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十大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07:41 中国青年报
D54郑九万 郑九万,男,56岁,中共党员,浙江省永嘉县山坑乡后九降村党支部书记。 郑九万心中始终装着群众,记挂着群众的冷暖。他总是把村里的事、群众的事,看得比自家的事重要。村妇女主任陈菊蕊老伴得了骨质增生,急需钱治病,郑九万知道后,马上把为儿子娶媳妇的2180元送到了她家里。村民刘光淼2001年秋天开拖拉机压坏了腿,他不但为其垫付医疗费,还帮他家收土豆,补种冬麦。每次台风来时,郑九万就整宿不睡,忙着帮各家加固房屋和猪圈、牛圈,动员劝说村民撤离危房。 郑九万时刻不忘创业富民,带领乡亲奔小康。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村里通上电,郑九万跑前跑后,使村民在全乡最早用上了电。后九降村地处高山,生活用水十分困难,他就把家里仅有的500元钱拿出来,再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每人集资50元,组织群众做义务工,很快全村人就喝上了自来水。2002年初,利用全县通乡公路建设,并发动村民自己动手,修建了一条长约2.45公里、宽4.5米的通村机耕路。之后,他带领乡亲又种植了40多亩红柿、50多亩乌牛早茶叶、40多亩高山蔬菜,使村民人均收入增加了近3000元。 郑九万一贯严于律己,廉洁清白。他住的老屋经受了55年风雨侵袭,陈旧不堪,简陋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几乎就没有其他东西,两个儿子结婚都没办酒宴。他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旧衣素衫,双手全是老茧。他把家中不多的积蓄,都用于村民的救急。他在生活中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为节省村集体的开支,他掰着手指花钱,下山开会或办事,舍不得坐车、进饭馆。 2005年10月5日凌晨,因连续几个晚上开会商讨村务,操劳过度,郑九万突发脑血管破裂生命垂危。30多名村民自发赶了4个小时的山路,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为了帮他筹集医药费,村民连夜凑足了7万多元,经及时抢救现已康复。 郑九万的先进事迹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以及浙江省各大媒体相继予以报道。他先后被评为县、市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2005感动温州十大人物、为民好支书、浙江骄傲、浙江十大先锋、金牛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浙江省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党的十七大代表。 D55郑久强 郑久强,男,37岁,汉族,中共党员,河北唐山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现任唐钢一钢轧厂炼钢工。 1989年,19岁的郑久强从唐钢技校毕业,分配到一钢轧厂转炉车间。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入厂刚一年,他就被破格提拔为炼钢二助手。1993年10月,郑久强又被破格提拔为炼钢炉长,成为一钢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炼钢炉长。 1996年,他认真总结前辈多年的炼钢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创立了三计算、两控制、四观察的“三二四”炼钢法,结束了一钢厂建厂50多年来完全靠经验炼钢的历史。 1998年,唐钢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发生产了一系列低合金品种钢。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钢厂生产的低合金钢的正品率还不到50%%。郑久强凭借自己对炼钢工艺技术的天赋,经过潜心的研究和探索后,又首创了“519”低合金品种钢冶炼操作法,当年为唐钢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800万元。 1999年6月,一钢厂150吨转炉建成后,他又夜以继日地学习、研究150吨转炉生产的有关资料和规程,不断寻找机会到其它单位观摩类似转炉的生产操作。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郑久强很快掌握了新的炼钢理论和操作方法,成功冶炼出唐钢150吨转炉第一炉合格钢水。 为了使小组职工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都能适应150吨顶底复吹的现代化大转炉的需求,郑久强从大转炉投产之日起,就把引导职工从体力型炼钢向智能型炼钢作为工作重点,利用一切空余时间传帮带,不断为一钢厂培养炼钢生产骨干。 郑久强不但时刻注意总结冶炼操作法,而且还注重实践升华,他撰写的《磁选钢渣在150吨转炉冶炼上的应用》、《转炉炼钢的脱硫》等论文发表后,在同行业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许多单位按照郑久强提出的理论进行实践后,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的人称他为“工人工程师”。 由于郑久强突出的事迹,他被唐钢授予“唐钢功臣”的荣誉称号。在唐钢60多年历史上仅有的16名“唐钢功臣”中,郑久强是年龄最小的一位。 他多次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读书自学成才积极分子、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转炉炼钢工第一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他被誉为“华夏第一炼钢工”。2007年,他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D56战胜军 战胜军,男,53岁,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红十字医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 战胜军1979年3月来到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镇红十字医院,在这里他一干就是30年。他学的是临床医学,由于医院人手少,需要“包治百病”。于是,他先后自学并掌握了内科、儿科、普外科、骨科、妇科、产科、麻醉科等医疗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全科医生”。他累计主刀手术11000余例,抢救危重患者6000多人。战胜军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2005年1月26日,曾经两次分娩都失去孩子的阎家岗农场农工魏亚珍跑到医院,请求正在化疗的战胜军给她作剖腹产手术。孩子顺利出生后,家属拿出了500元钱作为谢礼,战胜军婉言回绝。由于家属的坚持,他只好暂时收下这笔钱,却又悄悄地打进魏亚珍的住院押金里。战胜军还是一名率先垂范、勇于创业的好院长。他团结带领全院职工艰苦奋斗,把一个曾是不能作任何手术、账面仅有100多元钱的乡镇卫生院,建成目前拥有9个科室、60张床位,可做妇科、产科、普外和骨科等近百种手术、远近闻名的“农民医院”。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他牵头制定实施了“单病种限行收费”、“药品采购和使用基本目录”、“医患协议书”、“三不准”等规章制度,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战胜军先后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94年1月,他突发心梗,晕倒在手术台旁;2001年2月,患再发性心梗、室壁瘤,做了动脉搭桥和室壁瘤切除手术;2004年10月,又被诊断为肺癌,做了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第七天,刚刚拔掉胸腔的引流管,缝合的刀口还没拆线,战胜军就要出院工作。战胜军说:“只要我还能站着,就要为农民治病!” 战胜军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的事迹被拍摄成电影《生命》搬上银幕。 D57钟南山 钟南山,男,71岁,中共党员,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 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SARS的领军人物;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向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介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正确措施,维护了祖国的声誉。他积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专家门诊,为患者服务;他坚持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教导学生“学本领和学做人相统一”,以身作则弘扬“医德就是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的价值观。 钟南山是我国呼吸疾病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他和同事一道努力,使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2003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005年主持的《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评审和答辩。钟南山积极推动呼吸病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扩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鉴于他的学识和贡献,他成为世界慢性气道疾病防治执行小组组员,2006年底又被聘为世界卫生组织急性重症传染病应急委员会顾问,参与国际急性传染病咨询工作。 钟南山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参政议政,积极献言进策。近年来他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极为关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解决思路,并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议案,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改进和发展。钟南山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参加社区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 钟南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全国白求恩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为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 D58袁政海 袁政海,男,36岁,中共党员,江西省江铃集团模具厂模具班班长。 1990年袁政海从技校毕业分配到江铃模具班组工作,始终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科学知识,潜心钻研岗位技术,12年来,他直接参与公司的技术改进项目达40多项,为江铃公司节约资金近500多万元。1994年,江铃集团为了培养自主开发制造超大型模具的能力,决心自制TFR大型纵梁复合模。袁政海承担模具的气动翻转,自动卸料的装配和调整任务。当初设计上只有示意性简图,制造难度相当大。但袁政海凭着过硬的本领,在研究大量国外引进模具结构的基础上,将各种管线与气动元件巧妙地布置在模体内,并使之翻转灵活,而且对模具部分结构,零件进行了修改,使其性能更加完善。此项目获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3年,袁政海用一年半的时间开发出英国一公司3年才开发出来的全顺车下摆臂模具,每年为江铃节约成本435万元。 17年来,袁政海参与公司的技术改进项目达40多项,为公司节约资金近500万元。他所率领的“袁政海班组”参与企业重要技改革新项目170多项,有130项技术攻关、技术改进项目获奖,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300多万元。在他的带领下,该班组共有48人次获得奖励和荣誉称号,10人成为高级技师,2人成为技师,16人持有4项以上技能的上岗证。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们为“袁政海班组”。 袁政海创造出了3个“全国之最”:27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30岁,成为中华技能大奖最年轻的获奖选手。他还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和省优秀共产党员等30多项荣誉称号。 D59袁隆平 袁隆平,男,77岁,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是一位视科学为生命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研究条件的简陋艰苦、滇南育种遭遇大地震的威胁、上千次的实验失败,都动摇不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几十年来,他像候鸟一样追赶着太阳南来北往育种,在攻关的前10年有7个春节是在海南岛度过的。 袁隆平注重实践。他说,书本上、电脑里种不出水稻,他始终坚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第一线的坚守,使他抓住了科学的灵感,锻造出了战略性眼光。 袁隆平甘为人梯。他注重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将团结协作看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他捐出奖金,设立了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他将实验材料“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永不满足。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一般杂交稻的成功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再到三期,他将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如今已经77岁的他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到2010年,第三期超级稻要实现试验田亩产900公斤;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大德有大成。到2006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多万人,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不仅如此,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 袁隆平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200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世界粮食奖励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粮食奖;2007年4月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D60桂希恩 桂希恩,男,70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艾滋病专家组成员。 湖北省是血吸虫重疫区,为了防止血吸虫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桂希恩将该病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他的足迹遍及湖北各地农村,呕心沥血,不懈努力,为降低湖北省血吸虫病感染率做出重要贡献。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桂希恩与艾滋病的防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凭着医生的良知和信念,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掌握了中原地区艾滋病流行实情第一手资料。5年多时间里,他数十次到艾滋病流行区做调查,救治那些孤立无助的艾滋病人,为他们送医送药,接济他们的生活。他还亲自动手为上千名艾滋病人抽血。2001年,他在众人怀疑和恐惧的目光中,将5位艾滋病人接到自己家中,与他们共同生活了5天。他的奔走呼吁,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艾滋病的高度重视,国际社会也对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伸出了援助之手,为艾滋病人捐药,为艾滋病孤儿捐款,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和研究工作。 从2004年开始,桂希恩就将较多精力投入到预防艾滋病的培训工作中,他先后开设了湖北省基层骨干医务人员培训班、卫生部艾滋病临床医生进修班,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2004年8月,全省艾滋病防治骨干培训班开学,桂希恩给来自全省的学员以及到场的领导和记者上了生动的第一课:请大家吃艾滋病人种的大西瓜。在培训课上,他诚恳地对大家说:“这西瓜很甜,我带头吃,请你们也尝一尝。”他的身体力行消除了学员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到目前为止,桂希恩已举办各类艾滋病防治培训班37期,1131名来自各地医院的医生接受了培训,成为当地防治艾滋病的骨干力量。属牛的桂希恩常笑言自己是头老黄牛,要将有限的时间为人类的抗艾事业多做一点贡献。 2004年2月,桂希恩荣获艾滋病预防的国际最高奖“贝利·马丁”奖,2004年当选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D61 索加 索加,男,58岁,藏族,中共党员,1967年8月参加西藏地质勘察工作,历任班长、技术员、井队队长、地热队副队长、队党委书记、队长。 索加自参加工作以来,怀着对西藏地质事业的无限热爱,从一名牧民娃逐步成长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在艰苦的创业时期,他长期工作和奋战在西藏羊八井、那曲、阿里等最艰苦的野外生产第一线,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做斗争。当羊八井泥浆池泥浆影响钻机进尺时,是他冒着被化学药剂蚀伤的危险第一个跳进冰冷刺骨的池中,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泥浆,直至完成任务;当羊应乡地热井发生特大井喷时,是他第一个冲进高温高压的危险现场,冒着被高温烫伤的危险,团结和带领其他的同志,用自己的智慧和身体堵塞井喷,避免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长期艰苦的野外工作,给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的体内至今仍需置留3寸左右长的钢丝固定夹板。 他还团结带领职工利用科学技术和手段,探寻地质找矿新突破。在他的带领下,全队共勘查和新发现矿产地84处,发现评价了大型砂金、岩金矿各1处。在2001年,他和全队地质技术人员奋发努力,新发现西藏曲玛多饮用天然矿泉水,锂、锶、偏硅酸三项达标,创造潜在经济价值上亿元。经过多年发展,地热大队固定资产从当初4000余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6亿余元。2001年以来,全队经济产值翻番,职工人均年收入创历史新高,单位经济产值考核连续3年被区地勘局考评为第一名。 近年来,索加曾任队长的1243井队,被国务院授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高原英雄钻井队的称号,他本人相继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钢铁钻工和区党委政府授予的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他领导的地热队在1998年和2001年先后荣获全国和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D62殷顺民 殷顺民,男,61岁,中共党员,浙江省荣军医院退休职工。 殷顺民是荣军医院休养区唯一的男护理员。上班第一天就碰上4位残疾军人同时大小便失禁,满屋子的恶臭味,他屏住呼吸,为他们一个个擦拭、清洗干净,累得浑身像是散了架。一连几天,殷顺民吃不下,睡不着。“难道一辈子就这样下去么?”他陷入痛苦和矛盾之中。“小殷啊,你照顾的可是共和国的功臣,如今革命胜利了,他们却再也不能站起来了,没有他们,哪有我们今天的和平日子?”院领导的一番话让殷顺民感到心里沉甸甸的,他逐渐理解了护理工作的意义所在。如今36年过去了,不少人吃不了这份苦,有的干不了几天就走了,只有他是唯一“留守”的男护理员。 在国防施工中由于意外事故导致下半身瘫痪的任年云,刚从部队医院转来时不吃不喝,动不动就骂人、扔东西,甚至把尿壶摔到殷顺民的身上。殷顺民连续四天四夜守在他床边,苦口婆心劝慰他,冷了的饭菜一次次重新热好,扔出去的东西一次次捡回,终于感化了任年云,使他主动配合治疗,露出难得笑容。 荣军医院里有20多名瘫痪病人常年大小便失禁,还有10多名瘫痪病人用灌肠来解大便都难以奏效,要靠护理员用手把粪便一块块抠出来。对殷顺民来说,这是他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每次为这些病人清理完,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轻松神情,一脸汗水的殷顺民感到自己做得很值。 30多年来,几乎每一位去世的荣军都是在殷顺民的陪伴下走完人生,他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先后为10多位荣军送终。荣军童阿才得了晚期肺癌,脚浮肿得没有合适的鞋穿。殷顺民让妻子买来布料,用了三个晚上赶做出一双布鞋。童阿才穿上后喜欢得不得了,再也不肯脱下。临终时,童阿才紧紧抓着殷顺民的手,嘴里念叨着:“小殷啊,你就是我最亲最亲的亲人啊。” 2005年,殷顺民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2006年,他获得全国民政系统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 D63高军强 高军强,汉族,男,30岁,1994年12月入伍,1999年9月入党,2001年7月毕业于武警西安指挥学校,现任武警青海省总队海西州支队直属中队中队长,上尉警衔。 入伍以来,高军强始终心系部队,情注警营,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扎扎实实强素质,尽心尽力当尖兵,忠实履行职责,带领官兵圆满完成了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在工作生活中,高军强坚持秉公办事,一身正气。他给自己约法三章:不收战士一分礼、不动战士一根指头、不拿中队一针一线。他潜心钻研处突反恐的战法理论,狠抓部队战备训练,为维护海西州的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高军强时刻把战士的冷暖挂在心上,深受战士的尊重和爱戴。一次,他在翻阅战士心得体会时,看到战士小王写下了这样的话:“早知当兵这么苦,何必当初来部队。”发现这一情况后,他联系小王平时的工作表现,找其谈心,想改变他的看法和认识,但小王一时转变不明显。后来,小王患了重感冒,几天卧床不起,茶不思饭不想,怕苦怕累的思想更加严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亲自把病号饭端到床前,给他喂饭倒水,还买来营养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他的真心感召下,小王像换了人似的,训练不怕苦不怕累,劳动拣重活脏活干,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还当上了副班长。在高军强任中队长期间,共有2名战士考上了学,5名战士入了党,6名战士转为士官。 高军强先后荣获武警部队基层干部标兵、第四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第五届青海杰出青年卫士等荣誉称号,2005年当选为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06年当选为首届全军青年十大爱军精武标兵,今年被推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