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秦俑坑的数字暗含什么秘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3日00:36 沈阳网-沈阳日报
牵马骑兵俑。 1974年5月开始对一号俑坑进行局部发掘,但进展缓慢。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俑坑的东西两端各有一条南北向的长廊。在两端的长廊之间有十条东西向的夯土横梁,把俑坑分隔成11个东西向的过洞。其中,中间的9个过洞是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的军阵的主体,每条过洞长约180米,宽约3米,可以同时容纳4支平行的军队,中间散布着一些战车。而东西长度最窄的边廊还不到2米宽,只能容纳2支平行的军队。在最东边的长廊有三排(南北)横向排列的不着甲衣的立射武士俑。这些前卫首先进行远距离攻击,后面紧随着的军阵包括带甲的弩兵俑、步兵俑和战车俑。 分析东边的阵形会发现,右侧长廊前端的阵形中缺少了3个不着甲的弩兵俑,而一号坑的右边长廊后端的军阵中也少了3个武士俑。这给统计这三排纵向排列的军队带来了困难:是否应该把缺少的步兵俑计入军队的总数之中,还是仅仅计算纵排的武士俑,而去掉在周边过洞内的武士俑? 按发现时的顺序,从上到下,每排有68个武士俑(68,68,68)。如果把顶部和底部的三个武士俑包括在竖排内一起计算,那每竖横排会增加2个武士俑,达到70个(70,70,70)。竖直展示这些武士俑,会清楚地看到中间第69,69,69号从序列中消失了。这个分析产生了水平线上的数字666和999。这里我们留意到这些数字实际上并未自行出现,而是在事实上消失了。这给我们一个暗示:要在军阵中寻找三个遗失的6和三个遗失的9。 分析东西两个长廊的军阵,上部(东端长廊)有222个武士俑,下部(西端长廊)有222个武士俑。然而,朝向西边长廊的军阵总共有231个武士俑。后者的数字应该是222,这样三排加起来——222,222和222——等于有神秘含义的数字666。但是231是222加上9,这样三个遗失的9中的第一个出现了。在西边军阵的侧翼,水平排列的3个弩兵俑保护着内部由各有75个武士俑的3个横排军阵(75个弩兵俑和两排75个着甲步兵俑)。1+1+1+75+1+1+1=81=9×9,给我们提供第二个和第三个遗失的9。我们能轻易地找到更多的9:如81分解成8+1=9,而1+1+1(3)乘以1+1+1(3)也等于9。 在左边,面向西方的弩兵俑的警戒线(加3个面向北,3个面向南)保护着各有75个带甲步兵俑的两排(81+75+75)=231,分解成2+3+1=6,这给我们一个遗失的6。而朝北1+1+1的弩兵俑和朝南1+1+1的弩兵俑提供了第二个遗失的6。东西两端长廊的军队的数目(222)等于6(2+2+2),这样就给出了最后一个遗失的6。其他的6,像其他的9,当继续分析这些数字时都能找到。 这个数字暗示,放置这支军队时,可能是有意识地希望把数字666和999编码进去。 战国时代的马和战车是军队作战水平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战车的出现标志着军事上的一次革命性进步。一号俑坑的木制战车携带3个战车俑,由4匹与真实大小相仿的马俑拉着。 马俑的尾巴是分开烧制的,之后再简单地接到马身上。许多马尾后来脱落了。这使人注意到不和谐的臀部和脱落的马尾。更仔细地观察会发现马车俑上的马尾形状跟构成北斗七星的犁柄的星座形状很相似,这个星形也被称做北斗七星。马俑尾巴的形状似乎使人联想到天空中的人马座。 马车有150厘米宽,120厘米长。一号坑中战车数量(6)和战马数量(24)的简单设置又一次产生144(6×24),这正是古文明中经常提到的神秘数字。 每个马车轮圈由6块硬木制成,而每个轮有30根辐条(6×30=180)。二者加在一起,马车轮包含了数字(2×180)360,正好是太阳辐射的角度。 骑兵的坐骑俑有1.72米高,连辫尾2.03米长。这与公元前621年伯乐在他的《相马经》中,及同时代的相马高手九方皋设定的标准一致。据说伯乐和九方皋制定了骑兵坐骑的高度、力量、速度及驯养的标准。 马俑的马鞍嵌着几排钉子,装饰着流苏。马俑上没有配备马蹬似乎说明秦军的骑兵技术可能很好。 一号俑坑的军队总数是7029,这个数字或许暗含着天文学的参数。一个太阳黑子的循环周期是68302天,这个周期由781次时间间隔组成,每次时间间隔是87.4545天。波形分析表明,太阳磁力活动的9个微周期中任何两次的时间间隔是781,而9×781=7029。因此,一号俑坑里放满的7029个兵马俑,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本报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