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德改造可学上海新天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09:45 南方都市报

  “猎德改造可学上海新天地”

  专家建议保留有价值建筑,规划部门表示城中村改造将走“一村一策”道路

  猎德村蜕变(一)

  开篇语

  10月15日,猎德,这个在广州珠江边存在了900多年的村落将开始被夷平重建。在这之前,住在这里的3167户村民和1万多名外来租户,需逐一搬出这个他们住了几辈子、几十年、几年、几个月的地方。

  广州有138个城中村。作为广州改造的第一个城中村,猎德的拆迁会给村民及广州城带来怎样的变化?在广州城中村改造中,它又将提供怎样的样本价值?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猎德村蜕变》专题,见证其由老村落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变化。

  本报讯 “猎德村改造其实可以参照上海“新天地”模式,同样可以成功保留历史和文化基因。”中山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袁奇峰表示,虽然目前在网上作批前公示的“猎德村改造方案”中已经将原来“岭南历史风情街”的设想变为商业金融用地,但由于目前还未经过广州规划委员会的审批,其如何改造仍然有想象空间。

  猎德村改造不宜照搬

  “村民满意、政府不花钱”的猎德模式,广州市政府及业内都希望它能为其余130多个城中村提供借鉴。不过,城市规划专家却对这种改造方式有不同看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教授陶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猎德村的成功改造将对后续城中村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宜照搬。

  陶郅指出,猎德村此次采用土地拍买的方式筹集改造资金,其成功实施,将推动城中村的改造顺利进行。目前,广州市共有100多个城中村等待改造,需要大笔资金。如果每个村的改造可以实现资金自行回笼,广州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将有望顺利进行。而中山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袁奇峰则认为猎德村的改造方式有其特殊性,对今后的城中村改造借鉴意义不大。

  保留价值片区与周边融合

  猎德村有着9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沿河涌分布的清代祠堂、家庙和家塾极具岭南特色,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珠江新城的两次规划中都曾提出要保留猎德村岭南村落特色,而如今在网上作批前公示的“猎德村改造方案”中已经将规划专家原来设想的“岭南历史风情街”变为商业金融用地。

  现代CBD真的不能与900年的岭南水乡并存?袁奇峰指出如果参照上海“新天地”的开发模式,同样可以使商业金融用地变为“岭南历史风情街”。据袁启峰介绍,上海“新天地”是商业用途,但不仅成功地保留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因素,还因此使其本身的地块极具文化品位。据了解,目前猎德改造方案还未经广州规划委员会讨论,如果方案被否决,就不能执行。陶郅建议,改造前,最好能请相关专家对猎德村的文物建筑做一次普查,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可以改造成公共设施,与周边商务建筑、休闲广场相协调。

  城中村改造“一村一策”

  “猎德村的改造对完善CBD功能很有意义”。袁奇峰告诉记者,珠江新城在开发初期出现开发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那时候谈不上猎德村改造的问题,而随着珠江新城的进一步崛起,猎德村改造无疑将增加珠江新城的土地供给,也将令珠江新城的交通设施更加完善。袁奇峰认为猎德村的改造不仅将在形象上对珠江新城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功能上也是对珠江新城的补充。规划部门的有关人士表示,猎德村的改造对改善中央商务区形象、优化中央商务区的投资环境有着积极意义。

  规划部门表示,广州“城中村”改造将遵循“一村一策”原则,成熟一个改造一个。

  据透露,所有城中村都必须按照城市规划来做,会满足基本配套设施的要求,必须有甚至超过6%公建配套的比例,包括医院、学校、体育设施等。“猎德村被改造之后是否只是一个高楼耸立的水泥城?”有关人士表示,猎德村乃至其他城中村的规划设想都将遵循一个理念:在注重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和谐的前提下又不失现代感,改造后的猎德村将会是个美丽的“小城”。据介绍,广州将通过建周转房来推进城中村改造,还可能动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新社区的用房进行调剂。而“城中村”改造具体以区里改造为主,村民有权参与规划方案的讨论,使其继续优化,比如猎德村的改造方案目前就在根据村民意见进行优化。

  ■猎德村民

  “拆迁是划得来的好事”

  村民认为猎德改造后治安会更好

  9月1日上午10时20分。正在家里收拾家当的李宗明和妻子争执起来:李宗明和女儿想把一台老缝纫机当废品卖80块钱,妻子却觉得缝纫机虽然旧,但偶尔还可以缝补一下衣服,坚持把它打包,带到临时找的房子里去。两人吵了几句,李宗明最后还是顺了妻子的意,用报纸把缝纫机包得严实,再用红色纤维带打了几个结,搬到客厅角落里。

  【中年人】留恋但更盼拆迁

  在这间20平米左右的客厅里,壁柜里已经空荡荡,衣柜里的棉被、冬衣码了四大木箱,两台不常看的老电视已经打包,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已经送人。“10月1日,再收拾一下随身穿的衣服、锅碗瓢盆,就可以搬家了。”

  离10月15日猎德3167户村民搬迁的大限还有1个多月。之后,这个在广州珠江边上存在了900多年的村落,作为广州城改造的第一个城中村,将开始被夷平重建。

  李宗明今年51岁,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小时候随父母种田、种果树,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洗脚上田”。7天前,李宗明在邻村冼村选好了一套两房一厅,跟房东讲好,10月1日搬过去。对于即将拆迁的猎德,他自己说,“心里一百个留恋”,但是从理智上,他也知道,这个村落的拆迁对于村民们来说,是一件“划得来”的好事。

  在李宗明眼里,猎德改造后,村里的环境、治安会好很多,不像现在这样乱糟糟的,到处有小偷。“猎德大桥建成之后,外地人从桥上看到猎德会说,‘你看,广州多漂亮。’”

  李宗明的女儿阿芬考虑得更加现实。她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猎德村附近的南国花园,曾经也是猎德村的地盘,卖给开发商后建成了一个高档小区。现在一套两房一厅的月租在3000元左右。阿芬由此给自己家算了一笔账:现在家里有两套一房一厅出租,房租月收入1200元。4年后搬进新家,“不管抓阄的房型好坏”,按照珠江新城到时的房价,家里两套两房一厅租6000—7000元/月应该没问题。

  【老年人】难舍涌边聊天乘凉

  这一天,73岁的村民林伯则还未开始收拾家当,也没着急着到处看临时住的房子。下午3点,他从家里慢慢走到猎德涌边,见到早已等候在此的老街坊,欢快地聊起天来。

  “这样坐不了多少天啦”,林伯说,按照村里的安置要求,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住到暂时不用拆迁的桥西南区,他愿意住到那里,准备10月1日之后就搬过去,“桥西南区的老人之家也不会拆,以后每天回来找街坊也容易。”

  相对于李宗明一家的乐观,林伯对这里有更多的留恋。退休13年以来,每天下午两三点,他都习惯来猎德涌边乘凉,和老街坊聊天到下午5点再回去。但猎德拆迁了之后,这种悠闲的生活就不能存在了。“生活了这么多年,真不舍得离开啊!”林伯还有一些担忧,现在村里跟村民没有签一份合同,所有拆迁的进展都是村里的一纸通知,不知道到时会不会兑现。他甚至担心到了更远的事情,下一个改造的就是洗村,“不知道洗村改造了之后,猎德的房子有没有这么好租。”

  猎德前世今生

  根据《猎德村志》记载,公元1078—1085年,李氏先祖从粤北珠玑巷南迁,后“林、梁等姓迁入,与李氏夹猎水而居”,遂成村庄,距今约900余年。猎德村原名“永泰村”,传说,因猎姓将军有恩于村民,故而改名“猎德”。

  因村内水网交错,土地肥沃,盛产杨桃、甜橙等水果。猎德人祖辈以农业耕种为主,种植水稻、蔬菜,少部分人经商,极少数人海外谋生。据志书记载,宋时广州有八大镇,猎德就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土地大量被征用,猎德村以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1994年6月30日,广州市公布规划,建设珠江新城。猎德村全部农田被国家征用。利用征地补偿款,猎德村兴建了“美居中心”。随着利雅湾、高德中心大厦等项目的启动,推动猎德经济持续发展。

  2002年11月14日,天河区政府同意猎德村撤村改制。同年11月26日,猎德村成立猎德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实行撤村改制。由于周边已城市化,猎德村成为“城中村”。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李宗明为化名。)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彭美 曾文琼 实习生 邹妙玲 严念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方谦华 实习生 陈奕启

  图:

  随着最后搬迁日期的临近,许多住户都在忙着搬东西到新住所。

  高楼下的猎德村全貌,远处是在建的电视塔。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