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减灾与和谐社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08:20 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种类最多、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灾害损失最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每年因各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日前,民盟中央在哈尔滨召开“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第五届年会,此次年会主题为“灾害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等出席。与会专家从人类安全与全球减灾、预防技术灾害、建立现代环境产权制度、提高风险规避能力、疾病防控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刊编摘张梅颖等与会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关键是政策有效落实 张梅颖(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2003年以来,我国防灾救灾减灾的能力不断提高、机制不断完善。继去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后,今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与此同时,国务院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理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我认为,现在关键是把方针政策有效地落实下去。 今年入夏以来,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在南方,将有着3000多年“山城”历史的重庆变成了“水城”,连著名的红岩村渣滓洞遗址也被冲垮;在北方,一场3小时的暴雨,竟罕见地使山东济南的中心城区水流成河,那个最繁华的“银座”地下超市,瞬间变成了“水箱”。洪涝灾害使当地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极大损失,让我们痛心疾首。 回顾每次“百年不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我们自身需要反思的经验教训都有哪些呢?除了自然灾害本身的破坏,究竟有多少是还可以避免的人祸呢?我们希望通过对每次重大天灾人祸的科学理性分析,能够从中吸取更深刻的教训和必要的警醒。就算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强降雨,假如山岭植被保存完好,山洪与泥石流给民众的灾难损失是不是还可以减少?假如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维护得当,城市被洪水吞没、死人的悲剧是不是也可以幸免?假如自上而下的防灾应急预案,能做到科学预警、缜密不疏、责任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灾难造成的损失是不是可以降到更低? 但是,防灾、救灾、减灾没有假如,只有结果。一系列惨痛的灾难结果,再次提醒我们,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趋势,我们必须要负起应有的责任:保护山林植被、遏止环境污染、修复水利工程、恢复天然湿地、落实应急预案等等。以此应对“百年不遇”灾害,才是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 现实中,一旦把有关应急灾害管理预案的政策措施,坚决地落实下去,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河南陕县突发洪水淹井矿难事故中,一根直径约为5厘米的橡胶管,成了69名矿工兄弟能够全部活下来“救命管道”。这条被形容成“生命脐带”的压风管道,既不是天外神力的保佑,也不是这家煤矿所独有的,事实上,它正是我国《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等一系列防灾救灾减灾的法定要求,幸运地在这家矿井得到了充分的贯彻落实。 新农村也要引入安全应急 索丽生(民盟中央副主席):社区是实施城市灾害管理实务的组织细胞,是城市灾害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支点。社区在防灾减灾和治理灾后心理创伤中能发挥令人难以想象的作用。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中,因社区内的自救和邻里亲戚互救而脱险者高达98%。在防治SARS的过程中,我国社区的灾害管理功能已被激活,并发挥出了群防群控的独特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我国城市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和社区安全的多样性、复杂性日益突出。我国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硬件和软件基础相当薄弱,很难应对突发的社会灾害与危机。要建设更多更好的安全社区,保证几亿人口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可谓任重道远。建议,按照国际通行的安全社区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开展新型社区建设。在安全社区建设中,政府职能应当实现重心下移。要特别关注建立我国新型安全社区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居委会”逐步改造为具有现代理念的新型安全社区,促进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力所能及、相互依靠,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世界各国灾害防御的重点都在城市,但各种自然灾害对农村的危害远比城市大,因为这些灾害的承载体主要是农村,而农村抗御灾害的能力又比城市要低。因此,建设农村安全社区,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与城市灾害防御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我国农村居民灾害防范意识、避险知识及技能远比城市居民差,农村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远比城市低得多。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公共安全建设仍然是人们关注度和投入都比较低的领域。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战略中,有必要引入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这一理念和内容,以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水平。 重塑分配机制与全球公德 郑功成(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在构建和谐社会与通向和谐世界的进程中,有必要将维护人的安全摆在首位,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安全社会,和谐世界当然也应当首先是能够给人以安全的世界。因此,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自身的威胁,是我们走向更为安全的世界的必由之路。 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表明,灾害都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和平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战争与政权纷争、暴力革命等威胁人类安全的传统因素在消减,而各种自然灾害、人为事故及恐怖主义、公共卫生事件等对人类自身的安全威胁却在持续上升。人类在发展,灾害也在发展,并日益呈现出全面性、深刻性与复杂性。 减轻灾害作为人类维护自身安全并寻求和谐发展之路的必须举措,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但要取得切实的成效,还需要从利益机制的正面诱导和公共责任的道德牵引两个方面同时下工夫,因为灾害问题的恶化,实质上是经济利益纷争与人的自利取向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重塑利益分配机制与全球公共道德,改良传统生产方式及其传导机制,掀起天人和谐的健康生活运动,而这此又都需要强有力的制度安排与政策牵引,非常值得各国政府与人民共同努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灾害问题其实已经在国与国之间传递。中国的灾害问题就是世界灾害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灾害问题恶化的致灾因素很复杂,其中亦有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落后产业的影响。尽管中国政府正在采取相关行动来遏制灾害问题的恶化,但中国的灾害问题仍然在持续恶化之中,它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 只有各国达成减轻灾害与追求安全世界的高度共识,并采取步调协调的统一行动,当代世界才会走向安全世界。 “预防为主”控制技术灾难 高金吉(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任何工程活动都有一定风险。工程活动的本性决定了工程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给社会带来福祉,也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带来灾难。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科学发展观不但要做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应做到人与人造物的和谐。我们不但要通过科技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还承受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威胁。面对技术灾害和环境恶化,以事故控制与预防为主的减灾工程必然成为人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工程灾害是可以控制的。生产安全既取决于危险又取决于控制能力。应用现代控制论原理,通过对工程活动中人—机—过程—环境系统故障、事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根除的规律的认识,能动地运用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并施加控制作用以影响系统运行行为,使之达到人类预定的安全目标。 灾害的形成是多因素的,灾害的控制也是多途径的。在某些场合只要卡住诱因链中的一环就可以避免灾害的发生。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论述:“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技术灾难于未然。 对生产事故应采取三级预防对策:一级预防——事故原因预防,“防发生”针对故障和事故原因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二级预防——“三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整治;三级预防——对已发生的某些故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止故障发展和扩大。 目前,我国的危险化学品生产正高速发展,规模逐年增大,原有装备多半已老化,监控监管措施相对落后,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我国危化品生产危险性分析和安全评价,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防患于未然的先进技术,建立完善企业的动态安全评价和监控体系,加强和改进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危化品生产安全科学基础研究和国家标准规范制定。
国际减灾技术装备与成果展举行8月22日,来自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展览上演示自救方法。当日,作为“国际减灾会议2007”一项重要内容,国际减灾技术装备与成果展暨中国(国际)防灾减灾摄影获奖作品巡展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举行,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观。徐宜军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