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APEC应对气候变化迈出一小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13:49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悉尼宣言》虽然没有提出强制性的目标和时间表,其实质作用目前尚不得而知,但该宣言最大意义在于,它体现了APEC成员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以及共同应对这个问题的愿望。

  9月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峰会在阳光灿烂的悉尼落下帷幕。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说,APEC首脑峰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达成关于气候变化的《悉尼宣言》。

  “这是首个由世界前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都参加并同意的协定。因此,这是人类在朝着‘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理性可行的国际协议的艰难长征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霍华德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国际组织和环境问题的学者张海滨在接受对本刊采访时指出,APEC第一次把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峰会议题,显示了亚太地区国家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意愿。但他也认为,“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有做出的努力和结果都是初步的。但无论程度大小,毕竟走出了这一步。”

  应对气候变化迈出一小步

  随着澳大利亚民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被称为“非环保分子”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也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而在家门口举办APEC,显然是一个向国民显示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决心的机会。“如果换一个地方主办,未必会把这个事情弄得这么重要。”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副教授樊莹对本刊说。

  美国总统布什和他的澳洲老朋友霍华德一样,也面临着对气候变化应对不力、不支持联合国所支持的《京都议定书》的指责。美国一直想打破《京都议定书》的框架,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据北京大学学者张海滨介绍,美国主张的模式旨在降低能源排放的强度,并没有涉及到能源的减排总量。

  美国对此次APEC谈判寄予厚望,原因之一在于布什总统的华盛顿会谈计划所涉及的13个经济体中,有9个是APEC成员国。APEC的大部分成员国属于新兴经济体,它们不受现行国际性气候变化协议《京都议定书》的约束。很多国家都担心,任何程度的能源限制都可能对其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悉尼宣言》表示,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为该组织成员提高能源效率设置了意向性目标,即在2030年前将亚太地区能源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至少25%。亚太经合组织鼓励各成员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各自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2005年这个基数很重要。”外交学院学者樊莹对本刊说。她指出,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减少10%的排放量。到2030年,再减少15%应该是可能的。“《悉尼宣言》的目标和中国的目标是一致的。”樊莹说。“每一方都不能得到全部,但每一方也没有失去太多。”有一位参与起草声明的印尼官员这样评价《悉尼宣言》。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