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助推统筹城乡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04:4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温江区争创“三级联创”综合示范区的探索与实践

  历史迎来新的转折点。2007年6月7日,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设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发展,新的里程意味新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温江区给我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三级联创”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纵深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了党的组织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新跨越万马奔腾,金温江奋蹄扬鞭,一幅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美好画卷渐次着墨。

  “过去是书记、村主任‘二人转’,广大党员旁边看,现在不同了”,温江区永宁镇八角村无职党员许光成在被选为村纠纷调解党员小组成员后,积极参与到村上的事务中来。不仅是他,目前永宁镇全镇653名无职党员全部“上岗”,无职党员岗位主要分为方针政策宣传岗、民情信息岗、综合治理岗、结队帮扶岗、流动党员联系岗、城乡一体化工作岗等10个岗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有效满足了基层党员参与基层事务的愿望,并充分调动了全镇党员的积极性。

  温江区正在纵深推进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仅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深刻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民众。温江区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刚认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强力推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作为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全省“三级联创”综合示范县重点联系区,温江区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单位和各镇街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对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与各镇街签订责任书,配套建立日常考评、目标督查、社会评价、年终述职等制度,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效、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深入扎实推进。

  激活基层党员创造力红旗村换来新面貌

  今年40岁的袁丽霞与温江区其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样,是一名“公推直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她担任红旗村村支部书记的几年里,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年前,红旗村还是一个以种粮为主、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的农业村;现在的红旗村已经是一个成都远近闻名的花木基地,狭窄的村道变得笔直宽敞,漂亮的居民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

  2004年,红旗村开始实行党员代表常任制,村内的重大事务均由党员、群众代表集体讨论决定,党员代表还参与镇上的决策讨论。为真正发挥党员代表的主体作用,万春镇首先在红旗村试行了党代表列席党支委会、党代表片区联席会议、党代表定期培训、党代表问询问责、党代表参与村(社区)监督管理等六项制度,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务党务通报制度等,健全了“党支部领导、村民(党员)代表会决策、村委会实施”的工作机制。

  红旗村崛起的背后,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只要人心团结,就没有干不好的事。”袁丽霞一言概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效用,在红旗村得到了充分发挥。

  这是温江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统筹城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坚持以群众满意为价值取向,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着力在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建设上创新突破,以党内民主示范、推动人民民主,让群众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

   解读

  创新基层民主制度村务镇务更阳光

  探索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的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温江区在总结各镇探索党代表常任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结合各镇党委领导班子换届,采取公推直选方式选举产生镇党代表,并实行党代表提案提议制。随后,在区一级探索实行“党代会小组年会制”,根据党代表的人数、行业、地域分布等情况分成11个小组,由每名区委常委分别联系,每年统一时间、不同地点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区委、区纪委的年度书面工作报告和讨论全区重大事项。同时,该区成立了党代表工作办公室,建立了党代表问询、调研视察、民意代理、学习培训、述职评议等12个配套办法和制度,推动党代会小组年会制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

  “党委书记工作咋个样?党员群众评议来决定!”。2007年7月3日,从万春镇5.3万党员、干部、群众中推选出来的408名党员、群众代表,现场对该镇党委书记袁顺明进行民主评议。随后,成都市乡镇党委书记民主评议工作在全市全面启动。温江区在民主评议活动中,坚持科学设计、规范操作、全程指导,并把评议开展与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富民惠民”活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党内外群众参与基层民主的积极性。通过民主评议,建立起了沟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平台,增强了基层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促进了干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能只是“党委、政府一台戏”,只有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才会有活力、有动力。2004年底,温江区在成都市率先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试点,对村(社区)党组织与无职党员实行“双向选择”、目标管理,目前全区已对4200余名农村无职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从保障党员群众“有知有议、有议有决”出发,通过召开“村(居)事问责会”的形式,普遍建立村(居)事问询问责制度;实行党务政务公开,在亮出政绩、展示成绩的同时,开展村(社区)“党误”、“村误”逆公开;建立党员群众接待日制、干部坐班制等。这些制度实施以来,各级党组织共接待党员、群众5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0余条,采纳合理化建议340余条,为基层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900余件(次)。

   到处都是能人干部搞经济有了带头人

  天乡路社区总支书记王世军被当地干部群众尊称为“能人书记”。近年来,王世军带领社区干部和群众,依托“国色天乡”等项目,积极探索“党支部+农户+项目”的集体经济股份制模式和“租金+佣金+红利”的群众增收模式。2006年,天乡路社区集体资产跃增到30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1万元,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7025元,今年该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100万元。探寻发展之道,最宝贵的经验是:选出了能人作为带头人。

  共产党员李川江自家种了近40亩花木,花木生意很是红火,“以前种花木,就是很单纯地为自己创造财富;现在不一样了,我要把多年花木种植技术和经营经验带给社区需要的群众,希望也能帮助他们增收致富。”部分社区群众接受技术培训后,纷纷自主创业、规模种植,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如今在温江区,越来越多的“王世军”、“李川江”正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雁”。温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高良明认为,基层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工作作风如何,是能否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一支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基层干部队伍,是组织部门和地方党委的重要任务。

  解读

  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创新激励监督机制

  作为全省30个村(社区)换届试点县(市、区)之一,温江区坚持把换届工作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优化班子结构的重要举措,统筹推进“两委”换届,全面实行公推直选,综合推进配套改革。在程序设计上,改“组织先定人定调、党员群众再选举投票”为“党员群众先公开投票、组织再把关指导”;在操作中,实行“双向交叉竞选”,采取扩大参选范围、公开推荐、组织考察、竞职演讲、党员直选等方式层层筛选把关,实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优。通过公推直选,全区村(社区)干部平均年龄42岁、较换届前减小了5岁;大专以上文化占34.1%,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达73.8%,农村致富带头人、非公企业业主、回乡创业青年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被选为村(社区)干部。

  建立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等8个配套制度,实行“财政直补+绩效奖励+社会保障”的激励保障模式,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补贴达每月700元、1000元,村、社区办公经费达每年5000元、42000元,并为村(社区)干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形成区定额划拨村(社区)干部岗位补贴和绩效考核金、镇街对村(社区)班子实行目标奖励、部门对村(社区)补助专项工作经费的长效机制。光明社区支部书记蔡林丰说:“这几年,我们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确实变化很大,组织上这么关心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

  实施村(社区)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先后选派45名区级机关干部驻街帮镇、到村(社区)任职,选聘122名优秀大学生担任村(社区)助理,上派34名村(社区)干部到区级部门学习,选派20名干部赴昆山、江阴等地挂职锻炼,组织下派干部和所在村(社区)支部书记共40人赴苏州干部培训学院学习,实行后备干部“预上岗”,提升了基层队伍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以“增强工作能力、培育务实作风、保持良好状态”为重点,加强镇街和村(社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推进“领导联系镇街、部门联系村社、党员联系群众”活动,推行干部包村联社、记民情日记和党员群众接待日、村(社区)干部坐班等制度,促进干部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完善村(社区)干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激励保障、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日常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委员公推直选、民主评议、诫免、停职、辞职及罢免等配套管理制度,初步形成镇、村(社区)干部“民选、民管、民免”的制度体系,构建起了干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党员群众得到实惠

  今年48岁的刘大吉是花土社区失地农民,有过两次失业经历的他对重新就业一度失去信心。报名参加社区举办的培训班后,刘大吉被社区的民生劳动力服务公司聘用,成为了民生公司的管理员。刘大吉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虽然收入不高,但是我又一次找回了信心。”

  刘大吉所在的公司是花土社区运用“村企合一”的模式创办的集体经济组织,民生劳动力服务公司不仅对社区引进的专业物业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还通过技能培训及就业安排等便民利民举措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自成立以来,已帮助辖区60多名失地农民实现了就业创业。

  这是花土社区壮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也是温江区推进基层党建带来的实效。

  “建立适应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是一项创新的事业,需要我们用开放的思维去努力探索”,温江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与笔者交流时谈道。今年来,该区按照“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夯实群众基础、有利于巩固基层政权”的原则,采用把产业关联度高的村(社区)合并、把城市化进程较快的村改设社区等方式,调整优化村(社区)行政区划和基层党组织设置。结合区域产业组团发展实际,将镇(街)直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调整隶属所辖社区党组织管理,在产业链、“两新”组织、楼道小区、建筑工地上建立党组织,并配套建立村(社区)党组织兼职书记、副书记、委员制度,探索创新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双重管理新途径。目前,该区共调整优化设置村(社区)党总支49个,形成了村(社区)党总支为主体,特色支部为骨干的基层组织体系。

  解读

  深化“富民惠民”活动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过去我们办事情要往镇上、区上跑几趟,现在有了活动中心,我们不仅办事更方便了,还可以在活动中心看书、上网、健身”,惠民社区60岁居民汪务霞谈及活动中心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近年来,该区将村(社区)活动中心作为“惠民工程”,按照“科学化选址、标准化修建、规范化管理、多元化服务”的要求,多渠道筹资20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村(社区)活动中心,完善村(社区)活动中心高效运行、规范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将28个区级部门的33项职能全面整合延伸到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全程代理站,形成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变“群众办事自己跑”为“全程代办干部跑”。去年以来,为群众办理各类事务3.7万余件,限时办结率达100%。依托活动中心的网络服务中心、科技书屋等场所,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文娱表演等活动,让活动中心真正成为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迄今,各村(社区)活动中心组织村居民开展好书品读、就业招聘、免费体检等2600余次,培训花工、餐饮工、家政服务工等各类实用人才5400余人次。

  村(社区)集体经济一头连接广大农民,一头连接市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温江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性措施。深化“两股一改”,依托各类产业支部,开展“双培”、“双带”等活动,实行“支部+协会+农户”、“支部+公司+农户”、“村企合一”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区有2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0万元,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和为民办实事能力不断增强。创新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完善集体资产处置、村级财务管理、收益民主分配等制度,建立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引导基层组织立足当地优势,发展花卉苗木、精细蔬菜、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推进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通过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和集聚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为全区基层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

  川中大地风云涌,鱼凫古国展新颜。32万勤劳智慧的温江人民,正迎着飘扬的党旗,借着试验区的东风,在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阔步前进。我们为之振奋,为之喝彩,为之祝福。

  采写李娟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