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半世纪前 罗马首次全球转播奥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08: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1960年,罗马城燃起了象征和平与友谊的奥林匹克火焰,举办了第十七届奥运会。这一届高水平的运动会,共76次打破奥运会纪录,30次刷新世界纪录;美国拳王阿里也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金牌,一举扬名世界。 经过近20个小时的辗转,本报特派记者于当地时间9月1日傍晚抵达 “华西都市报·奥运城市全球行”大型采访活动的第二站——意大利首都罗马。按照事先约定,第二天上午,记者前往意大利奥委会办公地点,拜访奥委会副主席沃贝多·考瑞先生。 奥林匹克体育场多次翻新 47年前,当奥运会来到意大利罗马时,沃贝多还是个18岁的小伙子。“当时的我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在学校,我还是田径队队员。由于难以割舍对体育的喜爱,大学毕业后,我就进入了奥委会工作,一干就是30年。” 随后,沃贝多带记者眺望了与意大利奥委会大楼紧挨着的罗马奥运会主会场——奥林匹克体育场。沃贝多说,这座体育场建于1937年,距现在已经有70年的历史。为举办1960年奥运会,当年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大的翻新,但现在看到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并不是当年举办奥运会时的原貌。“为了举办1990年的世界杯足球赛,我们又翻修了一次体育场。” 指着大楼左前方的奥林匹克体育场,沃贝多遗憾地说:“今天下午,这里将进行罗马队与锡耶纳队的足球比赛,所以我现在不能带你进入场地参观。” 多项赛事在古罗马遗址进行 在意大利奥委会大厅内,有一个罗马奥运会体育场的沙盘,比赛场馆大多集中在奥委会办公大楼附近,与办公大楼一街之隔的是综合馆,当年奥运会的拳击比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全部都在里面举办。 “当年拳王阿里就是在这个馆里获得冠军的。”沃贝多不由自主地演示了一下拳击的动作。 罗马奥运会很好地体现了古代传统与现代奥运的完美结合,许多比赛项目是在2000年前罗马人举行古代运动会的遗址上进行的。比如,摔跤比赛在古罗马巴西利卡式公共议事大厅里举行;体操比赛在卡拉卡拉大浴场进行,女子体操运动员的优美表演不禁使人想起古代少女沐浴的情景;马拉松赛的起点在卡皮托里尼山脚,终点在君士坦丁凯旋门,当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阿贝贝·贝基拉赤脚沿着亚平宁半岛的道路像只小鹿一样跑到君士坦丁凯旋门时,古罗马人的风姿再次展现了出来,现场观众热烈欢呼。 罗马奥运会是将体育竞技与历史文化结合得最为完美的一届奥运会。大理石运动场、Caracalla温水浴池、鲍格才家族别墅、Albano湖、康斯坦丁凯旋门,成了此次奥林匹克竞技场的远古时代背景。 沃贝多自豪地说:“古今场馆相互交融,人们在观看奥运比赛的同时还能游览一下古罗马的风光。我听说北京奥运会也有这样的想法,将长城、故宫等历史遗迹都纳入奥运会比赛的线路,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罗马奥运会上创造多个第一 很难说罗马奥运会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但罗马奥运会却在不经意间创造了很多第一。最让人称道的就是,第一次进行跨洲的电视实况转播。 为向世界更充分地展示奥运精神和古罗马文明,有超过100家的电视频道实况转播了罗马奥运会,18个欧洲国家进行了(带录制的)播放。虽然有点时滞,但也转播到了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实况转播大大推动了奥运会的普及,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也使奥运会的发展有了划时代的进步。 此外,奥运会圣歌第一次确定。在罗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SpyrosSamaras作曲、KostisPalamas作词的奥林匹克圣歌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场首次奏响。 还有一个第一次,就是兴奋剂检查。罗马奥运会对兴奋剂的真正关注起于一场悲剧:当自行车比赛紧张激烈地进行时,丹麦选手马克·詹森突然倒地后不治身亡。后经尸体解剖发现,原来真正的“杀人凶手”是这名运动员为取得胜利而服用了过量的苯丙胺兴奋剂。罗马奥运会的“警觉”对以后奥运会全面兴奋剂检查,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斗兽场现代体育场的原型 提起意大利,最著名的是他们的足球;而提起罗马,最著名的则是古罗马露天竞技场,也叫斗兽场。 罗马是有着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古城,由于没有受到过什么战乱、灾难的影响,罗马城内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古罗马时期的建筑。为了不破坏历史遗留,现在的罗马有新旧两个城市,现代化的罗马城建在古城以南5公里外。 当然,无论是罗马帝国时期,还是现在的罗马,这座城市的象征永远都是古罗马露天竞技场。这座建于公元1世纪的古城内最宏伟的建筑,占地约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整个斗兽场共有4层,最下层是贵族们的专座,越往上,观众的社会地位就越低。 在希腊,希腊人可以骄傲地告诉你,奥林匹亚古竞技场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祥地;而在意大利,罗马人则会自豪地告诉你,古罗马的斗兽场是现代一切体育场的原型。 底部是竞技的场所,四周是观众的看台。站在雄伟壮阔的斗兽场看台上,你不能不佩服古罗马的强大与古罗马人那无与伦比的智慧。 本组稿件由特派记者钟洋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