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者应有平常心 受恩者应持感恩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09:36 南方日报

  本报报道引发读者网友热议,捐助者和受助者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施恩者应有平常心 受恩者应持感恩心

  ■《孤女十年成白领 感恩二字她最懂》追踪

  本报讯 (记者/戎明昌 实习生/钟达文)孤女小莲奋斗十年,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白领;小莲还“饮水不忘掘井人”,主动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许多读者来电称,小莲的事迹非常感人,她的奋斗精神值得很多贫困生学习。在另一方面,小莲也正确处理好了与“施恩人”的关系,在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也获得了另外一个层面的情感“捐助”。这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生来说,也有启迪意义。

  不能以一两次交流畅不畅作为资助与否的标准

  广州增城市的陈先生认为,小莲是一个值得资助的孩子,她出身寒门,却始终刻苦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从中专到考上成人大专,再到参加自学考试完成本科学业,小莲明白“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在工作上,小莲“经常加班加点”,可见她非常敬业,明白工作机会来之不易,珍惜每一份工作。小莲走过的路证明,贫困生更应该相信“奋斗改变命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积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帮助,不要轻言什么“心理压力大”、“实在抹不开面子”,争取各方帮助,然后完成学业,尽早自立,通过奋斗改变命运才是关键。

  东莞的李小姐来电称,她曾经资助过一个贫困地区的中学生小黄。小黄很自卑,说话时问一句答一句,难以沟通,但李小姐从学校了解到,小黄学习很刻苦,成绩很不错,只不过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所以不爱与人交流。在李小姐的资助下,小黄考上了大学,李小姐继续资助他,同时鼓励他通过勤工俭学解决部分生活费;后来,小黄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成为一名高级技工,性格也变得开朗了,经常打电话向李小姐交流情况。回顾资助小黄的过程,李小姐说,农村孩子大多不善言辞,特别是贫困学生,内心更自卑,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以一两次交流顺不顺利作为资助与否的标准。应该通过深入的考察,了解该学生是否有努力学习的意愿,是否有优良的品德,再决定是否资助,如何资助。

  李小姐还认为,贫困生成才的愿意其实非常强烈,只不过很多人因为基础较差,又极度自卑以致极度自尊,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捐助人应该充分了解这一点,给予贫困生真正的帮助。

  贫困生要克服心理障碍进行“良性沟通”

  许多读者在提到小莲成才之路的同时,还谈及不久前湖北襄樊的“感恩”事件:因5名学生没有写信或者打电话沟通,捐助者认为这些学生不懂“感恩”,愤而取消资助。

  广州的林小姐认为,无论如何,捐助者肯出钱帮助贫困生,出发点是好的,贫困生因为某些原因不愿和捐助人联系,“不太妥当”,更好的方式是克服心理障碍,进行“良性沟通”,在继续取得资助的同时,也是完成了一次对自我的挑战。林小姐还认为,中国人信奉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没有多大难度,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很难相信这个贫困生会是一个心理健康发展的人。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林小姐介绍了自己资助的两名连南的贫困生为例子。第一位贫困生小王,受林小姐资助,完成初中的学业后,因成绩较差,没有考上高中,打电话给林小姐,让林小姐帮她找一份工作,林小姐求爷爷告奶奶帮她找到了一份在学校食堂帮工的工作,月薪600元,包吃包住。安排好工作之后,小王就上班了,但似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对林小姐连“谢谢”都没有说。一段时间之后,小王到林小姐家做客,吃完饭之后,林小姐收拾碗筷,身为女孩子的小王根本没有帮忙收拾的意思。又过了几个月,小王打来电话,跟林小姐说她已辞工3个月了,让林小姐吃了一惊,问及原因,小王说是父亲病了,不得不回去,林小姐问她为什么不及时告知,小王说忘了。又过了几个月,小王又打电话给林小姐,要林小姐帮她哥哥找份工作,林小姐一口回绝了。林小姐说,我资助小王,没有要求她回报,但整个过程,好像是我应该做的那种感觉,她不断要求,我不断做,很累,所以,“这个忙我也帮不下去了”。

  另一位贫困生小陶,和小王一起,受到林小姐的资助,在学业结束之后,也由林小姐帮忙,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次遇到什么问题,她都会向林小姐请教;隔一段时间,也会打电话给林小姐;到林小姐家吃完饭时,她会争着收拾碗筷。林小姐说,我不会让她帮忙,但她有这种态度,我很高兴。家里有什么穿旧了的衣服,有什么零食,我都会拿给她,还鼓励她积极进修,学一技之长。“我觉得自己的资助起到了作用。”

  施恩者应以保护受施者的尊严为最高原则

  粤东的黄先生告诉记者,小莲的可贵之处,是她从身边的人着眼,首先回报年迈的老祖母,对那些曾资助过她的人心存感恩的念头,真心感谢;对于那些需要资助的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施以援手。这对于那些“施恩者”,是最乐于看到的结果。

  广州的李小姐也说,许多资助者,他们其实都不希望什么回报,但一句起码的“谢谢”,一封告知学习情况的信,还是必需的,至于成功以后的回报,则因人而异,但社会并没有强求什么方式、多大规模的回报,才是合适的回报。

  网友“猫眼看人”则说,施恩者不必求感恩,受恩者一定要感恩。他说,施恩者求感恩,形如感情上的放贷,是万万要不得的。感情这东西,只能顺其自然地获得,若要强求,只能得到虚假或怨恨。而受恩须知感恩,是人的一条道德底线。当然,感恩的对象不仅是那个具体的施恩者,还应是整个社会。如果冷漠到不知感恩,离禽兽就不远了。

  对于感恩,读者的意见非常一致,但对于感恩的方式,则有多种不同的意见。网友“串串珠”在网文中说,就湖北襄樊的感恩事件来说,既然捐助者是真心诚意想帮助别人,又何必在意一个电话、一封信或者一句感谢的话语呢?再说,感恩的方式有很多种,努力学习才是最直接的行动。他们将来要回报的是整个社会而不是某一位捐助人。受恩者相对于施恩者来说,属于弱势群体,那么作为强势群体的所谓慈善家们为什么不放下架子主动关心他们一下,主动去询问其学习或生活情况呢?要知道,弱势群体的心理状态往往是自卑的,但他们也是有尊严的。施恩于他人应该以保护受施者的尊严为最高原则!施恩者应怀揣一颗平常心,受恩者应怀揣一颗感恩心。

  作为记者的我们,曾亲眼看到甚至亲手撮合过无数的贫穷者接受捐助的事。这些贫穷者中,有读书缺钱的,有医病缺钱的。他们来求助时,无不忧伤绝望。为他们做报道时,无一例外会收到感谢,但在一切办妥之后,也许便再无音讯。媒体不需要感谢,但让施恩与感恩在我们的社会中延续,是媒体的一种责任。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