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第23个教师节特别报道(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02:05 北京晨报

  吴昌顺:一见学生便心花怒放

  1991年16岁高中毕业

  留校的他被评语文特级教师

  ●退休生活每年工作量都是满负荷

  原北京五中老校长吴昌顺已经退休了。如今,他的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外出讲学。他每年外出讲学100次左右,每次讲学得用3个小时,这样折算下来,每次相当于中学的四到五课时,相当于普通科任教师的满工作量。“我是退而不休、人老心不老。”他这样笑着说。

  这位“年轻的”老人呼吁,特级教师应以感恩的心来对待社会给予的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应倾其所有,回报社会”。

  “被评选为特级教师,并不意味着功成名就。”吴昌顺表示,拿到特级证书后的十五六年,自身的进步比过去要大得多。他举了个例子,以1991年当选特级教师为分界线,之前他只写了大约3部作品。之后,他参与写作、编著的作品,迄今为止已出版了24部。

  ●教学经验要求自己永葆“精气神”

  1956年,年仅16岁的吴昌顺在五中毕业后,便留校任教。这个挚爱语文学科的教师,把生命价值的释放场所放到了课堂:每一堂课都像歌、像诗、像一泓清泉,开启学生的智慧,滋润学生的心田。

  教师人格魅力是老师占领课堂领域的三大法宝之一,吴昌顺老师对此更有个性化的解读:要求自己以“真情实感”爱学生,以“真才实学”教学生,以“真知灼见”感染学生,要求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永葆三个字:“精气神”,即精力充沛、气势旺盛、神采飞扬。接受记者采访时,年近七十的吴昌顺仍然神采奕奕,说起自己的学生来更是手舞足蹈、激情四射。

  1991年,吴昌顺被评为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他表示,特级教师并非特殊人物,也不是具备特殊能耐,核心含义在于他们是学习型教师。

  吴昌顺和同时代的那批老特级教师一样,充满了对学生的热爱,天天和学生在一起也不会出现职业倦殆,相反,多数还得起这样的“职业病”——没有学生无精打采,一见学生便心花怒放。当然,除了过硬的师德水平外,潜心钻研业务,通过学科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和教师自身人格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来开发学生的智慧宝库、激发学生热情和征服学生心灵。在教学艺术设计上,老特级教师们可谓细致到极致的程度,甚至包括上课各个环节的考究,包括课堂内容的首尾设计,安排讨论、书写板书等众多细节,都按照分秒进行设置。

  “特级教师评选不是‘一夜成名’,而是几十年工夫下来瓜熟蒂落的成果。”吴昌顺说。

  ●学生评价我们对吴老师近乎崇拜

  “受教一年,获益终生”——谈及高中语文老师吴昌顺,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摄影组组长赵永琦用这样一句话表达内心的感受。

  27年前,赵永琦在课堂上结识了这位时任五中语文教研室主任的吴老师。在他的回忆中,课堂上活力四射的吴老师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学古文,吴老师每天抽一段给学生讲,或者小故事,或者名言警句,课前抄下来,课上只讲几分钟,但持之以恒,学生的知识在日积月累中大为长进。

  从高中开始,在吴老师影响下,赵永琦便养成写札记的习惯,每天都在本上记一些东西,平时同学之间还互相传阅。时隔20多年后,翻出当年的札记本,看到老师在本子上所改的错别字,一种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这种做法不仅有意思,而且对写作水平提高大有裨益。”

  虽然只上过短短一年的课,但赵永琦却把吴老师视为“影响自己一生的人”。高考时他的分数超过重点本科线41分,但爱上语文的他毫不犹豫地把人大中文系填作自己第一志愿。

  “那时候,我们对吴老师有种近乎崇拜的情绪。”赵永琦表示,学生的这种情绪来源于老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在他的教学中我们能体会到有关人生信念等更高境界的东西。

  晨报记者 罗德宏/文 佟一博/摄

  2001年32岁的他

  成为北京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李奕:

  “意外”当选特级教师

  评上特级后感觉“特着急”

  2001年,年仅32岁的北京二中地理教师李奕被评选为北京市地理特级教师,当时成为本市评选年龄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这个纪录至今还无人打破。

  “当时学校能把我报上去参评,我还是感觉有些意外的。”李奕回忆说,因为当时特级教师的一大特点就是年龄大、教龄长。

  对于李奕来说,学校把如此珍贵的一个参选名额给了自己,更多感受到的却是压力。当时,这个颇具突破性的决定的确“得罪”了不少人;同时,各方面的质疑甚至非议也不绝于耳:这么年轻就评特级,评上了他表现不好怎么办?跳槽了怎么办?万一评不上,岂不是浪费了一个区里的名额?

  经过一波三折的争论后,年轻的李奕才当选北京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当时被评上特级后,我的状态就是‘特着急’”。李奕笑着说,“因为论业绩、谈经验、比贡献我都无法和老教师相比,而且还要特别警惕获得荣誉的‘泡沫现象’。”这份自省的清醒,促使这位年轻的特级教师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更加勤奋。

  教育管理嫁接“地理思维”

  2003年,由于工作岗位的调整,李奕出任东城区教委领导职务。“当时并不太愿意,因为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李奕说,他用了近半年时间才适应了这一变化。

  但李奕很快就发现,虽然以前的学科题目现在用不上了,但地理思维方法对他在教委的工作还是很有帮助。比如如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到最大的作用,东城区的教育资源很丰富,但是却凸显出局部不足,这和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分布异曲同工。

  今天已担任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的李奕也借鉴“地理思维”来解读本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思路——“如果说强校和弱校的结合是教育资源的第一次整合,那么今天如何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就是第二次整合。是以低代价的节约型发展促进教育均衡。”

  晨报记者 王萍/文

  照片由本人提供

  2001年曾和大学老师一起

  参加高考阅卷的他被评为特级教师

  李明赞:

  历史课上教烹茶

  孩子们听课两眼放光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清风生……”听过北京四中历史特级教师李明赞讲初中历史的孩子,都把这首唐代著名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背得津津有味,朗朗上口。而干巴的唐代历史,也就在这一首茶歌中刻入脑海。

  “课上,我和孩子们从神农尝百草谈到陆羽的《茶经》,从传统的茶叶药用聊到元代以后饮茶成风”,李明赞老师说,“我还通过查古籍,告诉孩子们把茶叶捣碎,放上葱、姜、陈皮、大枣,古代人就是这样以茶代药。没想到第二天真的有学生把和家长一起制作的‘药茶’带到课堂上来给我喝。”李老师说,每当想到这件事,就觉得学生是多么可爱,对于老师,学生有时多么的信任和尊敬。“心里的感动不是别人能体会的。”

  在教学中,李明赞有意将概念性的描述引申为具体的事例。孩子们在下面常常听得“两眼放光”。说起课堂上的情形,李老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1992年李明赞成为北京市第一批破格提拔(40岁以下)的高级教师,2001年,他被评为历史特级教师。

  同事们都称呼他“先生”

  李明赞老师用“平易近人”来形容自己,这和学生对他的评价——教学风格平稳、态度慈祥和气、知识渊博似乎有一些“差异”。“这只能说学生接受我,”李明赞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学生说我知识渊博的参照物是孩子们自己,我只能说我是门门通,但门门不精。我参加高考评卷时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当年我作为唯一的中学老师参加高考评卷,深刻感受到大学老师对学科的某一方面研究的精深程度。”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四中不少老师都习惯称呼他“李先生”,一声“先生”中,包含了大家对他的多少崇敬和爱戴。“去年李先生得了一场大病,他没跟你说吧?去年李先生被查出重症胰腺炎,住院住了好几个月。”而就在这时,一位老师工作调动,教学上出现了人手空缺,李明赞老师没休息几天就去代课了。“没有丝毫的架子,学生下课就围着李先生问东问西。那时候的李先生,笑得像个家里慈祥、知识渊博的爷爷。” 晨报记者 王萍/文

  照片由本人提供

  新闻观察

  自1978年特级教师制度建立以来,作为中小学教师行业最高的荣誉,特级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起的带头引领作用功不可没,其中涌现出不少德艺双馨的名师。不过,一路走来的特级教师评选制度也面临一些争议,包括评选标准、外地本土特级教师之争等。

  “老特级”遇到新课题

  “新特级”VS“老特级”

  “新特级”是2005年之后在本市中小学校流行的一个新词汇。从这年开始,为促进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化,本市特级教师评选在比例上便开始向远郊区县教师倾斜,部分因为这种政策性导向而被评上特级的教师被称为“新特级”。

  部分城区特级教师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每次特级教师评选名额有限,加大远郊区县的评选比例,客观上削减了城区教师评上特级的名额,部分水平较高、贡献很大的城区老师因此也无缘特级。相对而言,相比过去评上的“老特级”,远郊区县的“新特级”水平相对会弱一些。因此,为进一步培养响当当的特级教师,有关部门应创造条件,改善状况,切实提高远郊区县教师队伍的水平。

  “外来和尚”VS“本土和尚”

  西城区一位特级教师介绍:外地调入的特级教师经过市教委认定后,便入围本市特级教师行列,由于特级教师评选比例是固定的,外地特级进京客观上挤占本市教师晋级的空间。据介绍,因为不少学校从外地引进的都是数学、物理等高考学科特级教师,因此在上届特级教师评选时,本市一些优秀主科教师因为名额原因无缘特级,与此相对,音乐、美术等部分非主科老师评选时一度出现名额空缺现象。

  市教委有关人士分析,外地特级教师的引进不能过度。“首先这可能会使原有的文化遭到破坏,同时也会引起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地方教育资源被‘吸空’。”

  “存”VS“废”

  近30年来,一路走来的特级教师制度本身也面临“存”“废”之争。对此,市教委有关人士表示,质疑的根源在于怎么认识特级教师制度。

  “有人认为特级教师的称号只是一种荣誉,所以觉得价值不大。但在教师队伍中,特级教师发挥的带动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各项工作的促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位负责人表示,打个形象的比喻,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这也合乎社会正常的结构。各阶层都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是不能齐平的,否则就没有竞争,整个队伍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但不同的时代,特级教师的标准、要求和作用也不断改变。

  晨报记者 罗德宏 王萍

  新闻背景

  特级教师标准

  历史演变

  日前,一位曾参加过市教委特级教师专家评选委员会的特级教师向记者披露了近年来本市特级教师评选的“历史演变”。

  “德高望重”

  转向“年轻有为”

  “原来特级教师评的基本上都是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这名特级教师介绍,当时不少特级教师一评上就退休,她所在单位有位参评的特级教师当时正在办理退休手续。有专家指出,那时退休的特级教师比例几乎接近一半。

  后来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级教师评选开始逐渐向中青年教师倾斜。当时相当数量的特级教师退休,特级教师队伍构成上出现年龄上的空当,因此,少量四十出头的优秀教师开始出现在特级教师的名单上。据这位1998年评为特级教师的老师介绍,当年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是西城区一位41岁的美术教师。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教师的面孔开始在特级教师行列中亮相。2001年,本市特级教师评选加大向一线年轻教师倾斜的力度。这年,时任北京二中地理教师、32岁的李奕被评为本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而2005年的评选则明确提出,特级教师评选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农村教师倾斜,要兼顾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比例。据了解,在今年特级教师评选条件中首次增加了“优秀的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可适当放宽”的内容。

  名单公示“刷掉”

  不符标准校长

  作为目前中小学教师中含金量最高、规格最高的荣誉,特级教师评选到底是如何出炉的?不同时期的评选规则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本市市区教委相关人士、特级教师评委会专家以及部分特级教师。

  部分评委会专家和特级教师介绍,原来评选特级教师,需要单位领导和专家推荐,市教委还要组织评审小组前往参评老师的课堂听课,实地考察实际水平,通过专家评审小组和市教委认可后,最后上报市政府认定。进入上世纪90年代,特级教师评选加大对一线教学情况的重视,要求参评者不仅提交论文或书,还要提交教案。

  而在2001年和2005年两次评选特级教师的程序中,增加了参评者所在单位的民主测评程序。参评者本人申报材料后,单位内部要投票进行民意测验,如果反对票数超过一定比例,将无法进入单位推荐名单;随后,区县教委成立专家评审小组,确定初选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天。

  有关人士透露了当时一个细节:当时有的区县申报的不少都是校长,好多离开教学一线或课时不够,结果初选时没有过关,被从名单中拿了下来。

  晨报记者 罗德宏

  

庆祝第23个教师节特别报道(下)

  

庆祝第23个教师节特别报道(下)

  

庆祝第23个教师节特别报道(下)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