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旭人:从工人到财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02:16 大众网-齐鲁晚报

  谢旭人:从工人到财长谢旭人有着大量基层实践经验和经济专业背景,恰逢中国即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际履新,这位一向严谨、细致、务实的新财长,注定将在中国未来的财政政策路径上烙下鲜明印记。

  新闻链接

  谢旭人二三事

  非典考验

  谢旭人执掌国税总局的第一年,中国遭遇非典侵袭,中国经济和税收都面临考验。

  谢旭人心境如何,没有人能知道。不过,2004年1月1日,当一位记者按照约定的时间去采访他时,却不见他的踪影。原来那天早晨,他一直守候在国家税务总局的电脑旁,察看各地上报的统计数据,一直到中午12点。

  2003年,中国税收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增幅超过20%。

  作风务实

  一次,某地方税务局领导得悉新到国家税务总局的谢旭人要来当地视察工作,精心准备了一套迎接检查方案,包括在局门口摆放什么鲜花,在哪里用餐,带谢局长走访哪几个分局,汇报哪些内容,等等。

  然而就在这位地方税务局局长还在手拿检查方案、紧张地等待总局新领导到来时,有人告知,谢局长已经到某某分局征收服务大厅视察过了,一位窗口征收人员因为不认识谢旭人,对于其以一个普通纳税人提出的问题,甚至还给出了不耐烦的回答。这位地方税务局局长大为惊讶之余,汇报工作时,对局里的工作不敢有半点隐瞒。

  行事低调

  谢旭人行事颇低调,很少参加各种论坛。他担任国税总局局长之后,唯一每年都参加的是中国财税论坛。在一位税务专家眼中,谢旭人是非常平和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参加论坛的部长、副部长甚至司长基本上都是发言结束或走下主席台就走了,但谢旭人会坚持听会到会议结束。2003年,他参加了一天半的时间、2004年一天,一直在下面认真听,有时还记笔记。”

  用餐神速

  谢旭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餐神速。一次,谢旭人到老家宁波一个税务局检查工作,吃饭时坚决要求就在职工食堂吃,而就在当地局领导饭还没打来时,谢旭人已经吃完饭准备起身离开了,这令那些准备好陪同吃饭的人员大为尴尬。据与他接触比较密切的税务系统人士介绍,谢旭人在用过晚饭后,通常会直接回住房,任凭谁怎样说服,他都什么活动也不会参加,什么礼物也不接受。谢旭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到省市视察工作,常有当地官员希望宴请,但他总是一一拒绝。

  爱好爬山

  爬山是谢旭人的爱好之一。他坚持每周抽出半天时间爬香山。读书则是他多年来放不下的习惯。谢旭人好学,刚接任税务总局局长时,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税收方面的书籍。一位与他交往颇深的专家说,他在专业学识方面非常肯钻研,经常跟一些学者讨论问题,有点像学者型官员。

  ■离开近十年后,谢旭人重新回到了财政部,这一年,他60岁。

  ■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任命谢旭人为财政部部长。他从第一税官变成了共和国第一财政“大管家”。在他执掌国家税务总局的四年中,中国年税收收入几乎翻了一番。

  ■现在,他接过了这份越来越大的家业,如何扮演分钱者和“买单人”的角色?

  在工厂工作十多年

  谢旭人生于1947年,来自素以精打细算善于理财著称的浙江宁波。与同时代众多高官一样,他曾长期在基层工作。对于至今普通话中仍带着宁波口音的他而言,宁波镇海机械厂显然在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从1967年参加工作始,由工人至技术员再至管理层的副厂长,他在这里有着长达十多年的工作经历。

  上世纪80年代初是整个国家的转折点,也是谢人生轨迹的转折点。1980年6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1年,34岁的谢旭人入浙江大学工业经济专业学习。四年后毕业,他正式进入政坛,在短暂担任宁波市下属两县的副县长、县长职务后,上调省会杭州,此后几年,在浙江省计经委下属投资、计划等部门工作。

  1990年,谢旭人的职业生涯出现了另一大转折。这一年,他进入掌管十多亿人口大国钱袋的国家财政部,此后上升轨迹平滑流畅,八年内,由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综合改革司司长至部长助理,再至财政部副部长。由此可见,财政系统是谢根基深厚之地。

  51岁时开始独当一面

  1998年,51岁的谢旭人首次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从财政部调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一职。然而,与这次机会相伴的是更大的危机。2003年6月公布的2002年国家审计报告中提到,1996年至1999年,农发行总行涉嫌巨额资金重大经济犯罪。“农发行案”爆发,震惊整个金融界。2004年6月,农发行原副行长,后升任信达、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监事会主席的胡楚寿和农发行副行长于大路同时被“双规”。而已于2000年被调任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的谢旭人则未被波及。有人以清廉称之,不久,他再次履新——担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

  2003年初,在国家经贸委被撤销、新一届政府组成之际,谢旭人被任命为“中国第一税官”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有“精细化局长”之称

  业界公认的说法是,谢旭人在任税务总局局长几年中,给人印象最深且成绩显著的是推进征税“精细化”,使国家税收收入稳步上涨。而对税制改革虽然也常有提及,总不及前者突出。有人甚至以“精细化局长”称之。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的说法是,我国税改制度的大框架,在金人庆担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时已经确定,谢旭人在任时,正好使这些大的框架能够得到好的具体落实,使我国税收增长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谢旭人就任局长一年后的2004年,我国共完成税收收入25718亿元,增收5256亿元,双双实现历史性突破。此后几年,一直稳步上升。谢旭人曾表示,“税收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功不可没”。

  税务总局是国家的“收钱”之手,财政部是“花钱”之手,按照一般的逻辑,把大把的钱花出去,似乎比向人“收钱”要来得轻松。而事实上,谢旭人到财政部所要面临的问题将与在税务总局大不相同,更为宏观复杂。

  不过,谢旭人曾经在财政部的长期宏观经历,可能有了用武之地。他自己曾回忆,在财政部的工作使他得以在较长时间里从宏观层面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据了解,当年在财政部工作期间,谢旭人曾直接参加过1993年-1994年的财政管理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并参与了调查、研究、实施的全过程。

  能否发挥好曾经的宏观背景,从“精细化局长”的谨慎作风很快换位到“宏观部长”,应对我国急需加速推进的“公共财政”改革和宏观调控功能,是这位新任财长面临的最大挑战。

  延伸阅读

  谢旭人履新财政政策稳中藏变

  财税不分家,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履新国家财政部部长,让人对国家未来的财政政策产生了些许联想。

  “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针对经济过热的预期,从这个角度来说,货币政策更为有效,因为,财政政策主要是着眼于长期性的经济结构调整。所以,短期内宏观调控政策还是会较多地运用货币政策。”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宏观经济教研室主任梁朋这样回答记者的疑问。但较之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给中国留下的空间,更有弹性,因此,“从长期来看,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将越来越受到倚重。”梁朋补充道。

  如是,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有效发挥财政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很可能成为财政部新掌门人谢旭人的首要任务。

  “预期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法研究所副所长施正文教授如是评价谢旭人的履新。

  在施正文看来,之前有多年在财政部任职的经历,又有四年多国家税务总局管理经验的谢旭人,兼容税收与用税的视角,对于未来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及考虑收入、支出、预算、国债等财政政策,应该有比较务实、周密的认识。

  公共财政的法制性,要求政府所有的收支活动都要依法,并且规范、公开、透明。而谢旭人在国家税务总局大力推进依法治税、纳税服务、精细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等,对税收增收、征纳和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谢旭人甚至对税务系统后勤工作,都提出了开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甚至每一个措施具体到每一个细节,都有详细规定,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施评价说,“这样的行事风格,预期同样会对财政部门带来积极影响。”

  前不久,经中编办批准,国家税务总局审计司正式设立。从谢旭人重视税务审计的角度看,预期他就任财长后,会加强对财政收支活动的监督,进一步推进公共收支的规范化、公开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政府勤政廉政,依法理财。

  本版稿件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华夏时报》

  新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

  曾是财政部最年轻副部长

  谢旭人:从工人到财长

  新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东北汉子,瘦削身材,与谢旭人一样,肖捷同样起步于基层。

  1957年6月,肖捷出生在辽宁开原。1976年3月至1978年10月,他做了北京市机械局机械研究所、机电研究所的工人。

  1978年,他考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财政金融专业就读。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便开始了长期财政部的工作经历。

  他先后担任过财政部综合计划司长期计划处干部、副处长、处长(其间:1987年12月至1989年4月赴联邦德国进修。1991年10月至1992年10月挂职任辽宁省阜新市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综合计划司副司长、综合司司长、国库司司长。

  2001年9月,肖直接从司长任上被提拔为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在财政部历史上,这种情况很少见,那年他44岁,是当时财政部里最年轻的副部长。

  2005年7月,肖调任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副省长,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地方工作经历。

  “肖部长做事稳重,脑子灵,善于思考问题,是财政部有名的笔杆子。”有知情人士介绍说。

  一个例证是,1987年,时任财政部综合计划司长期计划处副处长的他,直接参与了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税收体制改革设计、规划,并在当年和楼继伟、刘力群等人合著了《关于经济运行模式与财政税收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

  文章鲜明提出了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税收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思、原则设想以及经济体制配套改革方略。文中力陈当时中央地方行政性分权局面不宜久拖,提出了经济性分权的合理性,事实上已经蕴含了后来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思想理念。

  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录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一书中,对后来的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那年,他只有30岁。

  虽然公务繁忙,但他仍然担任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的职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