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二线”教师自办手抄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04:26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图文:“二线”教师自办手抄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高家龙 通讯员刘中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不器”、“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些孔夫子的名句,被武汉中学59岁教师刘守琪经过翻译发挥,变成了手抄报,用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我的《论语》心得跟于丹教授不同,主要是针对学生而写的。”身为武汉市教育学会儒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刘守琪介绍,他从事中学语文教育39年,去年退居二线,到学校图书室担任管理员。

  教学经历让他发现,一些中学生没有远大理想,大量做题学习效率不高,不会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等,而《论语》中对此都有很好的指导方法。于是,去年11月,他开始利用闲暇时间自办手抄报《修身》周刊,传播他的《论语》心得。《修身》周刊已经办了24期,被贴在宣传栏里。每期一个主题,有“谈孝”、“修身与进取”、“面对捧杀”等。每个主题引用一段《论语》的句子,加上简短的注解和译文,最后是大篇幅作者的心得,有时末尾还配上一些国学小常识。《修身》中对“君子不器”的解释是,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刘守琪说,学生不要偏科,即便是学理科,也不能丢掉文科知识。在讲“学与思”的关系时,他鼓励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而不要搞题海战术,这样学习效率太低,且知识掌握不牢。

  有的中学生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总喜欢与父母争斗。刘守琪引用孔子的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告诉学生如何孝敬父母,“除了疾病,其它的事情争取都不让父母操心,这就是孝顺。”他说。

  该校高二(3)班学生黄韵雅说,《修身》周刊对经典的解读,让她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开始喜欢上国学。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这些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他们的大局和责任意识,养成谦让等文明礼仪。”武汉中学党总支书记张知汇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大有裨益。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