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痴爱付傩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08:09 大江网-江西日报

  

一腔痴爱付傩舞
曾志巩到乡村收集傩舞资料。

  近日,又见曾志巩,老人正敲打电脑键盘修改论文《把南丰建成中国傩文化旅游中心》。他说,这是他心中的理想,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年近七旬的曾志巩被人们誉为“南丰傩舞之功臣”,理由是他52万字的学术专著《江西南丰傩文化》结束了南丰傩没有学术专著的历史;是他殚精竭虑的求索,使得南丰傩在我国众多的傩文化遗存地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个“傩舞艺术之乡”,并从此走向世界。

  艰辛跋涉留住千年傩韵

  改革开放后,一批又一批的国内外专家接踵而至考察南丰傩,时任县文联主席的他忙着领路。

  专家们面对石邮村的“跳傩”、“搜傩”仪式所体现出的原生形态的粗犷美、野性美和人类本体精神的张扬,无不惊叹、兴奋、痴迷,他们不时地向曾志巩提问,可他好几次被问得面红耳赤。那种尴尬令他汗颜,他为自己作为南丰人却对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知之甚少而羞愧。渐渐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他心中形成:让南丰傩走向世界。

  为此,曾志巩长年跋涉在乡村田野。在田野考察中,面对停舞的傩班、倒塌的傩庙、十年动乱中被焚的傩面具残片,他痛心疾首、夜不能寐。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时地保护、梳理、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南丰傩这颗“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将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白舍镇上甘村傩班是南丰最古老的傩班之一,为掌握该傩班的情况,他11次进村,一边从古籍史料和地方记载中找线索,梳理甘坊傩的发展脉络;一边反复走访村中老艺人、傩班弟子,认真记录唱词、舞蹈动作、面具形象等傩仪、傩俗。

  20多年间,曾志巩走遍了县内250个村落,调查了184个傩班,留下了200多万字的考察笔记。

  上下求索捧出文化佳酿

  在曾志巩的苦苦追寻和挖掘中,100多个失传的南丰傩舞节目得以恢复,被激活的南丰傩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110多个傩班重又活跃在乡村。人们傩舞一跳,相逢一笑,多少恩怨在观众的欢声中散去,多少希望在傩舞的豪情中点燃。

  “做学问字字句句都是心血的结晶,须经得起历史的拷问。”为夯实学术研究基础,曾志巩一头扎入书海,如饥似渴地学习、研读与傩有关的宗教、戏剧、舞蹈等书籍,他节衣缩食,不断往返于南丰与上海之间,在上海图书馆查找、摘抄、复印了大量的文字资料。2002年2月,曾志巩在返回住处的公交车上遭遇了车祸,腰椎压迫性骨折,可当他顽强地爬起后,面对众人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我的资料袋呢?”

  为了考证一个传说的出处,找准一个古字的解析,提炼一个新的学术观点,曾志巩要找出多个版本的文献资料和多种古籍对比阅读,再结合文化现场进行研究,使傩舞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唱词在历史与现实对接而成的“文化空间”里复活、跳跃,进而开掘出其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目前,曾志巩有20多篇傩文化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获奖,他也被吸收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

  继承创新尽展傩舞风采

  2005年春,当曾志巩将《江西南丰傩文化》专著手稿送到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的案头时,曲老亲撰序言:“翻阅书稿,我仿佛看到了作者打开了南丰傩的神秘大门,引导人们进入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时光隧道,尽情观赏一个五色斑斓、瑰丽奇特的傩文化世界。”

  “南丰傩唯有在继承中创新才能保持活力。”曾志巩的呼吁得到了南丰人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他多次邀请专家、学者与县傩文化工作者一起深入挖掘南丰傩文化的精髓,创新傩舞的表现形式,并将音乐、灯光、美术、舞台设计融入傩舞。近3年,该县培训的11个少年傩班表演的集体傩舞《开山》、《魁星》等节目,以及新编排的传统傩《开天辟地》、《蜜橘大王》、《金刚》等节目,博得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

  结束采访已是夜深人静。老人临别的话语深深震撼着记者的心灵:“我渴望找到甘愿清苦、痴心爱傩的后生,接力书写南丰傩的新篇章。在我生命结束前,我定将所有手稿及资料全部赠送给县傩文化研究会。”

  殷殷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他的整个生命是属于南丰傩文化的。

  黎黄 本报记者汤民 文/图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