课。刘芳艳的故事在荆楚大地广为传颂,源源不断的资助送到刘芳艳手中,但她分文未取。她把捐款交给学校,请学校把钱捐给贫困学生。她说:“我靠自己的能力能照顾好母亲,我希望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刘继平 真情为民一诺千金 2002年初夏,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王家巷派出所教导员刘继平抓捕犯罪嫌疑人龚某时,发现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孩缩在屋角,一声不吭地写作业。她就是龚某的女儿珍珍,刘继平拿给她30元钱,温和地说:“叔叔找你妈妈问点事,这钱给你吃东西。”3天后,刘继平和民警再次来到租住地搜查赃物,发现珍珍还在房间,已经三餐没有吃东西了。刘继平当即领她在外面好好地吃了一餐,然后将她送往汉阳的外婆家里。 当晚,刘继平和民警前往龚某的另一租住地搜查赃物,意外地发现珍珍正站在一个小板凳上,吃力地晾晒着衣服,地铺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考卷、作业本。刘继平明白了,龚某吸毒10余年,亲戚早都避之不及,谁肯帮她管孩子呢?刘继平当即将珍珍接到所里。听说孩子无人照管,龚某大哭大闹。刘继平安慰她说:“你女儿会有人管的。”“哪个管?你管?”“我就管!”刘继平脱口而出。当着龚某的面,刘继平写了一份“监护抚养珍珍直至成人”的协议书,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次日,刘继平把珍珍领回自己一室一厅的小家里,并请来姐姐,照顾她的日常生活;一有空闲,刘继平就到学校了解珍珍的思想、学习情况。看到珍珍学习压力大,就陪她逛公园、进书市,聊天谈心,俨然父女俩。一年后,珍珍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武汉市十七中学,还获得了3000元的奖学金。进入高中后,珍珍学业日益紧张,刘继平在学校附近为她租了一处房子,请珍珍的外婆搬过来帮助照料生活。 2006年9月,珍珍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某大学录取。更让刘继平欣慰的是,珍珍已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有责任心,懂得报恩的阳光少女。刘继平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服刑中的龚某,她将积攒的零用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2005年8月获得了减刑奖励。 黄来女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钙片” 暑假行将结束,黄来女为一家公司翻译的资料即将完工,爸爸也快要出院了,憧憬着未来几年的研究生生活,黄来女充满了自信。 黄来女是个坚强的女孩。4岁起就与爸爸相依为命,为了生活四处奔走,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2003年高考,黄来女以优异的成绩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学校通过“绿色通道”让身无分文的黄来女进入了大学殿堂,并帮助她办理了助学贷款,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为进一步改善生活条件,她又找到了两份家教,不仅可以维持学业还可以给家中的父亲寄生活费了。 2005年元月,黄爸爸准备到武汉边打工边支持女儿读完大学。然而,来汉的当天晚上,他就突发脑溢血,之后又脑梗阻,右肢一度瘫痪,后又查出糖尿病、膀胱癌。身无分文、无依无靠的黄来女擦干眼泪,勇敢地挑起了照顾父亲、坚持学习的重担,用意志和行动挽救父亲的生命,维系着生活和学业。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父亲洗脸刷牙、打针吃药。吃完饭后花半小时步行到学校上课,中午和下午课后连忙往家赶,替父亲做饭、熬药、打胰岛素。晚上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到汉口做家教,深夜昏黄的灯光下,安顿父亲睡下后,她打开书本学习…… 父亲多次病危,基本上是靠着对女儿眷顾与牵挂的意志支持下来的。在黄来女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渐渐好转,现在已能说话、下床走路,可谓创造了医学奇迹。“在独生子女普遍‘精神缺钙’的当下,黄来女无疑是当代青年人学习的楷模。”专家这样评价黄来女精神。 本栏文字:记者刘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