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饰品店人气旺 “开学经济”升温 让孩子学会理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07:19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在学生们重返校园的同时,商家们也忙活了起来。8月27日下午,记者在北斗宫街市场内看到,一些销售服装的店铺也打出了“新学期,新衣到货,全场折扣”的字样。

  开学——另一个“黄金周”

  开学前后的几周,可能是仅次于节假日的消费旺季了。

  经营文具用品的肖老板早早就准备好了充足的货源,“现在,经营文具用品的商家越来越多,生意难做。趁着开学,多卖一点出去。”肖老板介绍,现在的孩子喜欢一些新奇的学习用品,像什么卡通造型的橡皮、可以拆卸的铅笔等,往往小孩子买了之后,还会带一些同学来买,漂亮的书皮纸也很受欢迎,前几天一个小女孩一下子就买了8张。

  除了文具,小饰品类也很受女孩子的欢迎。记者走访省城多家小饰品店发现,连日来,专门经营女孩子饰品的多家小店生意很好,学生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在省城繁华路段的几家小饰品店里,小小的店面里挤满了爱漂亮的小女生。她们三五成群,挑选着头饰、护肤品以及新奇的文具用品。某饰品店工作人员表示,女孩子都爱美,小饰品店饰品种类多、款式新颖,价格也较便宜,符合初、高中女生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消费追求,所以受到许多女生的喜爱,每年开学前后,客流量增多,销量比平时增加不少。

  此外,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同学聚会就成为联络感情的主要方式。于是,开学前后的几周往往就成为学生集中聚会的“聚餐周”。

  俨然是学生有多少,“开学经济”的蛋糕就有多大。

  “开学经济”已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然而,对于这些消费群体背后的支柱,大多数都是属于工薪阶层的家长们来说,孩子开学就意味着当月家庭财政的透支。在省城一家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的林先生说:“我和妻子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到4000块钱,除了日常开支,我们每月还要给双方的老人补贴一些,再加上还买房子的贷款,每月的日子就要精打细算的过了。快开学了,孩子想添一些东西,我们尽量满足他的愿望,不过这个月的开支肯定要超支了。”

  “开学经济”为何升温——

  孩子想买东西,家长会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

  “开学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每到开学这种状况就愈演愈烈呢?

  记者在对周围一些孩子的采访中发现,除了攀比心理外,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理财的意识。不少中学生表示,想买啥东西就向家里要钱,家里人也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自己从来没有个人理财之类的计划。多数大学生则表示,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大部分时间花钱是没有什么顾虑的,也没什么计划,一想到这个东西该买就买了。有时候,父母不给钱,爷爷奶奶也会给,对于物质的需求好像从来不担心。就连对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所作的调查都显示,家庭经济的拮据并不能给大多数孩子带来为父母省钱的意识,想买的东西父母尽量都会满足,即使做不到,家里的长辈爷爷奶奶、姑姑舅舅也会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五年级的小学生小浩,父母都已经下岗,但是他依旧拥有电子词典等高档的数码学习用品,开学之初,还买了新书包和文具等,他说:“这些都是姑姑给买的,姑姑说,学习上要用的东西不用操心,只要有用的就给买,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一位文具经营者说:“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买支好看的铅笔就要高兴半天,还舍不得用。现在有的孩子,几十元的书包都看不上,要买上百的,七八块钱一本的卡通封皮的笔记本买起来一点都不心疼钱。有个孩子,以前老在我这里买橡皮,一次,我问他,橡皮又用完了?他说,早就不见了,不知道被谁拿走了。一买就买贵的,便宜的不好看的他还不要。”

   倩倩的省钱办法:批发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花起钱来都大手大脚的,记者日前在小商品批发市场遇到了一位新学期上初三的女孩子倩倩。

  倩倩是来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发下学期要用的文具的,她说:“中性笔芯在学校周围的文具店里要五角,有的甚至要一块钱一根,而在这里批发就不同,一整盒10块钱,可以用半年多。卡通塑料封皮的笔记本学校周围同等厚度的要5块钱,这里批发是4块钱。还有这种小记事本2本1块,在学校周围要1本1块。这样就可以省下不少钱了。”其实,倩倩是有一次跟随爸爸去买办公要用的文具受到的启发。“这些文具都是经常要用的,而且一次买够不仅价钱便宜还节省不少的时间呢!我们班的同学还请我给他们带一些,有时候他们还会给我一些回报,比如橡皮、好看的头饰什么的。这一次,我还用节省下来的钱给弟弟买了一个文具盒,因为我买得多也是批发价。”倩倩还说,爸爸妈妈挣钱也不容易,妈妈下岗后被朋友介绍到一家私企打工,公司离家很远,每天很早就要出门,天黑才能回家,有时候连早饭都没有时间吃就走了,只能在路上买个大饼,自己也应该学着省钱了。购物之后,倩倩还不忘记索要发票,她说,这样可以回家记账,而且,每学期买东西的账目都留下了,可以比较一下是不是买贵了。

  大学生小丁——

  向父亲贷款买了笔记本电脑

  来自安徽农村的小丁,家里有兄妹三人,只有自己一人上了大学。假期他并没有回家,而是在西宁打起了短工。

  开学之初,他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这部电脑是向父亲贷款买来的。电脑选择了最为经济型的神州牌,只是普通配置,小丁说:“只要够用就可以了,平常只是练习打字,发发邮件,上网查个资料什么的。本来去网吧就可以,可是算了一下账,去网吧上网每小时最少2元钱,写了东西还需要打印,还要买U盘存储,毕业的时候肯定要写论文,经常光顾网吧,也怕自己管不住自己。所以,电脑成了必需品。可是父亲说,家里没条件给我买,妹妹还在上中学,这几千块可是留给她上大学用的。”于是,小丁就向父亲先借了这笔钱,约定在妹妹考上大学之后还清。这样,小丁平常花钱也就有了计划,除了想办法赚钱还要想办法省钱。(作者:赵新丽)

   理财———孩子也该上一课

  记者手记: 妈妈经常和我说:“会赚钱,也要学会有计划地花钱。”想起上大学的时候,为数不多的生活费常常在月中就告罄,宿舍里的舍友有的比自己还惨,月初就没钱用了,四处借钱。现今,不少大学生中还存在这种状况。 “开学经济”的升温背后,不仅是孩子们花钱的随意,还折射出了父母对于孩子理财观念的教育。理财,家庭是第一课堂,学校、社会次之。家长如果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就会给孩子一个错觉:得到这些东西很容易。过分容易得到的东西又怎么会珍惜呢,更谈不上为父母省钱了。

  外地一些中小学在学生中定期开设跳蚤市场,以此激发孩子的理财热情。我们是不是也能借鉴这种做法呢,让孩子把闲置不用的东西拿出来交换,既可以增加物品的利用价值,又可以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一些东西。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