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会变迁:四重角色美妙演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5日10:23 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

  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从2004年举办以来历经4年,今天将迎来第四届。作为中小企业的国际交流平台,中博会从无到有,从“国字号”升格为“国际级”,完成了四重角色的完美演绎,成为中国中小企业与国际中小企业共同享有的“大舞台台”、“出海口”、“宴客厅”、“研究所”。

  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短短3年,这个大舞台流光溢彩,影响日益扩大。一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04年,1950家国内和港澳中小企业参展;2005年,3522家国内外中小企业前来参展;2006年,3970家国内外中小企业前来参展。各路豪杰粉墨登场,在舞台上竞展风流。

  大舞台:让中小企业“练摊”

  回顾前三届的成果,中博会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中小企业得到了“走上前台”,在世界的聚光灯下接受检验,从而告别“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窘境。这一舞台的搭建,缘于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和准确定位。

  2003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了首届广东省民营企业产品博览会。在那次视察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张德江说,必须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帮助其发展壮大的舞台。凡是中国中小企业,都得“练摊”。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过去有些浙江的商人,开始时是小本经营,后来到上海大码头“练摊”,摸爬滚打之后,就鲤鱼跳龙门,再到香港、美国当老板去了。由此可以看出,凡是中小企业都得经过磨练。我们可以在广州打造这样一个舞台,让全国的中小企业到广州这个地方来会一会,练一练,然后,实现由鱼到龙的蜕变,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广东速度”,使得这个舞台的搭建出乎寻常地迅捷。

  张德江讲话的两天后,创办中博会的决策提上了广东省政府的议事日程。2003年12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出邀请函,建议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很快,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即答复,决定与广东省政府联合主办中博会。如今,中博会的主办单位已经扩充至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可见,“中博会”一出生就伴随着“国家级”的光环。

  经过不足1年的筹备期,2004年10月18日,首届中博会在广州花城展览中心隆重拉开帷幕。4天会期,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8万人次纷至沓来,世界500强中有20家零售企业、17家药品食品企业、50家相关配套企业来到广州寻觅商机。

  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短短3年,这个大舞台流光溢彩,影响日益扩大。一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04年,1950家国内和港澳中小企业参展;2005年,3522家国内外中小企业前来参展;2006年,3970家国内外中小企业前来参展。各路豪杰粉墨登场,在舞台上竞展风流。

  2007年的第四届中博会将把这一舞台装扮得更“博”更“专”。参展企业多为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体现第四届中博会“博”的特点。同时,展会按行业专业布展,每一个展馆中设品牌展区,体现出专业展、精品展相结合的特色。通过博中有专、专博兼顾的布展,最大限度展现出第四届中博会小中见大的特点。

  出海口:引入法式“沙龙”

  中博会要的不是孤芳自赏,而要引入国际眼光。

  2004年首届中博会成功举办后,次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第二届中博会同期举办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而财政部和商务部也加盟主办单位。自此,中博会开始了从独自办展到携手外方办展的模式。

  时值“中法文化交流年”,同样“盛产”中小企业的法方对此“一拍即合”。随后,由我省与国家相关部委组成的第二届中博会赴法工作小组,前往法国推介第二届中博会,并邀请法方共同举办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在法期间,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与中方签署了备忘录,同意共同举办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组织法国企业参加博览会,会前双方组织企业进行互访考察。华为、新一佳、阳江十八子等广东18家中小企业就在当年5月参访了法国,进行商贸洽谈。

  法国“沙龙”的到来,让第二届中博会显得格外惹眼。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参观法国展馆时,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法国煎鹅肝,品尝了法国红葡萄酒。据统计,法国13个行业和领域的160家中小企业前来参展。法方参展企业业务覆盖工业、农业、食品和服务业等领域。为帮助法国企业更好地了解南中国市场,展会期间主办方还根据行业情况安排与中国企业家的会面交流,既让中国“小老板”们开阔了眼界,也让两国的智慧得以碰撞和交流。

  不仅如此,第二届中博会开创的“国际概念”引来了更多的国外参展商。还有来自意大利、约旦、美国、法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展企业和参会客商代表前来参观、洽谈、交易,总签约金额达426亿元,比首届中博会增加106亿元。

  两届中博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殷切希望,指示“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把中博会办成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更好地促进中国中小企业与国际中小企业的合作和发展”。此后不久,经国务院批准,中博会从2006年起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从“国字号”升级为“国际展”,中博会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为国内中小企业打开了“出海口”。

  宴客厅:700多家意大利企业“前来拜访”

  2006年,新更名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闪亮登场。如果说第二届的法国元素还有探索的意味,到了第三届,中博会真正成了国际中小企业的盛宴。宾客云集,高朋满座,中博会可谓盛况空前。

  第三届中博会每天进馆人次均逾5万,4天下来,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1万人次到场参观、洽谈、采购。除主宾国意大利外,18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前来参展,据统计,第三届中博会参展企业3970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948家,占全部参展企业的23.8%;设展位5110个,其中境外企业展位1094个,占全部展位的21.4%。境外参展企业数和企业展位数均双双超过国际展20%的标准。来自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的有关商会协会组织观展团参会。

  当然,最为醒目的主角之一,素有“世界中小企业王国”之称的意大利,浩浩荡荡地来了700多家中小企业。意大利总理普罗迪亲自出席开幕式,并带来了一支包括8位部长、12位大区政府代表的高规格、规模庞大的政府团。

  会展期间,中意双方政府高级官员、知名专家学者、中小企业及其商会、协会的代表围绕中意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以及加强中意中小企业合作的法律保证、政策支持、管理服务等问题,进行了高层次交流,达到沟通信息、加深了解和合作的目的。同时,还有一系列项目对接和采购说明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学习与合作的便利渠道。此外,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信息化等问题,与会代表也展开了广泛交流与合作,以此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据了解,第四届中博会“宴席”将更胜往年。今年4月11日,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时,中日双方在东京发表的《中日联合新闻公报》中确定,日方同意应邀作为主宾国与中方共同主办第四届中博会。482家日本企业组成了其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出境展团,原本为日本中小企业代表团预留的400个展位被“一抢而空”,大会组委会启动了中博会举办场地——广州市琶洲展馆的备用馆,临时又为日本腾出了600个展位,使日本企业展位达1000个。

  除日本外,美国、加拿大、法国、罗马尼亚、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有关部门或机构也组织庞大的中小企业代表团前来参展参会。其中,美国等还是首次组团前来参加中博会。

  研究所:中小企业享受“头脑风暴”

  每一届中博会,对于前来参展参会的各国中小企业来说不仅仅是谈生意,更是一次学习交流的难得机会。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博会更像是百家云集的高等研究所。享受“头脑风暴”,成为中博会的又一大亮点。

  第三届中博会期间,大会组委会组织了中意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中小企业专题培训等13场旨在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培训研讨活动。先后大约有6000多名中小企业代表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免费知识大餐,了解了市场,掌握了政策,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同时,金融服务的到来,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实质性的支持。中国银监会从第三届起成为中博会主办单位,由其牵头组织的“第三届中博会金融融资业代表团”带来了来自国内外6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国内40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现场达成的直接融资超过30亿元。

  今年的第四届中博会将这一特色发扬光大,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例如,在中博会上,将会出现香港顶尖设计师的身影,为我省中小企业的品牌塑造和国际推广出谋划策。香港贸发局还将主办“企业家品牌策略及设计规划”研讨会,以及在中博会期间举办两场专业服务讲座。相关的知识讲座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据了解,在保留第三届中博会银行和担保机构参展的基础上,第四届中博会邀请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参展,增加了金融服务展区的参展内容;组织信息化、专利、培训、咨询、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参展,突出了服务中小企业和特色;邀请大型连锁企业、商务部重点扶持流通企业参展参会,推动中小企业与连锁、流通企业紧密合作。第四届中博会注重会前、会中、会后服务,确保参展企业、客商能从中获益。展会开幕前和展会期间,将组织境内中小企业与日本等国中小企业进行项目交流、洽谈;展会闭幕后,将对展会期间达成意向项目进行跟踪服务。

  回顾

  第一届——“小荷”才露尖尖角

  2004年十月金秋,广州花城会展中心万商云集,中国中小企业的盛宴——首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胜利落幕,以丰硕的成果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首届中博会是中小企业集中展示的盛会。参展企业主要集中在食品、五金家电、家居用品、纺织服装、玩具及工艺品、中小企业服务业,这些类别产品的参展企业约占全部参展企业的85%。首届中博会展馆按行业划分为玩具及工艺品展区、纺织服装展区、家居用品展区、五金家电展区、食品展区、医药展区、服务业展区和综合展区八大展区,充分体现出中小企业的产品特色、行业特色和技术特色。

  首届中博会是名优特优产品展示的盛会。参会的企业拥有一批名特优新产品。其中有8家企业8个产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76家企业82个产品被各省(区、市)质监部门评为省级名牌产品;3家企业3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67家企业74件商标被各省(区、市)工商部门认定为省级著名商标;7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原产地标记产品;8家企业9个产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免检产品;9家企业9个产品为国家发明专利产品;6家企业6个产品被国家科技部等部门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首届中博会也是迈出服务先行的一次盛会。短短5天会期,举办了5个论坛和一个培训: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小企业融资洽谈会、中小企业物流推介会、国外客商采购说明会、科技成果发布洽谈会与中小企业专题培训。其中“中小企业专题培训”开展会培训之先河,众多专家学者、中外客商在论坛上畅所欲言,激辩交流,为中博会的发展献计献策,且上述活动与培训全部免费,充分体现了中博会服务中小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宗旨。

  也许数字是枯燥的,但是数字也是最能说明成果的:第一届中博会,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均组团参会,2000多家境内企业参展,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共11.8万人次到会参观、采购和洽谈,签约项目13600个,总成交额达320亿元。

  首届中博会的成功举办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的广泛关注,十分有利于广大中小企业树立形象,争创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实现由“鱼”到“龙”的飞跃,广大中小企业也借助参会,搭上了一条通向国内外市场的便捷桥梁,找到了新的商机。

  第二届——扬帆出海正当时

  首届中博会初战告捷,第二届中博会也硕果累累。

  第二届中博会的全称是: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开中博会设主宾国之先例,当届主宾国就是法国。

  该届中博会牵手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正式以“走出去”的姿态扬帆出海,展会场馆也由广州花城会展中心移师规模更加宏大的琶洲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这里是“中博会”老大哥“广交会”的四个主展区之一,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二届中博会的规模和成绩毫不逊色于中国会展一哥——广交会。

  据组委会统计,第二届中博会共签订意向、协议22000个,比首届增加了8400个,总签约金额426亿元,比首届增加106亿元,其中合同签约195亿元,意向协议231亿元,场内交易174.l 亿元,场外交易251.9亿元。展会期间,共有19.8万人次到场参观、洽谈和采购,比首届中博会增加8万人次,其中国内采购商10.8万人次,国外采购商3.2万人次,国外采购商比首届中博会增加2.6万人次。

  第二届中博会共设5361个展位,也远远超出首届1860个展位的规模,在国内,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以及港、澳、台的3522家中小企业前来参展参会;在国外,除法国外,还有来自意大利、约旦、美国、法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展企业和与会客商代表前来参观、洽谈、交易。一些世界知名的商贸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吉之岛、屈臣氏等大型连锁企业集团也前来参会采购。

  该届中博会亮点繁多,而中法经贸合作则是本届中博会的突出亮点。据统计,中法两国参展中小企业签约总成交额达830万元,其中合同签约50万元,意向协议780万元。中法双方在中博会中,有100多家中小企业300多个项目参加了对接,法国中小企业展区共吸引了法方13个行业和领域的160家中小企业前来参展。

  第二届中博会也是思想交融的盛会。会议除汇聚了海内外众多驰名商标、品牌,众多商家、跨国集团以及各类战略投资商进场交流、洽谈和交易外,还举办了中法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中小企业融资洽谈会、中小企业采购说明会、中小企业信息化论坛和中小企业专题培训等多项活动。活动邀请到了包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法国中小企业部长雷诺·杜特雷先生在内的28位领导、嘉宾、专家、企业家到会并发表演讲,共有2200多名参展参会中小企业代表享受到了高水平免费知识“大餐”。

  第三届——展会更上一层楼

  第二届中博会落下帷幕不久,第三届中博会的精彩故事便已然开始。这一次,中博会是牵手素有“世界中小企业王国”之称的意大利。2006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博会升级为“国际展”,如同中小企业近年快速发展的速度一般,中博会的热度也是一路攀升,从2004年“搭车”广交会,到2005年独立设展、携手法国,再到正式冠名“国际展”,短短3年,3个台阶,实现了一个国内展会的国际化过程。

  与此同时,第三届中博会的理念也悄然发生变化:不再考虑为企业提供一买一卖的交易场所,而是着重为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使中外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通过这个平台,共同对话、交流,拓宽合作的领域、范围,充分发挥中博会“小中见大,博览天下”的功能。

  据统计,第三届中博会参展企业3970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948家,占全部参展企业的23.8%;设展位5110个,其中境外企业展位1094个,占全部展位的21.4%。境外参展企业数和企业展位数均双双超过国际展20%的标准。参展企业除主宾国意大利外,还有18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展会期间,共吸引了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1万人次到场参观、洽谈、采购。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一大批参加过前两届中博会的跨国零售集团、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第三届中博会意大利方面派出了强大阵容前来参展,政府和企业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据统计,714家意大利企业参展,包括8位部长、12位大区政府代表在内莅临展馆,这是意大利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本届中博会也为意大利专门设置了4000平方米的商贸洽谈区,为有合作意向的350家意大利企业和1000多家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洽谈机会,为中外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商机。洽谈会当天场面异常火热,一对一的交流超过5000人次,远远超过意大利普罗迪总理在开幕式上所作出的会有4000人次面对面交流的预测,成为中博会的一大亮点。

  尽管第三届中博会对接国际通行准则不对外公布成交数据,但从组委会商务洽谈组采集的有关资料中,仍不难看出本届中博会的累累硕果。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9月15日开幕当天项目成交就达356个,合同金额219.9亿元(含意向),比上届同期的60.8亿元增加了260%;16日项目成交达266个,合同金额37.3亿元(含意向);17日,成交项目(含意向)107个,成交总额54.05亿。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近300个。

  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作为我国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创建的重要平台的作用,在本届大会上又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谢思佳

  见习记者叶 苗杨小亮

  图:

  吴伟洪 摄

  吴伟洪 摄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