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水啦! 拔掉龙泉山脉旱灾钉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04:05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叶家祝 本报记者 王熙维 何海洋

  6月22日,中午,艳阳当空。王德银大爷从邻居家串门归来,感到有些口渴。他来到院子里,那里有新装的自来水龙头。拧水龙头的时候,王大爷用力太猛,清凉的自来水洒得满脸都是。凉意很快打消了暑气,王德银感到了一种由踵自顶的爽快!

  金堂县五凤镇白岩村13组,龙泉山脉中段海拔最高的小山村,同时也是受旱灾较为严重的地方。村子不大,共25户人家,王德银是村子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从王德银家的院子望出去,可以看到平原上袅袅升起的炊烟、远处市镇的高楼以及蜿蜒流淌的河水。

  风景十分好!村里的人们都很自豪,但是一直以来,缺水却成了困扰村民们的大问题。就是因为缺水,白岩村现在还是县级贫困村。白岩村不是孤例,这两年,龙泉山脉上的大小村落都遭遇着与白岩村一样的难题——干旱!缺水!

  让山上老百姓十分畅快的是,今年龙泉山脉遭遇饮水危机的村子都解决了饮水问题!老百姓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不仅如此,政府补贴修建的微水池满山都是。经过一个夏天的蓄水,这些池子里大多都集满了大半池子的山水。

   干渴 曾经的黑镜头

  春天,车行龙泉山脉,满眼都是灿烂如云锦般的桃花,但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桃花树下,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堰塘水库,大多龟裂开小孩拳头般大小的裂缝;地里,刚抬起头的庄稼,正在发芽的树枝,无不耷拉着脑袋。

  春旱、夏旱不光让生产无法进行,最让当地党委、政府担心的是:老百姓的饮用水受到了严重影响!最苦的时候,在位于龙泉山脉海拔最高处的金堂县五凤镇金乡村、白岩村,你可以看到一个相似的景象:在井口或山岩渗透出水的取水源头,总是摆着空水桶,水桶中放着沾满泥浆的水瓢,不远处是等待担水回家的村民。由于井水储量非常有限,装满两个水桶,至少要2个小时,有的取水处甚至要3个多小时。山上没水了,山上的村民只好披星戴月,到山下担水,一担水挑上山,最多的时候要四五个小时!半夜下山,等担水回到家里,天都已经亮了。

  没有水,山上的孩子连澡都不能洗,孩子们到学校被小伙伴们叫做“垃圾堆里刨出来的孩子”;老百姓更惨,洗碗水都不敢换,一连要用好几次!

   长效 治旱的关键词

  让老百姓喝得上水,这是头等大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努力积极思考着各种有效措施,以期建立起解决用水问题的长效机制。在最缺水的时段,政府组织的送水摩托车队、送水消防车队,一趟趟地穿行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但这只是暂时的办法,解决龙泉山脉用水难需要有长效机制。据市水务局介绍,今年我市将努力在农村用水保障工程上取得新突破,全力推进丘陵山区农村用水保障工程,在48个受旱严重的镇乡采取整治病险水库、配套水库及提灌站和渠道、改造提灌站、兴建微水治旱工程等措施,基本解决丘陵地区的农村用水困难问题。“农村用水保障工程”包括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微水治旱工程、水库及提灌站渠道配套和提灌站改造等四个项目,规划总投资约5.6亿元,其中市级补助2.8亿元。该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在农村水利上最大的一次投入。“农村用水保障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项目区农业生产用水及部分群众生活饮水。

   丰收 村民的新憧憬

  在金堂县,山区百姓修建微水池每立方米可以得到300元的补助。王德银家修建了一座434立方米的微水池,政府补贴了1万多元,而王德银家的花费不过9000多元,也就是说,在不算人工费用的情况下,政府全资帮助王德银家修建了一个微水池。

  “明年春天再有旱灾,我们这里不但人有水喝,庄稼也有水喝,不怕啦!”白岩村13组马组长很有信心地说:“这山上的土还是很厚实,前些年,我一年要收1万斤玉米,这几年不行,等明年,我有信心,我们的村民也有信心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不这样,简直对不起党和政府对我们山上老百姓的关心了!”

   采访后记

  让咱们相约有水的明天

  8月28日,白岩村的老百姓说:“王记者,给我们在微水池前拍张合影吧!”从取景框望出去,老百姓欢欣的脸,巨大的水池里浑黄但充满活力的水,远处是快要收获的玉米,更远处是郁郁葱葱的群山……

  为了完成这组专题,这是记者大半年来第7次来到龙泉山脉。目睹了老百姓经历干旱时的忧伤,记者能够理解有水之后,他们简单但由衷的笑容。

  白岩村13组马组长说,山上的土层很厚,能够长出许多农作物,以前缺水,束缚了他们的手脚。老马的潜台词是:现在有水了,山上的老百姓也准备大干一场,争取早日脱贫致富,不再让政府操心了!

  老马说得没错,秋天的龙泉山脉虽然看不到金黄的稻浪,但山上的石榴、大枣、核桃、柿子、玉米等农作物在经历干旱之后,依然硕果满枝头,看上去异常喜人。

  山上与山下优势各异:在我市建设试验区的背景下,山下农村的各类农业生产经合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些崭新的经济形态让山下农村一步步坚实地走向小康,但是,对龙泉山脉大部分地区来说,却还未起步。

  山上路通了,山上水通了,从新闻里,我们能看到山上喜讯不断。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不遗余力为山区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难题,就是为了让山上的老百姓能与山下的老百姓都站在建设新农村相同的起跑线上。

  老马说,以前风调雨顺的日子,他家的那几亩山地能收获上万斤玉米,柿子、核桃还能堆满屋!但是,小家小户的单打独斗又怎能抵得过山下动辄上千亩的规模生产?从这个角度讲,老马们的路还很漫长……

  对龙泉山脉的采访远远没有结束,我更想看到经济形态多样、致富手段多元的龙泉山脉。有水了,这一切都有了可能!龙泉山脉,让我们相约有水的明天!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