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泡图书馆成新时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10:1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雷燕 通讯员蔡锦明)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全国知名学者的讲座;古老民俗节日复兴成为都市的文化盛会……从1998年广州市实施群众文化“金穗工程”以来,短短9年间,羊城市民的文化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日前从广州市文化局了解到,2006年,广州市投入文化站经费比增四成,公共图书馆经费6395万元、群众文化经费7236万元,分别比增34.6%和38.4%。

  “金穗工程”让羊城群众文化蜕变

  曾几何时,一说起群众文化,大家心目中想象的就是在广场上放放电影,跳跳舞。然而,从1998年起,“金穗工程”启动使得整个广州文化环境逐渐蜕变,2002年12月,广东省委在全省九届二次全会上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更使得广州市文化环境在以后的几年当中真正脱胎换骨。

  “金穗工程”实施至今9年后,广州的文化环境日新月异--全市12个区、县建立了文化馆,163个街(镇、管理区)遍布文化站;拥有1500多支基层业余文艺队伍,516个文化广场,每年开展文艺展演3000场(次)以上。

  越秀区图书馆日均人流量4000人

  几年前,图书馆在普通市民心目中只是“文化人”去的地方,与普通市民的生活似乎很遥远。而由于场馆小、环境差、图书少等原因,社区图书馆更是少人问津,几乎成了“摆设”。而随着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图书馆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大手笔的投入,周末、假期去图书馆正在成为羊城市民的“新时尚”。

  刚建成不久的越秀区图书馆位于越秀区的“黄金旺地”,每到周末或者假期,人气一点也不输周围的大商场。据越秀区图书馆馆长董帜强介绍,越秀区图书馆自建成开馆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接纳30多万人,目前每日的平均人流量也达4000人左右。

  据了解,广州市目前已经形成了市、区(县级市)、街(镇)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同时,还不断加强图书馆分馆建设、流动图书馆、汽车图书馆建设,目前已有95家文化馆(站)图书室开通了信息共享工程。

  古老民俗复兴成群众文化盛会

  波罗诞、乞巧节、龙舟节……几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原本逐渐退出人们生活的古老民俗节日又重新焕发出新生命,并且成为市民们积极参与的文化盛会。从2005年开始,“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每年一届在黄埔区南海神庙举行,至今已经举行三届。据统计,今年的“波罗诞”短短5天时间就吸引了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的65万人参加。

  “都市热浪”成羊城亮丽文化风景线

  近年来,广州市以“都市热浪”为载体,积极开展“四进社区”活动,组织业余文艺团队到社区巡演,推动社区创作、演出、合唱、书画、摄影等文化活动的开展。每到夜晚,英雄广场、鹭江文化广场、海印文化广场、滨江公园文化广场、文化公园中心台、增城广场、番禺广场、花都广场等这些遍布在全市闹市、公园、街道、社区的大小不同的文化广场,每天都在开展着文艺演出、群众舞会、卡拉OK比赛、私伙局表演、群众合唱、体育锻炼等各种文体活动,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广州各个区也积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如海珠区的“周周乐”文化活动,天河区的“绚丽天河”文化艺术节,越秀区的“越秀金秋”等。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