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通”工程一周年回访:百姓靠电致富谢党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14:01 红网

  当我们在城市里恣意享受着电力带来的快意时,我们无法想象那些深山老林里的寂静——因为没有电,人们享受不到电视的精彩,享受不到不夜城的多姿,这里的人们只有早早睡去。在没有电的日子里,他们的夜比昼长。

  对于这些山里的人们来说,2006年该是个划时代的年份!因为就是在这一年里,“户户通”工程把电线牵到了他们家,居住了百年的老屋里,终于在黑夜里有了光明。而按照山民们的话来说:“有了电,我们就有了一切!”

  2007年9月15日——18日,在“户户通”工程竣工即将一周年的日子里,湖南省电力公司组织了“户户通”回访小组,对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和长沙市浏阳市的“户户通”工程进行了回访调查。从长沙到石门县,我们的汽车行驶了4个多小时;而从石门县到黄莲河村,我们驱车在崎岖山路上足足颠簸了近9个小时!一路,我们都在心里质疑:当时电力工人是如何把上千斤的电杆给抬上了山巅的?

  山民用最隆重的礼迎接电力人

  石门县壶瓶山镇黄莲河村,在海拔1400米的崇山峻岭之巅。这里悬崖峭壁,山高路险,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山顶上,还住着18户无电户,平日里,他们上下都要借助梯子等工具。可在2006年,电力工人们硬在骡道旁的悬崖上,找寻着身体的支撑点,穿越生死考验,艰难地为18户无电户架设52基电杆,点亮山里人生活的希望。

  按照山里的习俗,燃放鞭炮是山里人最最隆重的待客礼节!也往往只有过年的时候,并不富裕的山里人才会花大价钱去买上一挂来打响。可我们没想到的是,在“户户通”回访小组一路往深山里走的途中,沿途听到信息的山民竟一路给燃放起迎送的鞭炮:“电力人是我们的恩人,是他们给了我们光明和致富的条件。”

  从3千到5万,他的收入翻了10几倍

  没电,就没有致富的门路。这是山里人最最深刻的体验。

  处在高山之巅的石门县壶瓶山镇黄莲河村,云雾缭绕,很适合茶叶生长。村里人曾经想过依靠种茶致富,但是茶是种了,却因为山高路远又险陡,送出去的鲜茶不到集市就变色坏了。“村里没有电,我们自己没法办加工厂。茶叶也就变不成钱,村里的338亩茶叶就这样荒芜了。”

  在2006年“户户通电”工程竣工后,村民罗启章筹资4万多元,办起了茶叶工厂,村民们也逐渐把荒芜多年的茶园都培植管理起来,把采摘的鲜叶直接卖到茶厂,每亩纯收入都有600元以上。仅今年,罗启章的加工厂已经加工名优茶730斤,生产干绿茶14500斤,获纯收入52000元。说起通电后的变化,罗启章的笑容灿烂:“比起以前每年3、4千的收入,整整翻了10倍以上了,而且,今年的茶叶行情还特别的好。”

  通电给山民铺就了致富路

  采访中我们看到,依靠电力致富的,远远不只是罗启章一个人。大山里的通电,给山民们带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电话,山里农民获得了一条条平价的信息通道,也为他们打开了开拓视野的一扇窗口。

  家住海波近1000米的铜锅寨山上的几兄弟,通电前打米要用骡子驮到山下去打,现在老大李子先家里安装了微型综合加工机,在家就能够进行打米、磨粉了。“家里还买了电视机了,以前是从没想过还能够足不出户就看到世界各地的!”

  桃源县小溪村村民刘成立办起了楠竹加工厂:“原来我的厂子全部依靠工人手工作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收益也小。”去年通电后,工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破篾机、制篾机整日轰鸣,“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到现在,我的厂已经比往年增加纯收入两万多元。”

  彩色电视机、电饭煲、电风扇、热水器……在通电后,这些家用电器大量涌入了“无电户”家庭;微型综合加工设备、电动打稻机……一些电动加工设备和生产用电设施,也开始在原“无电户”中普及。

  神景洞村村民唐植泉在自己家门口贴上自写的对联:“电通农家家家乐,光照山村村村新”,横批是“感谢党恩”。从这则发自他内心的对联,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户户通”工程在百姓心中的分量,感受到了“民心工程”为老百姓带来的巨大变化。

稿源:红网 作者:汤笛声 李萍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