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蜀鬼才反驳学术明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08:22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学术明星王立群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任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会理事。因在央视开讲《史记》闻名全国。 巴蜀鬼才魏明伦 魏明伦1941年生于四川内江,现居成都。童年失学,九岁唱戏。历任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演员、导演、编剧至今,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蜀鬼才”。其编剧的《潘金莲》颠覆旧有的潘金莲形象,荣获全国优秀剧本奖。1987年新华社《半月谈》评选魏明伦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演绎出一段千古佳话。未料,平地一声惊雷,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央视《百家讲坛》直指:司马相如“骗财骗色”。近日,王立群应邀入川讲学时旧调重弹,称司马相如骗财骗色,而且凤求凰的故事是戏说,惹得“巴蜀鬼才”魏明伦为老乡司马相如叫屈,并对《百家讲坛》的话语霸权进行“炮轰”。 一、王立群颠覆“凤求凰” “凤骗凰”说引发争议 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不只在民间被传为“凤求凰”佳话,成都人甚至封司马为“情圣”,与“诗圣”杜甫相提并论。然而今年4月,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却在央视《百家讲坛》对这段传奇进行颠覆,指出他们并非后世人们追求爱情自由的典型代表,司马相如对卓文君追求是有预谋的劫财又劫色。 王立群认为,司马相如主子去世,辞官返故乡成都,家境贫寒,投奔临邛县令王吉,并制订财色两得的妙计。县令王吉佯装恭敬,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消息被人传扬,当地首富卓王孙中计,备宴款待两人,司马相如假装不愿去,席间弹奏《凤求凰》。卓文君闻歌被打动,与其私奔,因生活窘迫,卓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没办法,只得送重金给他们,此后司马相如生活安定。 此论一出,立即在观众和学术界引发广泛争议。 二、魏明伦颠覆王立群 是封建卫道士立场 近日,王立群入蜀,老调重弹,魏明伦忍无可忍,决心为司马相如讨个公道。“我看了媒体关于王立群在四川评价凤求凰的报道,后来又翻看了《百家讲坛》上他颠覆‘凤求凰’的录像,我觉得有必要为我们的四川老乡司马相如叫屈平反。” 魏明伦告诉记者,他不同意王立群对司马相如的评价,“文章西汉两司马。我的忘年交文怀沙认为,文人中既有奴隶也有奴才,奴隶有反抗精神,奴才只会阿谀奉承。具有反抗精神的司马迁是奴隶文化的代表,长于歌功颂德的司马相如是奴才文化代表。我大体赞同这种看法。司马相如具有两重性,其缺陷不在前期。前期‘凤求凰’,是‘奴隶文化’的佳话。敢于追求寡妇、偕文君私奔、布衣短袴、跑堂卖酒,是对封建礼教的反叛挑战,是个性解放,自由恋爱的古代版本。王立群先生所谓司马相如‘骗财骗色’,是站在封建卫道士立场看待‘凤求凰’。他所凭借的史料,正是古代卫道士的论点。至于谋财,傍大款,都是当代拜金主义的流行心态,强加给凤求凰,是以商人之心度才子之腹。” 王立群“凤骗凰”才是戏说 魏明伦还说,在古代三妻四妾流行的婚姻体制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夫一妻白头偕老,这在当时难能可贵。对于司马相如的优劣,应该批判他后期御用文人的奴才文化,不宜否定他前期“凤求凰”的奴隶文化。至于王立群说“凤求凰的故事本来就是后人附会,原本就是戏说”,魏明伦也进行了回应:“‘凤求凰’佳话虽然其中有附会的因素,如文君寄相如的‘数字诗’之类,但相如偕文君私奔的爱情故事决不是后人附会。‘凤求凰’不是戏说,王立群先生的勾引拐骗‘凤骗凰’才是戏说!” 消解《百家讲坛》话语霸权 在批判王立群颠覆“凤求凰”的同时,魏明伦还进行引申,对央视《百家讲坛》进行“炮轰”:“由此联想《百家讲坛》自我推销的‘坛坛是好酒’,给人‘句句是真理’之感。所谓‘百家’,其实只是一家之言,都是文雅评书。由于央视的平台空前巨大,具有‘能生杀人,能富贵人’的无穷威力。讲坛名嘴暴发富贵,拥有这一家之外百家千家无法对答的话语霸权。因此我第一个建议是‘神坛’上的名嘴慎言,避免信口开河;第二建议《百家讲坛》可否另设一席,请海内外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俊杰,与易中天‘教父’、于丹‘圣母’对话《三国》,答辩《论语》。” 趁王立群签售新书《读史记》之际,记者将魏明伦的批评转达给了他。看过魏明伦的观点,王立群只是浅浅地微笑,表示自己暂时不想进行任何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