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和遏制另一种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08:00 解放日报

  新华社近日播发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今年以来,监察部牵头督促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案件,上半年共有4866名党政干部因此类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这条消息警醒我们:在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和严肃查处党政干部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这种“不入腰包的腐败”,有效遏制其滋生和蔓延。

  说起腐败,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权钱交易这种将不义之财揣入个人腰包的行为。而对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这种“不入腰包的腐败”,一些党政干部还没有引起重视,甚至不以为然,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此类腐败屡禁不止,有时还相当严重。比如,超标准建造豪华办公楼,违反规定超编超标购买小轿车,用公款请客送礼、游山玩水、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等等。这种被老百姓讥讽为“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的行为,正是“不入腰包的腐败”的一种真实写照。

  分析这种“不入腰包的腐败”之所以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一些党政干部存在错误的“官”念。他们认为,只要不搞权钱交易,不把不义之财装入个人腰包,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只能算是一种违纪行为或者说是犯了一种错误,不能算是腐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工作上的“违纪”、“错误”在所难免。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违纪论”、“错误论”在一些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有市场。思想支配行动。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党政干部置中央三令五申于不顾,公然违反财经纪律,大肆挥霍浪费国家资财,“不入腰包的腐败”屡禁不止。

  与权钱交易这种显性腐败相比,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这种“不入腰包的腐败”,是一种隐性腐败,但其社会危害性不容小视。此类腐败,不仅违反了财经纪律,挥霍浪费了国家资财,而且破坏了党纪政纪,败坏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引起了老百姓的强烈不满。“不入腰包的腐败”现象不消除,就会破坏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成效,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对这种腐败具有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不能低估,更不能麻木不仁、置若罔闻,必须高度重视,严肃查处,决不手软。

  有效遏制这种“不入腰包的腐败”,有关部门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消除错误认识,铲除滋生“不入腰包的腐败”的思想根源;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堵塞工作中的漏洞,努力防止此类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严肃查处此类“不入腰包的腐败”行为,对有关人员给予党纪政纪的严厉制裁,从而使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党政干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有依照党纪政纪严肃查处“不入腰包的腐败”行为,才能给那些存在模糊认识的党政干部以棒喝和警醒:“不入腰包”也是腐败,党纪政纪不容践踏。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