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攀上梧桐枝孩子也没成凤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07:4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樊未晨

  “我真的后悔呀,如果当初没交那3万元,女儿至少比现在快乐。”面前的丽媛,眉头拧成了疙瘩。3年前,丽媛也是这样拧着眉头,不过她当时愁的是如何把手里的3万元交出去。

  丽媛的女儿婷婷三年前“小升初”,当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市宣武区一所比较好的学校,“当时有500多个孩子参加那个学校的考试,我们考了第20名,成绩挺好的吧。”提起女儿当时的成绩,丽媛现在仍然挺自豪。

  就是这第20名的好成绩让丽媛对女儿的未来有了更高的期许,她希望女儿能到高等学府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读书。于是她和女儿加入了硝烟弥漫的“择校”大战。

  让她没想到的是,3年前的艰苦择校只是给女儿搭建了一个高起点,但是却没能让女儿在高点上起飞。

   孩子没了自信总是躲在教室的角落里

  今年9月,婷婷升入了初三,开学第二天就发烧,医生诊断是肺炎。丽媛已经数不清这是婷婷上中学后第几次发烧了。

  自从升入了这所理想的中学,本来身体健壮的婷婷越来越容易得病了。起初,丽媛还以为女儿是到了青春期,由于生理变化而引发的一些正常身体反应。婷婷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原来开朗活泼现在沉默寡言。这更让丽媛觉得女儿的变化是因为青春期。

  到了初二的下半学期,丽媛逐渐发现,婷婷生病的频繁期主要出现在考试前后,尤其是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几乎每到这个时候婷婷就会生病。

  医生曾经建议丽媛,别给婷婷那么大压力,或者干脆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

  “哪敢休息呀,这课可是落不得的呀!”丽媛说。

  “上次期末考试前,婷婷有一天发低烧”,丽媛回忆说,她觉得问题不大,也怕耽误了期末复习就没让婷婷请假。没想到第二天婷婷就发起了高烧,赶快中药西药一起上,这么前后一折腾,“光数学课就耽误了9节”,“他们学校的9节课跟其他学校可不一样呀,至少相当于其他学校两三周的课程”。在丽媛眼中,婷婷的学习不是按学期来计算的,而是按课时计算的,为此,丽媛给婷婷请了3周的数学家教追赶进度。

  学习成绩跟不上只是让丽媛后悔的一个方面,更让她着急的是曾经人见人爱的女儿现在动不动就发脾气,要不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几个小时不出来。

  上了中学,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大事小事都会跟家长沟通,所以起初丽媛并不太了解婷婷在学校的情况,以为老师没找家长就意味着孩子在学校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一次,丽媛临时出差,有些事情想当面告诉婷婷,于是,就到了婷婷的学校。当时还没有下课,丽媛便在教室门外等候。

  这天在学校看到的情景深深刺痛了丽媛的心,也让她开始怀疑当初自己不顾一切地为女儿择校的正确性了。

  “我当时着急出差,并没准备旁观女儿上课的情况”,丽媛描述着回忆了无数次的情景,“只是不经意地向教室里望了望,我突然看到女儿就坐在几乎跟老师并排的一个单独的位子上,其他同学正在热烈地跟老师讨论着一道物理题,只有女儿缩在那,眼睛空洞地看着黑板,毫无生气”,丽媛的声音有些颤抖,“我的眼泪当时就涌了出来”。

  后来丽媛才知道,由于婷婷的成绩总是落在其他同学后面,老师把婷婷的课桌椅搬到了讲台附近,一是为了督促她听讲,另外也是为了及时了解婷婷听不懂的地方。

  虽然老师的初衷是想帮助婷婷,但是却让婷婷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己是个“差生”了。

  丽媛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女儿的压力,她再也不敢在婷婷面前提学习的事儿了,也不再追问她的成绩。

  初三来了,意味着中考就在眼前。

  “如果3年前我没有给女儿择校,也许婷婷能在宣武区那所学校学得不错,她的成绩在那儿可是拔尖的”,丽媛说,现在她准备再次给女儿择校了,“没办法,女儿现在的情况估计很难考上一个好高中,除了择校没有别的路可走”。

  从主动到被动,丽媛带着女儿走上了一条择校不归路。

  择校择出了不劳而获的姐妹

  如果说择校对于婷婷来说是一条不该走的路,她也许还有调头的机会。但是对于赵棋、赵琴姐妹的教育路来说,已经很难再改变了。

  结婚多年后才先后有了姐妹俩,赵建国夫妇对姐妹俩十分溺爱,只要姐妹俩提出的要求,夫妇俩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满足。

  赵建国夫妇的烦恼是从大女儿赵棋中考开始的。

  赵棋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时的成绩还能凑凑合合,中学以后的成绩则越落越远。中考时,赵棋连个最普通的技校都上不了。

  为了让女儿有个不错的将来,赵建国托关系花钱,终于把女儿弄到了太原最好的中学。

  赵建国意识到了钱在为女儿择校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辞掉了让很多人羡慕的公务员职位,下海做起了进出口生意。

  进了好学校,赵棋的学习成绩更差了,爸爸做生意则更卖力了。终于,在赵棋高考前夕,赵建国花了5万元为赵棋强化英语,又花了30万元把赵棋弄到了加拿大一所不知名的大学。

  几乎没花多大力气,赵棋从“差生”成了留学生。

  去年,在国外混了3年的赵棋,成了“海归”,就在一家人欢天喜地地等着赵棋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赵棋却告诉大家,她在加拿大什么也没学到,大学也只上了1个多月,“在国外的留学生太苦了,我不想受这份罪”,赵棋说。

  现在赵棋嫁了个美籍华人,在北京做起了“海待”。

  赵建国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停地为孩子花钱、择校,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通向成功的路径,并不能教会孩子如何成功。

  但是,此时的二女儿赵琴已经走上了跟姐姐十分类似的道路。

  有了赵棋的经验,赵建国从赵琴上小学起就一直在为她择校,小学、初中、高中上的全是太原最好的学校。

  由于学习实在跟不上,赵琴从高二起就长期泡在家里歇病假。

  今年高考前,赵琴向爸爸提出也希望像姐姐那样到国外去留学。赵建国不希望二女儿再走大女儿的道路,狠狠心没同意女儿的要求,并且强迫女儿参加了高考。

  两年辍学在家,再加上学习基础很差,赵琴的高考成绩可想而知。

  “你去死吧!别烦我了!”高考结束那天下午,赵建国站在女儿房间门口,怯生生地叫女儿去吃饭,没想到等到的是女儿的吼叫。

  为了这个高考,赵琴可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这火当然是冲着爸爸的。

  “我知道她在生我的气,怪我没让她出国,让她在大家面前出丑了”,年纪都快奔60岁的赵建国说到女儿,每个字里都透着对女儿的歉疚。

  虽然赵建国最后的努力无法改变女儿根深蒂固的“不劳而获”的思想,他还再做着最后的挣扎。

  “我给女儿留出了30万元”,赵建国说着自己的计划,“这回,我不再帮她铺好路了,让她自己决定今后做什么,然后让她凭自己的能力去试,最后实在不行了我再拿出这笔钱”。

   择校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新高一的学生在我们学校是非常特殊的群体”,地处北京中关村地区的一所普通中学的校长介绍,他们学校每年的新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择校没成功的学生,“这些孩子的心理极其脆弱,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比他们的实际水平低很多”。

  “我是剩下的”、“我失败了”是这些孩子最普遍的心理状况。

  “家长以为给孩子择校是在帮孩子,其实,对于某些孩子来说,择校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这位校长说。

  择校的孩子大多数是考试没考好的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已经让一些孩子背上了心理包袱,再看着家长为自己托人、找关系,更会加大孩子们的心理压力。

  成功择校的孩子,有的能受到激励迎头赶上;有的孩子则由于基础不好等因素,无法赶上新学校的学习节奏,失去自信,从此一蹶不振。

  择校没有成功的孩子,心理则更受打击。

  “反正我也进了坏学校了,努力还有什么用呀。”这位校长介绍,他们学校不少自暴自弃的孩子就是在这种想法引导下放弃自己的。

  “择校也是造成孩子和父母之间矛盾的一个原因。”北京市某中学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魏老师说,很多学生把自己的学业当成了被迫为父母完成的任务,“消极怠工”,学习效率很低。

  上海的历津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加高考了,每次高考成绩不理想,父母就会给他选择更好的高考复读学校,但是,无论上多好的复读学校,历津总是无精打采,所以,成绩也没什么起色。

  “反正他们已经管惯了,考不好再复读呗”,提到两次复读,历津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着急,“我即使努力了,考上的学校也不一定是他们满意的,还不如这么耗着,什么时候他们烦了,也就不会再烦我了”。

  历津的心态或许太消极,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实情况:孩子放学的路上,背着书包的更多是家长而不是孩子;“小升初”的现场,家长比孩子多;高考咨询会,几乎看不到孩子的身影。

  一位老教师说:说到底,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能不能把选择权利还给孩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