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做节约集约用地典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07:40 深圳特区报

  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张士明详解深圳作为全国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正在进行新的探索

  坚持科学发展做节约集约用地典范

  采访对象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张士明

  □面临新的形势,身为市国土房产部门的负责人,我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

  □既要保护好弥足珍贵的土地资源,又要保障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还要在土地利用效率上下“苦功”,深圳的土地管理只有向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出路,只有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做足文章。

  □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为深圳的全面协调发展做贡献,是每一个国土房产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深圳的国土房产管理工作在过去曾取得过骄人的辉煌和成就,如今,面临新的形势,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新资源观,谋求紧约束条件下的发展,是摆在我们这些国土房产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紧迫的课题。身为市国土房产部门的负责人,我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

  8月26日上午,在正在紧张施工的桃源村三期经济适用房工地现场,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张士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做全国节约、集约用地的典范——深圳新的探索

  20多年的高速发展给深圳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和成就,与此同时也让深圳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土地资源的快速消耗。如今,深圳全市可建设用地仅剩200平方公里左右,这就是深圳的家底。一面是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一面又是土地利用效率的有待提高,2006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值2.95亿元,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与邻近的香港相比,深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张士明说:“面对这样的现实,深圳的土地管理只有向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出路,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做文章。”

  去年6月召开的建市以来的首次土地管理工作会议无疑是深圳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以及《深圳市集约利用的工业用地地价计算暂行办法》、《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等7个配套文件。2006年底,我市又召开了第二次土地管理工作会议。张士明说:“两次土地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可以说都体现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全面地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土地管理工作的每个方面;将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路贯彻到土地管理的每个环节。以节约用地保护好有限的土地资源;以集约用地引导城市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产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土地供应严控增量——自2003年以来每年的《深圳市土地供应年度计划》的开篇都有这么一句话——“在确保产业发展的同时,严格控制新增土地供应”。

  提高产业进入门槛,引导产业升级—在2006年的首次土地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出台了修改后的本市《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标准》,该《标准》的一类地区投资强度标准比国家标准高出45%,二类地区高出21%。张士明还向记者提供了以下几个数据:今年,深圳新安排的工业项目实际容积率为1.97,高于国家标准,比市里制订的标准也有所提高。仅此一项,全市的200个精选项目就可节约用地2平方公里。全市可建设用地仅200平方公里,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因提高产业进入门槛、提高工业项目的容积率就节约了2平方公里。

  盘活存量——一方面是精打细算地管好从政府手中出去的每一寸土地,另一方面在节约集约用地上把眼光瞄向了那些存量土地。张士明介绍说,此前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我市共有600多个工业园区,存在“多、小、散”的特点,而且绝大多数工业园区的单位土地产出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对这些“多、小、散”的工业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对于全市单位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将大有裨益。除此之外,“城中村”改造则是深圳土地利用盘活存量的另外一块重要内容。

  全面推行工业用地出让的“招拍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方式出让土地资源无疑是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最佳手段。2005年底,我市首次成功地以“招拍挂”方式出让了一宗工业用地。如今,所有工业用地全部取消协议出让并一律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正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执行。张士明说:“事实证明,‘招拍挂’不仅可以调节土地价格和数量,更可以调节产业结构,通过地价‘招商选资’,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升级换代。”

  以人为本——全面启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对于希望在深圳安居乐业的广大市民来说,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圳正在大力地积极推进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无疑是个好消息。

  张士明坦言,近年来各地的房价快速上涨证明,政府必须要转变认识。在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政府不仅要管理和监督好房地产市场,还应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同时也为了响应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住房工作会议的精神,国土部门正在全力推动我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

  早在去年年中,国土部门就在全国率先完成并上报了《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该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实现我市常住人口户均拥有或租住一套住房、完全解决双困家庭住房问题的目标,规划期内保障性住房的总建设量将达到770万平方米、14万套。其中,经济适用房200万平方米,2.6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570万平方米,11.4万套。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市政府又郑重承诺,今年要新增保障性住房用地60万平方米,开工、在建2.5万套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年内可用于租售的保障性住房不少于6000套。

  在桃源村三期工地上,张士明向记者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政府的保障性住房之一,这里是全部要向符合条件的市民出售的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左右,总套数是2760套,目前建设单位正在加紧施工。”

  张士明介绍说:“目前正在建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还有位于南山的龙祥苑、丽雅苑、通过没收违法建筑改建的东明花园;龙岗的大芬油画村和嘉欣园以及盐田的深大书香文苑。”

  一边是具体项目热火朝天的建设;而在更深层次上,深圳的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张士明透露,为加强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切实改善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市政府近期组织起草了《深圳市住房保障条例》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市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按照设想,深圳将建立一个面向不同层次的低收入户籍居民家庭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其中,廉租住房的保障对象为享受市民政部门核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在本市不拥有任何形式的住房或建设用地,并符合住房保障机构规定的其他申请条件的户籍居民家庭。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主要保障对象为家庭年收入低于市住房保障机构公布的低收入线标准,在本市不拥有任何形式的住房或建设用地,并符合市住房保障机构规定的其他申请条件的户籍居民家庭。张士明特别强调,“我们已经连续两年解决了所有户籍无房的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今年对于这部分家庭的住房问题,我们又提出了解决率要达到100%的目标。”

  实施住宅产业化、落实循环经济战略——国土部门再当“探路人”

  2006年11月19日,全国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在市民中心揭牌。为全国的住宅产业化工作探路先行,国土部门又承担起了一项全新的使命。

  张士明解释说:“住宅产业化首先就是住宅生产的工厂化、标准化;其次,住宅产业化就是要实现‘节地、节材、节能、节水、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的目标。”

  张士明介绍说,梅山苑是我市的首个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成绩显著。这里完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住宅产业化样板房、屋顶种植、壁挂式太阳能利用、沼气发生及利用等22个示范项目的建设,基地管理单位还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前提下,草拟了《深圳市屋顶绿化暂行管理办法》、《深圳市屋顶绿化技术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

  梅山苑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政府的推动下,一批企业也在探索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张士明介绍说,就在去年,我市又有万科、招商、振业、建科院等企业和单位继梅山苑之后建设了我市新的一批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其中,万科工厂化示范基地,自主投资上亿元人民币,建成了世界领先的展示大楼,坐落于东莞的建筑研发中心也逐步建成,首个以工厂化方式建造的商品住宅也已在上海开工。振业的一个项目凭借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和节能成效以最高分通过了全国的住宅“3A”标准,标志着在建筑节能和绿色住宅方面深圳的住宅产业已经走在了全国前面;星河丹堤自主投资500多万建成的小区污水处理中心,在实验污水零排放的同时,用处理过的污水作为小区绿化和道路冲洗用水,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污水零排放小区……

  采访将近结束时,张士明说:“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全力做好国土房产管理工作,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为深圳的全面协调发展做贡献,是每一个国土房产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